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妣事略
归有光
先妣事略,归有光,明代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二十一日生。
年十六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
期而生有光
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
逾年,生淑顺
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
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
外祖讳行,太学生。
母何氏,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
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
入城则缉纑,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户内洒然。
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
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卒,母何孺人亦卒。
周氏家有羊狗之痾。
舅母卒,四姨归顾氏,又卒。
死三十人而定,惟外祖与二舅存。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
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痛哉!
背景切换
译文切换
拼音切换
添加到听单
评论 0
0:00 0:00
列表循环
快退15秒
上一首
下一首
快进15秒
播放列表
播放列表

我的收藏
浏览历史
明文
归有光
1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2
宋濂《猿子》
宋濂
3
刘基《司马季主论卜》
刘基
4
刘基《楚人养狙》
刘基
5
刘基《工之侨献琴》
刘基
6
郁离子《乞猫》
刘基
7
刘基《若石之死》
刘基
8
刘基《松风阁记》
刘基
9
高启《送虚白上人序》
高启
10
高启《游灵岩记》
高启
11
高启《书博鸡者事》
高启
12
方孝孺《深虑论》
方孝孺
13
方孝孺《豫让论》
方孝孺
14
方孝孺《蚊对》
方孝孺
15
王翱《王翱秉公》
王翱
16
沈周《记雪月之观》
沈周
17
沈周《听蕉记》
沈周
18
王鏊《亲政篇》
19
王守仁《象祠记》
王守仁
20
王守仁《瘗旅文》
王守仁
21
传习录·徐爱录
王守仁
22
王守仁《稽山书院尊经阁记》
王守仁
23
王守仁《观德亭记》
王守仁
24
张潮《二鹊救友》
张潮
25
归有光《寒花葬志》
归有光
26
归有光《项脊轩志》
归有光
27
归有光《沧浪亭记》
归有光
28
归有光《吴山图记》
归有光
29
归有光《先妣事略》
归有光
30
归有光《项脊轩志》
归有光
31
归有光《归程小记》
归有光
32
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
33
茅坤《青霞先生文集序》
茅坤
34
海瑞《治安疏》
海瑞
35
张居正《驭人经》
张居正
36
李贽《童心说》
李贽
37
李贽《非有先生论》
李贽
38
袁了凡《了凡四训·立命之学》
袁了凡
39
袁了凡《了凡四训·改过之法》
袁了凡
40
袁了凡《了凡四训·积善之方》
袁了凡
41
袁了凡《了凡四训·德谦之效》
袁了凡
42
李桢《六国论》
李桢
43
江盈科《庸医治驼》
江盈科
44
袁宏道《虎丘记》
袁宏道
45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袁宏道
46
袁宏道《徐文长传》
袁宏道
47
袁宏道《天目》
袁宏道
48
袁宏道《雨后游六桥记》
袁宏道
49
袁宏道《满井游记》
袁宏道
50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袁中道
51
杨涟《狱中血书》
杨涟
52
钟惺《夏梅说》
钟惺
53
冯梦龙《欧阳晔破案》
冯梦龙
54
冯梦龙《砚眼》
冯梦龙
55
魏学洢《核舟记》
魏学洢
56
张岱《湖心亭看雪》
张岱
57
张岱《自为墓志铭》
张岱
58
张岱《白洋潮》
张岱
59
张岱《龙山雪》
张岱
60
张岱《柳敬亭说书》
张岱
61
张岱《金山夜戏》
张岱
62
张岱《陶庵梦忆序》
张岱
63
张溥《五人墓碑记》
张溥
64
黄宗羲《过云木冰记》
黄宗羲
65
张煌言《奇零草序》
张煌言
66
魏禧《大铁椎传》
魏禧
先妣事略 - 归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