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玉龙歌(杨氏注解)
玉龙歌,针灸大成,杨氏注解
扁鹊授我玉龙歌,玉龙一试绝沉疴。
玉龙之歌真罕得,流传千载无差讹。
我今歌此玉龙诀,玉龙一百二十穴。
医者行针殊妙绝,但恐时人自差别。
补泻分明指下施,金针一刺显明医。
伛者立伸偻者起,从此名扬天下知。
凡患伛者,补曲池,泻人中;
患偻者,补风池,泻绝骨。
中风不语最难医,发际顶门穴要知。
更向百会明补泻,实时苏醒免灾危。
顶门即顖会也,禁针,灸五壮。
百会先补后泻,灸七壮,艾如麦大。
鼻流清涕名鼻渊,先泻后补疾可痊。
若是头风并眼痛,上星穴内刺无偏。
上星穴流涕并不闻香臭者,泻俱得气补。
头风呕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瘥。
孩子慢惊何可治,印堂刺入艾还加。
神庭入三分,先补后泻。
印堂入一分,沿皮透左右攒竹,大哭效,不哭难。
急惊泻,慢惊补。
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疼并作一般看。
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实时安。
承浆宜泻,风府针不可深。
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
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
偏正头风有两般,有无痰饮细推观。
若然痰饮风池刺,倘无痰饮合谷安。
风池刺一寸半,透风府穴,此必横刺方透也,宜先补后泻,灸十一壮。
合谷穴针至劳宫,灸二七壮。
口眼喎斜最可嗟,地仓妙穴连颊车。
喎左泻右依师正,喎右泻左莫令斜。
灸地仓之艾如绿豆,针向颊车,颊车之针、向透地仓。
不闻香臭从何治,迎香两穴可堪攻。
先补后泻分明效,一针未出气先通。
耳聋气闭痛难言,须刺翳风穴始痊。
亦治项上生瘰疬,下针泻动即安然。
耳聋之症不闻声,痛痒蝉鸣不快情。
红肿生疮须用泻,宜从听会用针行。
偶尔失音言语难,哑门一穴两筋间。
若知浅针莫深刺,言语音和照旧安。
眉间疼痛苦难当,攒竹沿皮刺不妨。
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针头维即安康。
攒竹宜泻,头维入一分,沿皮透两额角,疼泻、眩晕补。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
只刺睛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睛明针五分,后略向鼻中,鱼尾针透鱼腰。
太阳即童子髎,俱禁灸。
如虚肿不宜去血。
眼痛忽然血贯睛,羞明更涩最难睁。
须得太阳针血出,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
若将毒血搐出后,目内清凉始见功。
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用芦叶或竹叶,搐入鼻内。
出血为妙,不愈再针合谷。
强痛脊背泻人中,挫闪腰酸亦可攻。
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间诸疾任君攻。
委中禁灸,四畔紫脉上皆可出血,弱者慎之。
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
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
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居髎灸则筋缩。
膝腿无力身立难,原因风湿致伤残。
倘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然渐自安。
俱先补后泻,二市者,风市、阴市也。
髋骨能医两腿疼,膝头红肿不能行。
必针膝眼、膝关穴,功效须臾病不生。
膝关在膝盖下,犊鼻内,横针透膝眼。
寒湿脚气不可熬,先针三里及阴交。
再将绝骨穴兼刺,肿痛登时立见消。
即三阴交也。
肿红腿足草鞋风,须把昆仑二穴攻。
申脉、太溪如再刺,神医妙诀起疲癃。
外昆仑针透内吕细(太溪)。
脚背疼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实时轻。
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针要辨明。
行步艰难疾转加,太冲二穴效堪夸。
更针三里、中封穴,去病如同用手爪。
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
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
腕中无力痛艰难,握物难移体不安。
腕骨一针虽见效,莫将补泻等闲看。
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
此穴元来真气聚,补多泻少应其中。
此二穴针二寸效,乃五脏真气所聚之处,倘或体弱针晕,补足三里。
肩背风气连臂疼,背缝二穴用针明。
五枢亦治腰间痛,得穴方知疾顿轻。
背缝二穴,在背肩端骨下,直腋缝尖,针二寸、灸七壮。
两肘拘挛筋骨连,艰难动作欠安然。
只将曲池针泻动,尺泽兼行见圣传。
尺泽宜泻不灸。
肩端红肿痛难当,寒湿相争气血旺。
若向肩髃明补泻,管君多灸自安康。
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认真。
头面纵有诸样症,一针合谷效通神。
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
八法有名阴维穴,腹中之疾永安康。
先补后泻,不灸。
如大便不通,泻之即通。
腹中疼痛亦难当,大陵、外关可消详。
若是胁疼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
脾家之症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
间使二穴针泻动,热泻寒补病俱痊。
间使透针支沟,如脾寒可灸。
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
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痔漏之疾亦可憎,表里急重最难禁。
或痛或痒或下血,二白穴在掌中寻。
二白四穴在掌后,去横纹四寸,两穴相对;
一穴在大筋内,一穴大筋外,针五分;
取穴用稻心从项后围至结喉、取草折齐,当掌中大指虎口纹,双围转两筋头;
点到掌后臂草尽处是,即间使后一寸,郄门穴也。
灸二七壮,针宜泻,如不愈,灸骑竹马。
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
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
手臂红肿连腕疼,液门穴内用针明。
更将一穴名中渚,多泻中间疾自轻。
液门沿皮针向后,透阳池。
中风之症症非轻,中冲二穴可安宁。
先补后泻如无应,再刺人中立便轻。
中冲禁灸,惊风灸之。
胆寒心虚病如何,少冲二穴最功多。
刺入三分不着艾,金针用后自平和。
时行疟疾最难禁,穴法由来未审明。
若把后溪穴寻得,多加艾火实时轻。
热泻寒补。
