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三》
标题注音:
yáng wàn lǐ guò sōng yuán chén chuī qī gōng diàn liù shǒu · qí sān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13,500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三》 2 00:00:13,500 --> 00:00:25,300 后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 3 00:00:25,300 --> 00:00:36,500 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注音:
hòu shān lè shuǐ xiàng dōng chí què bèi qián shān lè xiàng xī dào shì shuǐ róu wú xìng qì jí shēng shēng nù màn shēng bēi
正文:
后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br /> 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译文:
后山阻隔住了水,水便向东奔涌而去,到了前山后,却被前山又一次阻隔,从而向西流去。<br /> 说水柔和,没有脾气,但是你听水湍急时,声音似怒了一般,水缓慢时,声音却又让人感觉悲凉。
注释:
松源、漆公店:地名,当今在今皖南山区(在今江西弋阳与余江之间)。<br /> 晨炊:早餐,做早饭,也指清晨起来做早餐。<br /> 勒:约束。<br /> 驰:疾行。<br /> 性气:性情脾气。
创作背景: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所以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十一月,杨万里以直龙图阁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治所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绍熙三年(1192)八月,改知赣州,不赴,乞祠。《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这组诗第六首中“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与《午憩马家店》中“生衣兼草靸,年例试春风”正相合,既称“年例”(每年如此),可知非绍熙二年事,当作于绍熙三年春,诗人时年六十六岁。他外出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这组诗。本篇收在《江东集》,原为六首,这是第三首,是绍熙三年(1192)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之作。松源、漆公店,当在今皖南山区。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这是杨万里写的山溪的组诗。这不仅是一幅幅奇妙的山水画,而且也是作者的行迹图,大抵是从乐平入弋阳,过芙蓉渡,晨炊横塘,午憩马家店,再至松源。<br /> <br /> 这首诗表面是写溪水性情,实际是借物抒情,表达作者对自由的追求。溪水像奔马一般,自由自在地向东急驰,生命得以活跃,多么惬意神爽。不料像奔驰的骏马被勒住马缰一样,“前山”硬逼溪水向西彻底改变方向,横杀志向,使得一向性情温柔的溪水发怒。<br /> <br /> 此时急声变成了怒吼,反抗之情跃然纸上。溪水要求急速放开束缚,山却横阻无情,几经斗争,水速减慢了。这缓慢的水声像是发出不被理解的悲叹。作者抓住水速的急缓,抒写自己向往自由的情怀,独出机杼。
简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三》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说水原本向东奔腾,却因前山的阻挡而转向西流,自然之力虽强,亦受环境制约;三句初看似说水柔弱无骨,实则反衬其随势而变的能力;末句以水的急缓之声寓情于景,急时似怒、缓时如悲,赋予水流以人的情感。整首诗抓住水速的急缓,抒写自己向往自由的情怀,独出机杼。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22/250722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三.mp3
体裁代码:
43
作者代码:
1112700
体裁排序代码:
11127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