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陆游《舟中对月》
标题注音:
lù yóu zhōu zhōng duì yuè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08,100 陆游《舟中对月》 2 00:00:08,100 --> 00:00:20,500 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 3 00:00:20,500 --> 00:00:33,233 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4 00:00:33,233 --> 00:00:46,200 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 5 00:00:46,200 --> 00:00:59,833 江空袅袅钓丝风,人静翩翩葛巾影。 6 00:00:59,833 --> 00:01:11,600 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 7 00:01:11,600 --> 00:01:22,866 人间更漏不到处,时有沙禽背船去。
注音:
bǎi hú zài jiǔ yóu líng yún zuì zhōng huī xiù bié gù rén yī yī xiàng wǒ bù rěn bié shuí sì é méi bàn lún yuè yuè kuī chuán chuāng guà qī lěng yù dào yú zhōu jiǔ chū xǐng jiāng kōng niǎo niǎo diào sī fēng rén jìng piān piān gé jīn yǐng é shī bú shuì yuè mǎn chuán qīng hán rù gǔ wǒ yù xiān rén jiān gēng lòu bú dào chù shí yǒu shā qín bèi chuán qù
正文:
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br /> 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br /> 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br /> 江空袅袅钓丝风,人静翩翩葛巾影。<br /> 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br /> 人间更漏不到处,时有沙禽背船去。
译文:
在凌云山设酒为我送行,醉着挥动衣袖向老朋友告别。<br /> 留恋不已迟迟不忍离开,还有谁能像月亮一样依恋我呢?<br /> 月亮窥视着窗外挂着凄冷月光的小船,将要到达渝州的时候酒才醒。<br /> 月光下空阔的江面不时拂过阵阵微风,自己的影子显得格外寂静。<br /> 吟诗不睡一直到月光洒满小船,月光入骨我仿佛快要成仙飘然而去。<br /> 没有明亮的月光到不了的地方,不时看见沙禽背着船只离去。
注释:
百壶载酒:酒很多。<br /> 别:告别。<br /> 依依:留恋的样子。<br /> 忍:忍心。<br /> 欲:将要。<br /> 葛巾影:指诗人自己的影子。<br /> 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常为位卑者所服。<br /> 哦诗:吟诗。<br /> 清寒:月光。
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二月陆游从成都奉召东归。这首诗就写在过嘉州(今四川乐山)向渝州(今重庆市)的旅船中。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这首诗以月亮为意象,以“对月”为题,自己即将离开蜀地的时候,故人已经远远地留在后边,只有月亮是不懈的伴侣,表明了诗人孤独的处境和凄凉的心境。<br /> <br /> 这首诗的前四句是说作者即将离开蜀地的时候,故人已经远远地留在后边,只有月亮还一直陪伴在身边。起言“百壶”载酒,以示在凌云山设酒送行的人很多,但“谁似”二字轻轻一拨,就在故人的陪衬下突出了峨媚山月同作者的联系。这是《舟中对月》一诗最成功的艺术手法之一:从此“月”便成了故人,下边的抒写全在“月”、“我”之间进行。<br /> <br /> 中间四句主要写月。峨媚的月亮到了渝州,尚且频频“窥船”,可见月有情;即将到达渝州,凌云之酒方才“初醒”,在浓醉的背后读者也许看得出“不忍别”时作者借酒浇愁的初衷,是人有意。更妙的是人初醒时看见的只有月光的“凄冷”,这里“月色恼人眠不得”竞成了“月挂凄冷眠不成”了。诗中说“江空”、“人静”,因此“钓丝”当指竹,“葛巾影”当是作者自己的影子。“江空”两句不用“月”字,但竹形袅袅,人影翩翩,分明是一片空明的月光,状物至此,可谓神笔。对月只见“葛巾影”,不但再写孤独,而且以“起舞弄清影”启下句中的“哦诗”。<br /> <br /> 最后四句诗终于由孤寂进入飘逸,在清寒中寄寓作者对自我解脱的追求。诗至此,人由醉中别友到江船初醒,再到哦诗不睡;月则由峨媚山巅到时窥船窗,再到清光满船,最后月光入骨、月人一体,把“舟中对月”这一题目发挥到淋漓痛快的地步。<br /> <br /> 结尾两句,“更漏不到”直承“我欲仙”,同时又用无更漏暗台唯有月满船的意思——这里明写更漏,暗写月光,但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是虚无的是更漏,实际存在的倒是月光。“沙禽背船”继续写“月满船”,因为只有月光明亮,离去的沙禽才清晰可见;不过,诗句又以沙禽背船而去照应诗人遗世欲仙:这两句字字不离“月”和“我”,却又能字字不涉“月”和“我”,象这样的诗句,其可谓炉火纯青,余音满万壑。本篇截中有纵,是善于收束的神品。<br /> <br /> 方东树的《昭昧詹言》说它是李白、苏轼合作,大约首先是因为起句用东坡《送张嘉州》诗中“颇愿身为汉嘉守,裁酒时作凌云游”,第四句、第六句用太白《峨媚山月歌》:“峨媚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第八句又用太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过,更重要的却是此诗清隽奔放,飘逸欲仙,酷似太白;轻灵流丽,如行云流水,又颇类东坡。然而也应该看到,陆游是一位个性十分鲜明的诗人,他向一切入学习长处,同时又主张:“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蹦敷、世不知。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你。”在这种创作思想的指导下,他以超迈的笔力熔太白、坡公于一炉,自铸雄浑奔放、明朗流畅的风格,因而使这首诗既如李白、苏轼合作,又为陆游所独有。
简析:
《舟中对月》是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以月亮为意象,以“对月”为题,自己即将离开蜀地的时候,故人已经远远地留在后边,只有月亮是不懈的伴侣,表明诗人孤独的处境和凄凉的心境。全篇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在清寒之语中寄寓诗人对自我解脱的追求,具有超迈的神识。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12/250712陆游-舟中对月.mp3
体裁代码:
43
作者代码:
1112500
体裁排序代码:
11125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