牙疼阵阵苦相煎,穴在二间要得传。
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
乳蛾之症少人医,必用金针疾始除。
如若少商出血后,实时安稳免灾危。
三棱针刺之。
如今瘾疹疾多般,好手医人治亦难。
天井二穴多着艾,纵生瘰疬灸皆安。
宜泻七壮。
寒痰咳嗽更兼风,列缺二穴最可攻。
先把太渊一穴泻,多加艾火即收功。
列缺刺透太渊,担穴也。
痴呆之症不堪亲,不识尊卑枉骂人。
神门独治痴呆病,转手骨开得穴真。
宜泻灸。
连日虚烦面赤妆,心中惊悸亦难当。
若须通里穴寻得,一用金针体便康。
惊恐补,虚烦泻,针五分,不灸。
风眩目烂最堪怜,泪出汪汪不可言。
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疾应痊。
大、小骨空不针,俱灸七壮,吹之。
妇人吹乳痛难消,吐血风痰稠似胶。
少泽穴内明补泻,应时神效气能调。
刺沿皮向后三分。
满身发热痛为虚,盗汗淋淋渐损躯。
须得百劳椎骨穴,金针一刺疾俱除。
忽然咳嗽腰背疼,身柱由来灸便轻。
至阳亦治黄疸病,先补后泻效分明。
针俱沿皮三分,灸二七壮。
肾败腰虚小便频,夜间起止苦劳神。
命门若得金针助,肾俞艾灸起邅迍。
多灸不泻。
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
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
伤风不解嗽频频,久不医时劳便成。
咳嗽须针肺俞穴,痰多宜向丰隆寻。
灸方效。
膏肓二穴治病强,此穴原来难度量。
斯穴禁针多着艾,二十一壮亦无妨。
腠理不密咳嗽频,鼻流清涕气昏沉。
须知喷嚏风门穴,咳嗽宜加艾火深。
针沿皮向外。
胆寒由是怕惊心,遗精白浊实难禁。
夜梦鬼交心俞治,白环俞治一般针。
更加脐下气海两旁效。
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补肝俞力便加。
更把三里频泻动,还光益血自无瘥。
多补少泻,灸。
脾家之症有多般,致成翻胃吐食难。
黄疸亦须寻腕骨,金针必定夺中脘。
无汗伤寒泻复溜,汗多宜将合谷收。
若然六脉皆微细,金针一补脉还浮。
针复溜入三分,沿皮向骨下一寸。
大便闭结不能通,照海分明在足中。
更把支沟来泻动,方知妙穴有神功。
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要先针。
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方能病不侵。
针口用油,不闭其孔。
七般疝气取大敦,穴法由来指侧间。
诸经具载三毛处,不遇师传隔万山。
传尸劳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
痰多须向丰隆泻,气喘丹田亦可施。
浑身疼痛疾非常,不定穴中细审详。
有筋有骨须浅刺,灼艾临时要度量。
不定穴即痛处。
劳宫穴在掌中寻,满手生疮痛不禁。
心胸之病大陵泻,气攻胸腹一般针。
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
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
鸠尾独治五般痫,此穴须当仔细观。
若然着艾宜七壮,多则伤人针亦难。
非高手毋轻下针。
气喘急急不可眠,何当日夜苦忧煎。
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气海自安然。
气海先补后泻。
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
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
水病之疾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
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
肾气冲心得几时,须用金针疾自除。
若得关元并带脉,四海谁不仰明医。
赤白妇人带下难,只因虚败不能安。
中极补多宜泻少,灼艾还须着意看。
赤泻,白补。
吼喘之症嗽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和。
俞府、乳根一样刺,气喘风痰渐渐磨。
伤寒过经尤未解,须向期门穴上针。
忽然气喘攻胸膈,三里泻多须用心。
期门先补后泻。
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瘥。
此是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
多灸宜补。
口臭之疾最可憎,劳心只为苦多情。
大陵穴内人中泻,心得清凉气自平。
穴法深浅在指中,治病须臾显妙功。
劝君要治诸般疾,何不当初记玉龙。
背景切换
译文切换
拼音切换
添加到听单
评论 4
0:00 0:00
列表循环
快退15秒
上一首
下一首
快进15秒
播放列表
播放列表

我的收藏
浏览历史
中医
针灸大成
1
大悲咒
佚名
2
诗经《关雎》
佚名
3
诗经《蒹葭》
佚名
4
诗经《子衿》
佚名
5
玉枢宝经
佚名
6
灵官咒
佚名
7
灵官宝诰
佚名
8
文昌帝君阴鸷文
佚名
9
文昌帝君聪明神咒
佚名
10
北斗长生聪明神咒
佚名
11
九天开化安神益慧神咒
佚名
12
净心神咒
佚名
13
舌诊歌诀
佚名
14
黑神话·影神图·黑风山·小妖
佚名
15
北斗经
佚名
16
阿弥陀经
佚名
17
地藏经
佚名
18
金光咒(净明派)
佚名
19
准提咒
佚名
20
往生咒
佚名
21
消灾吉祥神咒
佚名
22
净身神咒
佚名
23
太乙金华宗旨·第二章·元神、识神
佚名
24
太乙金华宗旨·第三章·回光守中
佚名
25
太乙金华宗旨·第四章·回光调息
佚名
26
太乙金华宗旨·第五章·回光差谬
佚名
27
太乙金华宗旨·第六章·回光证验
佚名
28
太乙金华宗旨·第七章·回光活法
佚名
29
太乙金华宗旨·第八章·逍遥诀
佚名
30
太乙金华宗旨·第九章·百日筑基
佚名
31
太乙金华宗旨·第十章·性光识光
佚名
32
太乙金华宗旨·第十一章·坎离交媾
佚名
33
太乙金华宗旨·第十二章·周天
佚名
34
太乙金华宗旨·第十三章·劝世歌
佚名
35
《水浒传》引首
施耐庵
36
三宝歌
太虚大师
37
增广贤文·下卷
佚名
38
训蒙骈句·上卷
佚名
39
训蒙骈句·下卷
佚名
40
声律启蒙·上卷
佚名
41
声律启蒙·下卷
佚名
42
笠翁对韵·上卷
佚名
43
笠翁对韵·下卷
佚名
44
龙文鞭影·上卷
佚名
45
龙文鞭影·下卷
佚名
46
朱用纯《朱子家训》
朱用纯
47
元素周期表
佚名
48
《小窗幽记·集情第二》
佚名
49
《小窗幽记·集峭第三》
佚名
50
《小窗幽记·集灵第四》
佚名
51
《小窗幽记·集素第五》
佚名
52
《小窗幽记·集景第六》
佚名
53
《小窗幽记·集韵第七》
佚名
54
太上老君清静心经
佚名
55
洞玄灵宝定观经
佚名
56
黄帝阴符经
佚名
57
混元阳符经
佚名
58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佚名
59
元始天尊生天得道经
佚名
60
药性赋·热性药
佚名
61
药性赋·温性药
佚名
62
药性赋·平性药
佚名
63
太上正一朝天三八谢罪法忏(拜忏文)
佚名
64
八大神咒
佚名
65
