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
素书,全文诵读
第一章,原始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存。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
通乎成败之数;
审乎治乱之势;
达乎去就之理。
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
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
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
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第二章,正道
德足以怀远;
信足以一异;
义足以得众;
才足以鉴古;
明足以照下;
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为仪表;
智足以决嫌疑;
信可以使守约;
廉可以使分财;
此人之豪也。
守职而不废;
处义而不回;
见嫌而不苟免;
见利而不苟得;
此人之杰也。
第三章,求人之志
绝嗜禁欲,所以除累。
抑非损恶,所以禳过。
贬酒阙色,所以无污。
避嫌远疑,所以不误。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恭俭谦约,所以自守。
深计远虑,所以不穷。
亲仁友直,所以扶颠。
近恕笃行,所以接人。
任材使能,所以济物。
殚恶斥谗,所以止乱。
推古验今,所以不惑。
先揆后度,所以应卒。
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括囊顺会,所以无咎。
橛橛梗梗,所以立功。
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第四章,本德宗道
夫志心笃行之术。
长莫长于博谋;
安莫安于忍辱;
先莫先于修德;
乐莫乐于好善;
神莫神于至诚;
明莫明于体物;
吉莫吉于知足;
苦莫苦于多愿;
悲莫悲于精散;
病莫病于无常;
短莫短于苟得;
幽莫幽于贪鄙;
孤莫孤于自恃;
危莫危于任疑;
败莫败于多私。
第五章,遵义
以明示下者暗;
有过不知者蔽;
迷而不返者惑;
以言取怨者祸;
令与心乖者废;
后令缪前者毁;
怒而无威者犯;
好众辱人者殃;
戮辱所任者危;
慢其所敬者凶;
貌合心离者孤;
亲谗远忠者亡;
近色远贤者昏;
女谒公行者乱;
私人以官者浮;
凌下取胜者侵;
名不胜实者耗。
略己而责人者不治;
自厚而薄人者弃废。
以过弃功者损;
群下外异者沦;
既用不任者疏;
行赏吝色者沮;
多许少与者怨;
既迎而拒者乖。
薄施厚望者不报;
贵而忘贱者不久。
念旧恶而弃新功者凶 ;
用人不得正者殆;
强用人者不畜;
为人择官者乱;
失其所强者弱;
决策于不仁者险;
阴计外泄者败;
厚敛薄施者凋。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
货赂公行者昧;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
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
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
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
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
能有其有者安,贪人之有者残。
第六章,安礼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饥在贱农,寒在堕织。
安在得人,危在失事。
富在迎来,贫在弃时。
上无常操,下多疑心。
轻上生罪,侮下无亲。
近臣不重,远臣轻之。
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
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
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
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
国将霸者士皆归;
邦将亡者贤先避。
地薄者大物不产;
水浅者大鱼不游;
树秃者大禽不栖;
林疏者大兽不居。
山峭者崩,泽满者溢。
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
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
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
足寒伤心,人怨伤国。
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
根枯枝朽,人困国残。
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
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
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夫人之所行,有道则吉,无道则凶。
吉者,百福所归;
凶者,百祸所攻。
非其神圣,自然所钟。
务善策者无恶事,无远虑者有近忧。
同志相得;
同仁相忧;
同恶相党;
同爱相求;
同美相妒;
同智相谋;
同贵相害;
同利相忌;
同声相应;
同气相感;
同类相依;
同义相亲;
同难相济;
同道相成;
同艺相规;
同巧相胜;
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
释己而教人者逆;
正己而化人者顺。
逆者难从,顺者易行;
难从则乱,易行则理。
如此理身、理家、理国,可也!
