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崔道融《梅花》
标题注音:
cuī dào róng méi huā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07,233 梅花,崔道融,唐代 2 00:00:07,233 --> 00:00:16,433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3 00:00:16,433 --> 00:00:25,633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4 00:00:25,633 --> 00:00:35,500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5 00:00:35,500 --> 00:00:45,033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注音:
shù è chū hán xuě gū biāo huà běn nán xiāng zhōng bié yǒu yùn qīng jí bù zhī hán héng dí hè chóu tīng xié zhī yǐ bìng kàn shuò fēng rú jiě yì róng yì mò cuī cán
正文: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br />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br />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br />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译文:
梅花初放,花萼中还含着白雪;梅花美丽孤傲,即使要入画,都会担心难画的传神。<br /> 花香中别有韵致,清雅的都不知道冬的寒冷。<br /> 心中愁苦之人不愿听那哀怨的笛声,病躯倚着梅枝独看这风景。<br /> 北风如果理解我怜梅之意,就请不要轻易的摧残它。
注释:
萼(è):花萼,萼片的总称。由若干萼片组成,一般呈绿色,保护花芽。<br /> 孤标:独立的标识,形容清峻突出,不同一般。<br /> 朔(shuò):北方。
创作背景:
崔道融在公元895年(乾宁二年)前后,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后避战乱入闽,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处施展。此诗则在此期间而作。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崔道融《梅花》诗中的梅花却非眩耀的梅花。“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此句写“冷”。只是“数萼”,方显冷清。诗人家中必无高朋满座。无朋无友,遗我一人,隐隐花开,淡淡看来。在诗坛众多的咏梅诗中,林逋《山园小梅》云:“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齐己《早梅》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此二者皆是“暖”景,何等的热闹,独不似崔道融咏梅诗的“冷清”“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先写花形,复写花香。关于这一点齐己的《早梅》诗和林逋的《山园小梅》诗也与之如出一辙。<br /> <br />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先写花形,复写花香。齐诗林诗亦然。齐诗云:风递幽香出,禽窃素艳来。林诗云: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三者意境则各不相同。崔诗清。香为清香,以清替寒。齐诗虽有一幽字,其境不觉其幽,唯觉流畅而已。林诗着一趣字,所谓文人雅事此般趣味则是。<br /> <br />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此句愁。于花香之后,写花事。李益《从军北征》云: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律然《落梅》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横笛是特指,故和愁听。齐诗无此写人之句。林诗云: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不离其雅趣。<br /> <br />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此句苦。苦苦哀求之意。唯此相慰,不忍见其凋残。此写花愿。齐诗云: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就花写花,不似崔诗化人入花,其情深切。林诗至上句已毕。<br /> <br /> 崔道融四句诗,冷、清、愁、苦,皆出寂寞。人无伴,心亦无寄。偶见之数萼梅花,恋恋不已,却无大地春回的欢乐。只因心间的孤寒不因人间的寒暑而迁移。律然《落梅》全诗云: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林下积来全似雪,岭头飞去半为云。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纷纷。意境与崔诗较近。然此为落梅,正当有叹惋之意。崔道融写初发之梅,清寒远甚于此,可想见其人之寂寞何等之深。
简析:
《梅花》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前四句描写了几枝梅花初绽乍放,虽有孤高绝俗的神韵,但却不能淋漓尽致地呈现于画中。它们素雅高洁,不畏寒霜,淡淡的香气中蕴含着铮铮气韵;后四句重在抒情,诗人病躯独倚,在一片寒香混着笛声的景象中,动了徘恻之心,向北风传达自己的怜惜之意。全诗描写极富神韵,写尽梅花本来的丰骨面目;又化人入花,既赞梅花之孤高芳郁,亦向世人暗寓诗人的高洁情操,情深意切,耐人寻味。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1017/251017崔道融-梅花.mp3
体裁代码:
36
作者代码:
1088000
体裁排序代码:
10880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