针灸大成·玉龙赋
佚名
66
针灸大成·玉龙歌(杨氏注解)
佚名
67
针灸大成·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佚名
68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
佚名
69
玉皇宝诰
佚名
70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
佚名
71
针灸大成·标幽赋
72
无量寿经
佚名
73
《西游记》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吴承恩
74
《三国演义》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罗贯中
75
《水浒传》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施耐庵
76
《西游记》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吴承恩
77
《三国演义》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罗贯中
78
《水浒传》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施耐庵
79
《西游记》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吴承恩
80
《三国演义》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罗贯中
81
《水浒传》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施耐庵
82
《西游记》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吴承恩
83
《三国演义》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罗贯中
84
《水浒传》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施耐庵
85
《西游记》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吴承恩
86
《三国演义》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罗贯中
87
《水浒传》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施耐庵
88
《西游记》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
89
《三国演义》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罗贯中
90
《西游记》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吴承恩
91
《三国演义》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罗贯中
92
《西游记》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吴承恩
93
《三国演义》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罗贯中
94
《西游记》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吴承恩
95
《三国演义》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罗贯中
96
《西游记》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吴承恩
97
《三国演义》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罗贯中
98
《西游记》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禹正空门
吴承恩
99
《三国演义》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罗贯中
100
《西游记》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吴承恩
101
《三国演义》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穗大战吕布
罗贯中
102
《西游记》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吴承恩
103
《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罗贯中
104
《西游记》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吴承恩
105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罗贯中
106
《西游记》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吴承恩
107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罗贯中
108
《西游记》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吴承恩
109
《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罗贯中
110
《西游记》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吴承恩
111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罗贯中
112
《西游记》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吴承恩
113
《西游记》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吴承恩
114
《西游记》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吴承恩
115
《西游记》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吴承恩
116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吴承恩
117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吴承恩
118
《西游记》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吴承恩
119
《西游记》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吴承恩
