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虚实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                    
                                     
       
                        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                    
                                     
       
                        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                    
                                     
       
                        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                    
                                     
       
                        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                    
                                     
       
                        敌所备者多,则吾之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寡者,备人者也                    
                                     
       
                        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故曰:胜可为也。                    
                                     
       
                        敌虽众,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