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师晋师灭夏阳  
谷梁赤[先秦]
极简播放旋转图片
诵读客栈,风轻云淡 songduke.com

 
18
0       分享    收藏
Random Article Link
小字 中字 大字
关闭
先秦史传
支付订单
打赏6
6.00
微信支付
确定支付 6.00
先秦史传谷梁赤
虞师晋师灭夏阳
谷梁赤[先秦]
拼音 译文 音对译 生成图片 字数:347
  非国而曰灭,重夏阳也。虞无师,其曰师,何也?以其先晋,不可以不言师也。其先晋何也?为主乎灭夏阳也。


  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灭夏阳而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如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厩,而置之外厩也。”


  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达心则其言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


  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


  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顶部
向上
向下
底部

创作背景、简介

  前658年(鲁僖公二年),晋献公准备伐虢。虞国地处晋、虢之间,若绕道则受阻于中条山。献公听从荀息之计,以重礼贿虞君,借道伐虢。虞、虢都是小国,虞贤臣宫之奇看出晋国居心不良,有各个击破、一箭双雕的用意,劝谏虞君不要上当。虞君不但不听,而且自告奋勇愿出兵开路打头阵,帮助晋国攻下了虢邑夏阳。这以后的事,《谷梁传》所述与《左传》有点不同。《谷梁传》以为晋国当年就灭了虢国,五年以后又灭虞。《左传》则以为晋拿下下阳(即夏阳)以后仅作为据点,未即灭虢。三年以后,晋师再次假道虞国,挥军南下,灭了虢国,还师途中把虞国也灭了。虞君终于做了俘虏。


译文

  不是国家却记载为“灭”,是因为重视夏阳。虞国没有出兵,却记载为“师”,为什么呢?因为虞国先于晋国(同意借道),不能不说“师”啊。它先于晋国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灭掉夏阳的主谋啊。


  夏阳,是虞国、虢国的要塞城邑。灭掉夏阳,虞国、虢国就会被攻取了。虞国为什么是灭掉夏阳的主谋呢?晋献公想要攻打虢国,荀息说:“您为什么不用屈地出产的良马、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国借道呢?”献公说:“这些是晋国的宝物啊。如果(虞国)接受了我的礼物却不借道给我,那该怎么办?”荀息说:“这是小国用来侍奉大国的道理。它不借道给我们,必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如果接受了我们的礼物并借道给我们,那么这就像是我们从内府取出(宝物),而藏到外府;从内马房取出(良马),而放到外马房啊。”


  献公说:“宫之奇还在(虞国),必定不会让(这事)成的。”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心思通达却性情怯懦,又从小和虞君一起长大。心思通达,那么他的言辞就简略;性情怯懦,就不能极力劝谏;从小和君主一起长大,那么君主就会轻视他。况且那些宝物就在眼前(诱人),而祸患却在一个国家灭亡之后,这只有中等以上智慧的人才能考虑到。我料想虞君是中等以下智慧的人。”


  献公于是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谏说:“晋国的使者,言辞谦卑而礼物贵重,必定对虞国不利。”虞公不听,于是接受了晋国的礼物,借给了它道路。宫之奇又劝谏说:“俗话说:‘嘴唇没了,牙齿就会受寒。’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宫之奇)带着妻子儿女逃到了曹国。


  晋献公灭掉虢国,五年后攻取了虞国。荀息牵着马、拿着玉璧走上前说:“玉璧还是原来那样,而马的年龄却增长了啊。”


注释

虞:周文王时就已建立的姬姓小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

晋:西周始封姬姓国,晋献公时都于绛(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

师:可泛指军队,也可专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荀子·礼论》:“师旅有制。”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下面传文说“虞无师”,就是专指二千五百人的军队编制。

夏阳:虢邑,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约三十五里。《左传》作下阳,因另有上阳,以作下阳为是。夏、下同音通假。

虢:周初始封姬姓国,有东、西、北虢之分,东虢、西虢已先亡于郑、秦。晋献公所伐为北虢,占地当今河南三门峡和山西平陆一带,建都上阳(今河南陕县李家窑村)。

举:攻克,占领。

晋献公(?——前651):名诡诸,晋武公之子,在位二十六年。在此期间伐灭了周围一些小国,为其子晋文公称霸打下了基础。据《史记·晋世家》,晋献公伐虢的借口是虢国在晋国内乱中支持了他先君的政敌。

荀息(?——前651):晋献公最亲信的大夫,食邑于荀,亦称荀叔。献公病危时以荀息为相托以国政,献公死后在宫廷政变中为里克所杀。

屈:即北屈,晋地名,在今山西省吉县东北。

乘(shèng):古以一车四马称为一乘。这里专指马。

垂棘:晋地名,在今山西省潞城县北。

府:古时国家收藏财物、文书的地方。

宫之奇:虞大夫,刘向《说苑·尊贤》说:“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死不寐。”

曹:西周始封姬姓国,都陶丘(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

马齿:马每岁增生一齿。

加长(zhǎng):增添。


简析

  这篇文章用简练的语言述评了晋国灭亡虞国、虢国的历史事件,深刻地说明了“唇亡齿寒”的道理。此文通过对话和行动,展现了荀息的智谋和虞公的短视。荀息准确判断了虞君的性格和弱点,利用珍宝作为诱饵,成功实现了借道伐虢的目的;而虞公则因贪图财宝,忽视宫之奇的忠言,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编辑于:2025-08-02 23:57:51
听听别的 ×

收起评论区 (0条评论)
请点击 登录 后评论
如未显示登录状态,点此 刷新 页面
上一页
下一页
00:00 · 00:00   ·  录制于:2025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