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梅尧臣《鲁山山行》
标题注音:
méi yáo chén lǔ shān shān xíng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08,233 鲁山山行,梅尧臣,宋代 2 00:00:08,233 --> 00:00:16,900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3 00:00:16,900 --> 00:00:24,300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4 00:00:24,300 --> 00:00:33,500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5 00:00:33,500 --> 00:00:42,400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注音:
shì yǔ yě qíng qiè qiān shān gāo fù dī hǎo fēng suí chù gǎi yōu jìng dú xíng mí shuāng luò xióng shēng shù lín kōng lù yǐn xī rén jiā zài hé xǔ yún wài yì shēng jī
正文: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br />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br />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br />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
绵延的鲁山重峦叠嶂,千峰竞秀,高低错落有致,蔚为壮观,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br /> 奇峻的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不知走到了什么地方。<br /> 霜雪融落,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山林空荡寂静野鹿正在小溪旁饮水。<br /> 在这重峦叠嶂之中会有人家居住吗?只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注释:
鲁山:一名露山,在河南鲁山县东北,接近襄城县境。<br /> 适:恰好。野情:喜爱山野之情。<br /> 惬(qiè):心满意足。<br /> 随处改:(山峰)随观看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br /> 幽径:小路。<br /> 熊升树:熊爬上树。一作大熊星座升上树梢。<br /> 何许:何处,哪里。<br /> 云外:形容遥远。一声鸡:暗示有人家。
创作背景:
诗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当时诗人三十九岁,是其前期作品。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但不为格律所缚,写得新颖自然,曲尽山行情景。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山路崎岖,对于贪图安逸,怯于攀登的人来说,“山行”不可能有什么乐趣。山野荒寂,对于酷爱繁华,留恋都市的人来说,“山行”也不会有什么美感和诗意。<br /> <br /> 首联一开头就将这一类情况一扫而空,兴致勃勃地说:“适与野情惬”——恰恰跟作者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下句对此作了说明:“千山高复低。”按时间顺序,两句为倒装。一倒装,既突出了爱山的情趣,又显得跌宕有致。“千山高复低”,这当然是“山行”所见。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体会出当时作者心满意足的心情。“适与野情惬”,则是 “山行”所感。首联只点“山”而“行”在其中。<br /> <br /> 颔联进一步写“山行”。“好峰”之“峰”即是“千山高复低”;“好峰”之“好”则包含了诗人的美感,又与“适与野情惬”契合。说“好峰随处改”,见得人在“千山”中继续行走,也继续看山,眼中的“好峰”也自然移步换形,不断变换美好的姿态。第四句才出“行”字,但不单是点题。“径”而曰“幽”,“行”而曰“独”,正合了诗人的“野情”。着一“迷”字,不仅传“幽”、“独”之神,而且以小景见大景,进一步展示了“千山高复低”的境界。山径幽深,容易“迷”;独行无伴,容易“迷”;“千山高复低”,更容易“迷”。著此“迷”字,更见野景之幽与野情之浓。<br /> <br /> 颈联“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的动景。“霜落”则“林空”,既点时,又写景。霜未落而林未空,林中之“熊”也会“升树”,林中之“鹿”也要“饮溪”;但树叶茂密,遮断视线,“山行”者很难看见“熊升树”与“鹿饮溪”的野景,作者特意写出“霜落”、“林空”与“熊升树”、“鹿饮溪”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为了表现出那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惟其是“山行”者眼中的野景,所以饱含着“山行”者的“野情”。“霜落”而“熊升树”,“林空”而“鹿饮溪”,很是闲适,野趣盎然。<br /> <br /> 尾联“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让人感觉余味无穷。杜牧的“白云生处有人家”,是看见了人家。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是看不见人家,才询问樵夫。这里又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只见“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己问自己:“人家在何许”呢?恰在这时,云外传来一声鸡叫,仿佛是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这里有人家哩,快来休息吧!”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都跃然可见、宛然可想。
简析:
《鲁山山行》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诗中描写了诗人在深秋时节,林空之时,在鲁山中旅行时所见的种种景象。全诗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鲁山行的野景、野趣,传达出诗人的“野情“,突出表现了山林的幽静和山行者的愉悦心情。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920/250920梅尧臣-鲁山山行.mp3
体裁代码:
43
作者代码:
1100200
体裁排序代码:
11002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