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材论》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                    
                                     
       
                        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                    
                                     
       
                        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何也?                    
                                     
       
                        是有三蔽焉。                    
                                     
       
                        其敢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终身无天下之患,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故偃然肆吾之志,而卒入于败乱危辱,此一蔽也。                    
                                     
       
                        又或以谓吾之爵禄贵富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是否可以坐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者,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                    
                                     
       
                        又或不求所以养育取用之道,而諰諰然以为天下实无材,则亦卒入于败乱危辱而已,此亦一蔽也。                    
                                     
       
                        此三蔽者,其为患则同。                    
                                     
       
                        然而,用心非不善,而犹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                    
                                     
       
                        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                    
                                     
       
                        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者也。                    
                                     
       
                        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                    
                                     
       
                        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实而不可见者也。”                    
                                     
       
                        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厩也。                    
                                     
       
                        驽骥杂处,其所以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                    
                                     
       
                        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                    
                                     
       
                        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 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褭与驽骀别矣。                    
                                     
       
                        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                    
                                     
       
                        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夫南越之修簳,镞以百炼之精金,羽以秋鹗之劲翮,加强驽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虽有犀兕之捍,无不立穿而死者。                    
                                     
       
                        此天下之利器,而决胜觌武之所宝也。                    
                                     
       
                        然而不知其所宜用,而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也。                    
                                     
       
                        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桀智,而用之不得其方,亦若此矣。                    
                                     
       
                        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铢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焉。                    
                                     
       
                        其如是,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者乎?                    
                                     
       
                        呜呼!                    
                                     
       
                        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坐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                    
                                     
       
                        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                    
                                     
       
                        如能用天下之材,则能复先王之法度。                    
                                     
       
                        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                    
                                     
       
                        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噫!                    
                                     
       
                        今天下盖尝患无材。                    
                                     
       
                        吾闻之,六国合从,而辩说之材出                    
                                     
       
                        刘、项并世,而筹划战斗之徒起                    
                                     
       
                        唐太宗欲治,而谟谋谏诤之佐来。                    
                                     
       
                        此数辈者,方此数君未出之时,盖未尝有也。                    
                                     
       
                        人君苟欲之,斯至矣。                    
                                     
       
                        今亦患上之不求之、不用之耳。                    
                                     
       
                        天下之广,人物之众,而曰果无材可用者,吾不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