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标题注音:
bái jū yì fàng yán wǔ shǒu · qí wǔ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12,033 放言五首·其五,白居易,唐代 2 00:00:12,033 --> 00:00:23,000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3 00:00:23,000 --> 00:00:36,733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4 00:00:36,733 --> 00:00:50,766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 5 00:00:50,766 --> 00:01:04,666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注音:
tài shān bú yào qī háo mò yán zǐ wú xīn xiàn lǎo péng sōng shù qiān nián zhōng shì xiǔ jǐn huā yí rì zì wéi róng hé xū liàn shì cháng yōu sǐ yì mò xián shēn màn yàn shēng shēng qù sǐ lái dōu shì huàn huàn rén āi lè xì hé qíng
正文: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br />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br /> 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br /> 生去死来都是幻,幻人哀乐系何情。
译文:
泰山不会轻视任何细微的东西,颜渊也无意羡慕老聃和彭祖的长寿。<br /> 松树活了一千年终究要死,槿木仅开花一天也自觉荣耀。<br /> 何必眷恋尘世常怕死,也不要嫌弃而厌恶生活。<br /> 生与死都是一种幻觉,虚幻之人所产生悲哀欢乐又是什么感情呢?
注释:
槿(jǐn):即木槿花。开花时间较短,一般朝开暮落。<br /> 嫌身:嫌弃自己。<br /> 漫:随便。<br /> 厌生:厌弃人生。
创作背景:
据序文可知,这组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在被贬谪去江州(浔阳)途中。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过了五年,白居易在当年六月,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写下《放言五首》奉和,此诗便为其中之一。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新陈代谢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艺术地说明了这一道理。自然界是如此,人生亦概莫例外,有生必有死,所以人们应该“何须恋世常忧死,亦莫嫌身漫厌生”。因为有生有死,才符合世界发展的规律。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应当多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果如是,则虽死犹生,死而无憾。
简析:
《放言五首·其五》是一首七言律诗,为政治抒情诗。此诗艺术地说明了新陈代谢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本规律,指出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多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全诗运用比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蕴藉深长,启人深思。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1017/251017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mp3
体裁代码:
36
作者代码:
1077230
体裁排序代码:
107723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