背景切换
译文切换
拼音切换
添加到听单
评论 0
0:00 0:00
列表循环
快退15秒
上一首
下一首
快进15秒
播放列表
播放列表

我的收藏
浏览历史
诸子百家
1
先秦诸子《诸子喻山水》
佚名
2
佚名《孟子引齐人言》
佚名
3
佚名《论语八则》
佚名
4
素书
佚名
5
周易·乾卦
佚名
6
周易·坤卦
佚名
7
墨子《非攻》(节选)
墨子
8
帛书老子·德经
老子
9
帛书老子·道经
老子
10
道德经
老子
11
老子《老子(节选)》
老子
12
老子《老子四章》
老子
13
老子《小国寡民》
老子
14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
15
论语《樊迟仲弓问仁》
孔子
16
论语《论语五则》
孔子
17
论语《颜渊季路言志》
孔子
18
论语《宰予昼寝》
孔子
19
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
20
论语《子路从而后》
孔子
21
论语十二章(初中课文)
孔子
22
《孙子兵法·始计篇》
孙子
23
《孙子兵法·作战篇》
孙子
24
《孙子兵法·谋攻篇》
孙子
25
《孙子兵法·军形篇》
孙子
26
《孙子兵法·兵势篇》
孙子
27
《孙子兵法·虚实篇》
孙子
28
《孙子兵法·军争篇》
孙子
29
《孙子兵法·九变篇》
孙子
30
《孙子兵法·行军篇》
孙子
31
《孙子兵法·地形篇》
孙子
32
《孙子兵法·九地篇》
孙子
33
《孙子兵法·火攻篇》
孙子
34
《孙子兵法·用间篇》
孙子
35
墨子《墨子·兼爱中》
墨子
36
墨子《兼爱》
墨子
37
列子《杞人忧天》
列子
38
列御寇《愚公移山》
列子
39
列御寇《两小儿辩日》
列子
40
列子《伯牙善鼓琴》
列子
41
列子《关尹子教射》
列子
42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43
孟子《富贵不能淫》
孟子
44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5
孟子《鱼我所欲也》
孟子
46
孟子及弟子《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47
孟子《学弈》
孟子
48
孟子《夫子当路于齐》
孟子
49
孟子《孟子二章》
孟子
50
孟子《孟子见梁襄王》
孟子
51
孟子《孟子三章》
孟子
52
孟子《孟子一则》
孟子
53
孟子《弈秋》
孟子
54
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孟子
55
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56
孟子及弟子《庄暴见孟子》
孟子及弟子
57
孟子及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及弟子
58
庄子·逍遥游
庄子
59
庄子·齐物论
庄子
60
庄子·养生主
庄子
61
庄子·人间世
庄子
62
庄子·德充符
庄子
63
庄子·大宗师
庄子
64
庄子·应帝王
庄子
65
庄子·天运
庄子
66
庄子·骈拇
庄子
67
庄子·马蹄
庄子
68
庄子·胠箧
庄子
69
庄子·秋水
庄子
70
庄子·寓言
庄子
71
庄子·说剑
庄子
72
庄子·刻意
庄子
73
庄子·缮性
庄子
74
庄子·渔父
庄子
75
庄子·列御寇
庄子
76
庄子·在宥
庄子
77
庄子·至乐
庄子
78
庄子·山木
庄子
79
庄子·外物
庄子
80
庄子·知北游
庄子
81
庄子·天地
庄子
82
庄子·天道
庄子
83
庄子·达生
庄子
84
庄子·田子方
庄子
85
庄子·庚桑楚
庄子
86
庄子·徐无鬼
庄子
87
庄子·则阳
庄子
88
庄子·让王
庄子
89
庄子·盗跖
庄子
90
庄子·天下
庄子
91
庄子《庄周梦蝶》
庄子
92
庄子《庄子二则》
庄子
93
庄周《相濡以沫》
庄子
94
庄子《五石之瓠》
庄子
95
庄子《郢人运斤》
庄子
96
庄子《北冥有鱼》
庄子
97
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
98
鬼谷子·捭阖
鬼谷子
99
鬼谷子·反应
鬼谷子
100
鬼谷子·内楗
鬼谷子
101
鬼谷子·抵巇
鬼谷子
102
鬼谷子·飞箝
鬼谷子
103
鬼谷子·忤合
鬼谷子
104
鬼谷子·揣篇
鬼谷子
105
鬼谷子·摩篇
鬼谷子
106
鬼谷子·权篇
鬼谷子
107
鬼谷子·谋篇
鬼谷子
108
鬼谷子·决篇
鬼谷子
109
鬼谷子·符言
鬼谷子
110
荀子·劝学
荀子
111
荀子《修身(节选)》
荀子
112
乐正克《学记》
乐正克
113
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
吕不韦
114
吕氏春秋《察传》
吕不韦
115
佚名《不识自家》
佚名
116
吕氏春秋《伯牙鼓琴》
吕不韦
117
吕氏春秋《祁黄羊去私》
吕不韦
118
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
119
韩非子《棘刺雕猴》
韩非子
120
韩非《韩非子·五蠹》
韩非子
121
韩非子《守株待兔》
韩非子
122
韩非子《自相矛盾》
韩非子
123
韩非子《欲速则不达》
韩非子
124
韩非《曾参烹彘》
韩非子
125
韩非《画鬼易》
韩非子
126
韩非《宋人酤酒》
韩非子
127
先秦佚名《晋献文子成室》
128
葛洪《蛇衔草》
葛洪
129
郭店楚简老子
老子
素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