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王昌龄《闺怨》
标题注音:
wáng chāng líng guī yuàn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07,666 闺怨,王昌龄,唐代 2 00:00:07,666 --> 00:00:19,600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3 00:00:19,600 --> 00:00:31,733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音:
guī zhōng shào fù bù zhī chóu chūn rì níng zhuāng shàng cuì lóu bù zhī yī zuò bù céng hū jiàn mò tóu yáng liǔ sè huǐ jiào fū xù mì fēng hóu
正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不知 一作:不曾)<br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br />
译文: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初春来临细心装扮,独自登上翠楼。<br /> 忽然见到路边杨柳新绿,心中一阵忧愁,悔不该叫夫君去从军建功封爵。
注释:
闺怨:少妇的幽怨。闺,女子卧室,借指女子。一般指少女或少妇。古人"闺怨"之作,一般是写少女的青春寂寞,或少妇的离别相思之情。以此题材写的诗称“闺怨诗”。<br /> "不知愁"一作"不曾愁",则诗意大减。<br /> 凝妆:盛妆。<br /> 翠楼:特指妇女居处。<br /> 陌头:路边。<br /> 觅封侯:为求得封侯而从军。觅,寻求。<br /> 悔教:后悔让。
创作背景:
唐代前期国力强盛,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觅封侯”的一条重要途径。王昌龄的这首《闺怨》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写就的。开元十五年(727年),王昌龄在此年前后曾去过西北边陲,此诗大约作于其时。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题称“闺怨”,一开头却说“闺中少妇不知愁”,似乎故意违反题面。其实,作者这样写,正是为了表现这位闺中少妇从“从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丈夫从军远征,离别经年,照说应该有愁。之所以“不知愁”,除了这位女主人公正当青春年少,还没有经历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较优裕(从下句“凝妆上翠楼”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还在于那个时代的风气。在当时“觅封侯”这种时代风尚影响下,“觅封侯”者和他的“闺中少妇”对这条生活道路是充满了浪漫主义幻想的。从末句“悔教”二字看,这位少妇当初甚至还可能对她的夫婿“觅封侯”的行动起过一点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对生活、对前途充满乐观展望的少妇,在一段时间“不知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br /> <br /> 第一句点出“不知愁”,第二句紧接着用春日登楼赏景的行动具体展示她的“不知愁”。一个春天的早晨,她经过一番精心的打扮、着意的妆饰,登上了自家的高楼。春日而凝妆登楼,当然不是为了排遣愁闷(遣愁何必凝妆),而是为了观赏春色以自娱。这一句写少妇青春的欢乐,正是为下段青春的虚度、青春的怨旷蓄势。<br /> <br /> 第三句是全诗转关。陌头柳色是最常见的春色,登楼览眺自然会看到它,“忽见”二字乍读似乎有些突兀。关键就在于这“陌头杨柳色”所引起的联想与感触,与少妇登楼前的心理状态大不相同。“忽见”,是不经意地流目瞩望而适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头杨柳竟勾起她许多从未明确意识到过的感触与联想。“杨柳色”虽然在很多场合下可以作为“春色”的代称,但也可以联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联想起千里悬隔的夫婿和当年折柳赠别,这一切,都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这也就是题目所说的“闺怨”。<br /> <br /> 本来要凝妆登楼,观赏春色,结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这变化发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难以理解。诗的好处正在这里:它生动地显示了少妇心理的迅速变化,却不说出变化的具体原因与具体过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去仔细寻味。<br /> <br /> 短篇小说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加以集中表现,使读者从这个横断面中窥见全貌。绝句在这一点上有些类似短篇小说。这首诗正是抓住闺中少妇心理发生微妙变化的刹那,作了集中的描写,从而从一刹那窥见全过程。这就很耐人寻味。
简析:
《闺怨》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的心理变化。诗的首句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其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其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抒写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全诗并未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显露无余,通篇叙别情而不着别字,言离愁而无愁字,用笔极精炼,意韵极深婉。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920/250920王昌龄-闺怨.mp3
体裁代码:
36
作者代码:
1069800
体裁排序代码:
10698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