120
《西游记》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吴承恩
121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吴承恩
122
《西游记》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吴承恩
123
《西游记》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吴承恩
124
《西游记》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吴承恩
125
《西游记》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吴承恩
126
《西游记》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吴承恩
127
《西游记》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吴承恩
128
《西游记》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吴承恩
129
《西游记》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吴承恩
130
《西游记》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旁门见月明
吴承恩
131
《西游记》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吴承恩
132
《西游记》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吴承恩
133
《西游记》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吴承恩
134
《西游记》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
吴承恩
135
《西游记》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吴承恩
136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吴承恩
137
《西游记》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吴承恩
138
《西游记》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吴承恩
139
《西游记》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吴承恩
140
《西游记》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吴承恩
141
《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吴承恩
142
《西游记》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吴承恩
143
《西游记》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吴承恩
144
《西游记》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吴承恩
145
《西游记》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吴承恩
146
《西游记》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山兜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吴承恩
147
《西游记》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吴承恩
148
《西游记》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吴承恩
149
《西游记》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吴承恩
150
《西游记》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吴承恩
151
《西游记》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吴承恩
152
《西游记》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吴承恩
153
《西游记》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吴承恩
154
《西游记》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吴承恩
155
《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吴承恩
156
《西游记》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吴承恩
157
《西游记》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吴承恩
158
《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吴承恩
159
《西游记》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吴承恩
160
《西游记》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吴承恩
161
《西游记》第六十七回 拯救驼罗禅性稳 脱离秽污道心清
吴承恩
162
《西游记》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吴承恩
163
《西游记》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间修药物 君王筵上论妖邪
吴承恩
164
《西游记》第七十回 妖魔宝放烟沙火 悟空计盗紫金铃
吴承恩
165
《西游记》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吴承恩
166
《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吴承恩
167
《西游记》第七十三回 情因旧恨生灾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吴承恩
168
《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吴承恩
169
《西游记》第七十五回 心猿钻透阴阳窍 魔王还归大道真
吴承恩
170
