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李处全《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
标题注音:
lǐ chǔ quán shuǐ diào gē tóu · mào dà fēng dù shā zǐ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14,133 李处全《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 2 00:00:14,133 --> 00:00:24,333 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 3 00:00:24,333 --> 00:00:32,433 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 4 00:00:32,433 --> 00:00:48,000 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 5 00:00:48,000 --> 00:00:58,733 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 6 00:00:58,733 --> 00:01:07,266 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 7 00:01:07,266 --> 00:01:15,766 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 8 00:01:15,766 --> 00:01:32,966 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 9 00:01:32,966 --> 00:01:45,366 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
注音:
luò rì míng yún hé kè zǐ yì rú hé dìng zhī jīn rì fēng liù xùn èr nòng gān gē sì wàng jì tiān kōng kuò yí yè líng tāo xiān wǔ zhuàng zhì wèi xiāo mó wèi xiàng wú ér dào tīng wǒ kòu xián gē wǒ cháng yù lì jiàn jǐ zhǎn jiāo tuó hú chén wèi sǎo zhǐ huī zhuàng shì wǎn tiān hé shuí liào bàn shēng yōu huàn chéng jiù rú jīn lǎo tài bái fà zhú nián duō duì cǐ mào wú kǒng xīn yì wèi fēng bō
正文:
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br /> 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
译文:
夕阳落山,暮云聚集,旅人心中所想何如?今天风急浪高,似乎预示着不平静。四望天空辽阔,一叶扁舟在波涛中摇曳,但我的壮志依旧。让我对吴地的友人说,听我唱首船歌吧。<br /> 我常想手持兵器,斩杀江中恶龙。外敌未除,我渴望指挥壮士们奋战。谁料半生忧患,如今已老去,白发渐增。虽不惧容颜老去,但内心仍怕生活波折。
注释:
沙子:疑即沙水,今称明河。<br /> 暝云:黄昏的乌云。<br /> 客子:作者自称。<br /> 封六巽二:古代传说中的雪神和风神。<br /> 掀舞:指小船随波动荡。<br /> 利剑戟:使宝剑和长矛发生作用。<br /> 斩蛟鼍:把蛟龙、扬子鳄都杀掉。这里以蛟鼍比喻金统治者。<br /> 胡尘:指金统治者占领的地方。<br /> 挽:牵引。<br /> 天河:即银河。<br /> 风波:水上的风波。这里比喻国势的动荡不安。
创作背景: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词篇。词中深刻的表现了作者要一扫胡尘的爱国思想感情。<br /> <br /> 上片写作者在旅途中冒着大风浪渡河的所见和所感。沙子,即沙水,今称明河。开头“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落日黄昏,阴霾满天,描绘出作品所需要的氛围。客子,是作者自称。又有什么办法呢?“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遇到了坏天气,雪神和风神要大动干戈了。封六,古代传说中的雪神;巽二,古代传说中的风神,唐代牛僧孺《玄怪录》载:萧志忠欲出猎,群兽求哀于山神,云:“若祈封六降雪,巽二起风,即不复游猎矣!”(引自《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一)“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环顾四周,天际空阔,一叶小舟,在大风恶浪的冲击下,在波涛中随水流荡。尽管这样,作者的雄心壮志仍未消磨:“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在狂风恶浪中,一位稳坐“钓鱼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壮士的形象,屹立在读者面前。这里,寓意双关,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现象,也是当时南宋政治形势的写照:朝廷主和派掌权,如黑云压顶,抗战复国的抱负不能实现。但作者仍不甘心,他还在奋力搏斗,努力抗争。<br /> <br /> 下片抒情,作者抒发了自己的爱国壮志得不到伸展的愤慨和忧忿的心情。过片“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紧接上片,抒写自己的壮怀,时刻不忘参加抗战。利剑戟,使宝剑和长予发生作用;斩蛟鼍,把蛟龙、扬子鳄都杀掉,这里用以比喻金统治者。<br /> <br /> 接着,作者抒发壮怀:“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壮志未酬,金人侵占的地区尚未收回,还需要我力挽狂澜,报效国家。但是,“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然而,“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所担心的仍然是国家的动乱。“风波”,比喻国势的动荡不安。词作充分反映了作者的一片爱国赤诚。<br /> <br /> 李处全的词作不多,但也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这首《水调歌头》,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简析:
词的上片写自己在旅途中冒着大风浪渡河的所见和所感,寓意双关,大自然的现象,也是当时南宋政治形势的写照,朝廷主和派掌权,如黑云压顶,抗战复国的抱负不能实现,词人仍不甘心,努力抗争;下片抒发自己的爱国壮志得不到伸展的愤慨和忧忿的心情。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词篇,深刻地表现了词人要一扫胡尘的爱国思想感情。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20/250720李处全-水调歌头·冒大风渡沙子.mp3
体裁代码:
44
作者代码:
1113401
体裁排序代码:
1113401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