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蒲松龄《红毛毡》
标题注音:
pú sōng líng hóng máo zhān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07,300 蒲松龄《红毛毡》 2 00:00:07,300 --> 00:00:13,100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 3 00:00:13,100 --> 00:00:17,733 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 4 00:00:17,733 --> 00:00:22,333 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 5 00:00:22,333 --> 00:00:27,833 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 6 00:00:27,833 --> 00:00:32,266 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 7 00:00:32,266 --> 00:00:35,266 拉之容四五人 8 00:00:35,266 --> 00:00:42,566 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数百人矣。 9 00:00:42,566 --> 00:00:48,866 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注音:
hóng máo guó jiù xǔ yǔ zhōng guó xiāng mào yì biān shuài jiàn qí zhòng bù xǔ dēng àn hóng máo rén gù qǐng cì yì zhān dì zú yǐ shuài sī yì zhān suǒ róng wú jǐ xǔ zhī qí rén zhì zhān àn shàng dàn róng èr rén lā zhī róng sì wǔ rén qiě lā qiě dēng qǐng kè zhān dà mǔ xǔ yǐ shù bǎi rén yǐ duǎn rèn bìng fā chū yú bú yì bèi lüè shù lǐ ér qù
正文: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数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br /> <br />
译文:
红毛国,过去许诺与中国互通贸易。边防的元帅见他们来的人太多,就不准许他们登岸。红毛国的人请求赐他们一块毛毡那么大的地方就足够了。元帅想,一块毛毡容纳不了几个人,就答应了。红毛国的人就把毛毡放到岸上,仅能容纳两个人;他们把毛毡拉扯一下,就能容纳四五人;他们一边拉扯毛毡一边从船上登陆,顷刻之间,毛毡大到一亩多,已能容纳数百人了。这些红毛国人一起抽出短刀,出其不意,被他们劫掠了好几里的地方才离去。
注释:
红毛国:明、清时有些人称英国、荷兰国为“红毛国”。据《明史·和兰传》及《清史稿·邦交志》,自明 万历中,荷兰海商始借船舰与中国往来。迄崇帧朝,先后侵扰澎湖、漳州、 台湾、广州等地,强求通商,但屡遭中国地方官员驱逐,不许贸易;惟台湾 一地,荷兰人以武力据守,始终不去。清顺治间,荷兰要求与清政府建交, 至康熙二年遣使入朝。其后清廷施行侮禁。二十二年,荷兰以助剿郑成功父 子功,首请开海禁以通市,清廷许之,乃通贸易。本篇所记,系据作者当时 传闻,时、地未详。<br /> 固: 坚持。<br /> 请: 请求。<br /> 赐:赐予。<br /> 足:足够。<br /> 容:容纳。<br /> 无几: 没多少。<br /> 许之:允许。<br /> 但:只。<br /> 且……且……:一边……一边……。<br /> 登:登上。<br /> 顷刻:片刻。<br /> 许:左右。<br /> 刃:刀。<br /> 并:一起。<br /> 发:发射。<br /> 意:思想,意料。<br /> 掠:掠夺。<br /> 去:离开。
创作背景: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简析:
这篇短文讲述的是红毛国人借助毡毯登上中国大陆,趁机烧杀抢掠方圆几里地的故事。此文通过生动的情节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中外交往中的复杂与危险,以及智慧与策略在冲突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醒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可以仅看表面,暗寓当时的中国已经落后,当时中国民众的目光短浅,缺乏想象力。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22/250722蒲松龄-红毛毡.mp3
体裁代码:
60
作者代码:
1164000
体裁排序代码:
11640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