《西游记》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
吴承恩
171
《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
吴承恩
172
《西游记》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吴承恩
173
《西游记》第七十九回 寻洞擒妖逢老寿 当朝正主救婴儿
吴承恩
174
《西游记》第八十回 姹女育阳求配偶 心猿护主识妖邪
吴承恩
175
《西游记》第八十一回 镇海寺心猿知怪 黑松林三众寻师
吴承恩
176
《西游记》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阳 元神护道
吴承恩
177
《西游记》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 姹女还归本性
吴承恩
178
《西游记》第八十四回 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
吴承恩
179
《西游记》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计吞禅
吴承恩
180
《西游记》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吴承恩
181
《西游记》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吴承恩
182
《西游记》第八十八回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母授门人
吴承恩
183
《西游记》第八十九回 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金木土计闹豹头山
吴承恩
184
《西游记》第九十回 师狮授受同归一 盗道缠禅静九灵
吴承恩
185
《西游记》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吴承恩
186
《西游记》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吴承恩
187
《西游记》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吴承恩
188
《西游记》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乐御花园 一怪空怀情欲喜
吴承恩
189
《西游记》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
吴承恩
190
《西游记》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吴承恩
191
《西游记》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护遭魔蛰 圣显幽魂救本原
吴承恩
192
《西游记》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吴承恩
193
《西游记》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刬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吴承恩
194
《西游记》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吴承恩
195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佚名
196
山海经《精卫填海》
佚名
197
小学课文版《古人谈读书》
佚名
198
大学之道
佚名
199
太上老君内观经
佚名
200
太上老君枕中经
佚名
201
张伯端《悟真篇》
张伯端
202
太上感应篇
佚名
203
金刚经
佚名
204
心经
佚名
205
楞严咒
佚名
206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佚名
207
洪应明《菜根谭·修身》
佚名
208
围炉夜话
佚名
209
《小窗幽记·集醒第一》
佚名
210
增广贤文·上卷
佚名
211
大学
佚名
212
中庸
佚名
213
张仲景《伤寒论》条目版
张仲景
214
洪应明《菜根谭·应酬》
佚名
215
洪应明《菜根谭·评议》
佚名
216
洪应明《菜根谭·闲适》
佚名
217
洪应明《菜根谭·概论》
佚名
218
张仲景《金匮要略》条目版
张仲景
219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
佚名
220
庄子《庖丁解牛》
佚名
221
药性赋·寒性药
佚名
222
司马迁《鸿门宴》
佚名
223
《诗经·周南·芣苢》
佚名
224
杨万里《插秧歌》
杨万里
225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佚名
226
荀子《劝学》(节选)
佚名
227
黄庭经
佚名
228
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
佚名
229
《诗经·邶风·静女》
佚名
230
太乙金华宗旨·第一章·天心
佚名
231
雷祖宝诰
佚名
232
大金光咒
佚名
233
太乙金光咒
佚名
234
金光咒
佚名
235
天蓬神咒
佚名
236
《论语十二章》
佚名
237
荀子《劝学》(节选)
佚名
238
司马迁《屈原列传》(节选)
佚名
239
老子《老子·八章》
老子
240
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季氏将伐颛臾》
佚名
241
《大学之道》
佚名
242
《中庸节选》
佚名
243
《古代文论选段》
佚名
244
屈原《离骚》(节选)
佚名
245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佚名
246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佚名
247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佚名
248
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佚名
249
庄周《庖丁解牛》
佚名
250
诗经《采薇(节选)》
251
论语·学而第一
孔子
252
论语·为政第二
孔子
253
论语·八佾第三
孔子
254
论语·里仁第四
孔子
255
论语·公冶长第五
孔子
256
论语·雍也第六
孔子
257
论语十二章(高中课文)
孔子
258
论语·述而第七
孔子
259
论语·泰伯第八
孔子
260
论语·子罕第九
孔子
261
论语·乡党第十
孔子
262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263
王实甫《长亭送别》
王实甫
264
周恩来《无题·大江歌罢掉头东》
针灸大成·玉龙歌(杨氏注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