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安州裴长史书
李白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白人焉,非天地也,安得不言而知乎?
敢剖心析肝,论举身之事,便当谈笔,以明其心。
而粗陈其大纲,一快愤懑,惟君侯察焉。
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
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
少长江汉,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轩辕以来,颇得闻矣。
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迄于今三十春矣。
以为士生则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
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南穷苍梧,东涉溟海。
见乡人相如大夸云梦之事,云楚有七泽,遂来观焉。
而许相公家见招,妻以孙女,便憩于此,至移三霜焉。
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又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禫服恸哭,若丧天伦。
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
行路间者,悉皆伤心。
猛虎前临,坚守不动。
遂权殡于湖侧,便之金陵。
数年来观,筋骨尚在。
白雪泣持刃,躬申洗削。
裹骨徒步,负之而趋。
寝兴携持,无辍身手。
遂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
故乡路遥,魂魄无主,礼以迁窆,式昭明情。
此则是白存交重义也。
又昔与逸人东严子隐于岷山之阳,白巢居数年,不迹城市。
养奇禽千计。
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
广汉太守闻而异之,诣庐亲睹,因举二以有道,并不起。
此白养高忘机,不屈之迹也。
又前礼部尚书苏公出为益州长史,白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礼。
因谓群寮曰:“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
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
四海明识,具知此谈。
前此郡督马公,朝野豪彦,一见礼,许为奇才。
因谓长史李京之曰:“诸人之文,犹山无烟霞,春无草树。
李白之文,清雄奔放,名章俊语,络绎间起,光明洞澈,句句动人”。
此则故交元丹,亲接斯议。
若苏、马二公愚人也,复何足尽陈?
倘贤贤也,白有可尚。
夫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是知才难不可多得。
白,野人也,颇工于文,惟君侯顾之,无按剑也。
伏惟君侯,贵而且贤,鹰扬虎视,齿若编贝,肤如凝脂,昭昭乎若玉山上行,朗然映人也。
而高义重诺,名飞天京,四方诸侯,闻风暗许。
倚剑慷慨,气干虹霓。
月费千金,日宴群客。
出跃骏马,入罗红颜。
所在之处,宾朋成市。
故时节歌曰:“宾朋何喧喧,日夜裴公门。
愿得裴公之一言,不须驱马将华轩”。
白不知君侯何以得此声于壤之间,岂不由重诺好贤,谦以得也?
而晚节改操,栖情翰林,天才超然,度越作者。
屈佐国,时惟清哉。
棱威雄雄,下慑群物。
白窃慕高义,已经十年。
云山间之,造谒无路。
今也运会,得趋未尘,承颜接辞,八九度矣。
常欲一雪心迹,崎岖未便。
何图谤詈忽生,众口攒毁,将欲投杼下客,震于严威。
然自明无辜,何忧悔吝!
孔子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过此三者,鬼神不害。
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
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
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昔王东海问犯夜者曰:“何所从来?”
答曰:“从师受学,不觉日晚”。
王曰:“吾岂可鞭挞宁越以立威名?”
想君侯通人,必不尔也。
愿君侯惠以大遇,洞天心颜,终乎前恩,再辱英眄。
白必能使精诚动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
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遂之长途,白既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
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
背景切换
译文切换
拼音切换
添加到听单
评论 0
0:00 0:00
列表循环
快退15秒
上一首
下一首
快进15秒
播放列表
播放列表

我的收藏
浏览历史
唐文
李白
1
佚名《上官婉儿墓志铭》
佚名
2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
王勃
3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4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魏征
5
孙思邈《大医精诚》
孙思邈
6
李延寿《人有负盐负薪者》
李延寿
7
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
骆宾王
8
孙过庭《书谱》
孙过庭
9
王勃《檄英王鸡》
王勃
10
张说《大唐西域记序》
张说
11
张说《钱本草》
张说
12
吴兢《唐太宗吞蝗》
吴兢
13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14
李白《与韩荆州书》
李白
15
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
李白
16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李白
17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
18
颜真卿《祭侄文稿(无涂改版)》
颜真卿
19
岑勋《多宝塔碑》
岑勋
20
李华《吊古战场文》
李华
21
沈既济《枕中记》
沈既济
22
韩愈《送穷文》
韩愈
23
韩愈《师说》
韩愈
24
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25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韩愈
26
韩愈《讳辩》
韩愈
27
韩愈《获麟解》
韩愈
28
韩愈《祭鳄鱼文》
韩愈
29
韩愈《祭十二郎文》
韩愈
30
韩愈《进学解》
韩愈
31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32
韩愈《龙说》
韩愈
33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34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愈
35
韩愈《送孟东野序》
韩愈
36
韩愈《送石处士序》
韩愈
37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
38
韩愈《送杨少尹序》
韩愈
39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
韩愈
40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韩愈
41
韩愈《与陈给事书》
韩愈
42
韩愈《与于襄阳书》
韩愈
43
韩愈《原道》
韩愈
44
韩愈《原毁》
韩愈
45
韩愈《争臣论》
韩愈
46
韩愈《马说》
韩愈
47
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
韩愈
48
韩愈《伯夷颂》
韩愈
49
韩愈《答李翊书》
韩愈
50
韩愈《祭柳子厚文》
韩愈
51
韩愈《马说》
韩愈
52
韩愈《读荀》
韩愈
53
刘禹锡《陋室铭》
刘禹锡
54
白居易《冷泉亭记》
白居易
55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56
白居易《醉吟先生传》
白居易
57
白居易《与元九书》
白居易
58
白居易《荔枝图序》
白居易
59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60
柳宗元《捕蛇者说》
柳宗元
61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柳宗元
62
柳宗元《箕子碑》
柳宗元
63
柳宗元《桐叶封弟辨》
柳宗元
64
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柳宗元
65
柳宗元《愚溪诗序》
柳宗元
66
柳宗元《小石潭记》
柳宗元
67
柳宗元《封建论》
柳宗元
68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69
柳宗元《童区寄传》
柳宗元
70
柳宗元《永某氏之鼠》
柳宗元
71
柳宗元《临江之麋》
柳宗元
72
柳宗元《三戒》
柳宗元
73
柳宗元《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柳宗元
74
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柳宗元
75
柳宗元《驳复仇议》
柳宗元
76
柳宗元《吊屈原文》
柳宗元
77
柳宗元《愚溪对》
柳宗元
78
柳宗元《捕蛇者说》
柳宗元
79
柳宗元《黔之驴》
柳宗元
80
柳宗元《永州八记》
柳宗元
81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82
韦绚《推敲》
韦绚
83
李商隐《李贺小传》
李商隐
84
罗隐《英雄之言》
罗隐
85
罗隐《越妇言》
罗隐
上安州裴长史书 -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