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吴文英[宋代]
极简播放旋转图片
在诵读客栈,与古人畅谈 songduke.com

 
7
0       分享    收藏
Random Article Link
小字 中字 大字
关闭
宋词
支付订单
打赏6
6.00
微信支付
确定支付 6.00
宋词吴文英
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
吴文英[宋代]
拼音 译文 音对译 生成图片 字数:97
县花谁葺。记满庭燕麦,朱扉斜阖。妙手作新,公馆青红晓云湿。天际疏星趁马,帘昼隙、冰弦三叠。尽换却、吴水吴烟,桃李靓春靥。


风急。送帆叶。正雁水夜清,卧虹平帖。软红路接。涂粉闱深早催入。怀暖天香宴果,花队簇、轻轩银蜡。更问讯、湖上柳,两堤翠匝。

顶部
向上
向下
底部

创作背景、简介

  《学校门》:“吴县学,嘉熙四年(1240年)知县魏庭玉、主学孔晔始为修葺。”《苏州府卢志》:“淳祐三年(1243年)魏庭玉重修饰,尤为壮丽”。知魏庭玉任吴县在嘉熙四年(1240年)前,其解组在淳祐三年后。又知县厅东有勤清堂,魏庭玉建,故词有“妙手作新,公馆青红”语。又据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淳祐三年秋冬之交,梦窗即去职迁杭。……其送句滨所作词,玩柳堤‘翠匝’,‘雁水夜清’句,其在夏秋之际乎?”知此词是魏庭玉从吴县县令任上离职时吴文英所作的饯别词,创作时间在淳祐三年后。


译文

县中的繁花谁来修葺?记得满庭院野麦丛生,红漆的门扇斜斜闭合。能工巧匠翻新(公馆),清晨的云雾沾湿了公馆青红的新彩。天边疏落的星辰伴着马蹄声(远去),白日的帘隙间,琴弦奏响三叠清曲。全然换了从前模样——吴地的流水、吴地的云烟,桃李绽放如明媚的春容。


风声急促。送别扬帆的船叶。正值秋夜雁掠清水,月色清朗,如卧虹般的长桥平贴水面。繁华的道路相连。涂饰粉墙的闱院幽深,早早催促(人)进入。怀中暖着宫廷宴上的香果,花队簇拥着轻车与银烛。再问候湖上的柳树,两岸翠色环绕如匝。


注释

⑴暗香:本姜夔自度曲,作“仙吕宫”。其小序云:“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援简索句,且徵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见《白石道人歌曲》卷四)后张炎用咏荷花荷叶,更名“红情”“绿意”。双调,九十七字,前片九句五仄韵,后片十句七仄韵,例用入声部韵。前片第五字,后片第六字,皆领格字,宜用去声。吴文英此首词亦仿姜词用入声部韵,只是用韵较宽,占十五、十七、十八、十九四部韵。  

⑵魏句滨:即魏庭玉。《阳春白雪》集:魏句滨,名庭玉。《苏州府志》:吴令魏庭玉,宛陵人(今安徽宣城),嘉熙四年任。又《宁国志》:句滨在府城东,此是以其人籍贯称之。解组:去官。韦应物诗:“解组傲园林”可证之。

⑶帘昼:一本作“画帘”。

⑷轻:一本作“轾”。银蜡:一本作“烛”。 

⑸帀:同“匝”。


简析

  《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是一首饯别词。此词上片赞扬魏庭玉治吴县有功;下片祝愿魏庭玉能上调京城,再次从政,抒发惜别之情。这首词时空变化快,虽脉络井井,然用潜气内转法,不用或少用过渡词语,多化用典故造新词,具有摇曳绰约的风姿。


赏析

  发端“县花谁聋”一韵,以设问句开篇,引人注目,言县令魏庭玉到职后县衙修葺一新。词题为“送”,却先从“到”入手。此为逆笔。“记满庭燕麦”一韵,化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典,逆笔写魏庭玉来之前,县内荒芜,衙门颓坏。“朱扉斜阖”言县衙门颓毁关闭。“妙手作新”一韵,又转笔写到魏庭玉来后,赞其将县衙修葺一新,真是“妙手”。“青红晓云”言油饰如晨霞,扣住此韵中的“新”字,与原来的“朱扉斜阖”反衬,此中暗寓了政绩。“湿”字写油饰未干,表明时间短暂;接着一个转笔,写到“天际疏星趁马”一韵,言眼前魏庭玉解去官印,大家为其设宴弹清弦,唱阳关三叠曲,为其饯别送行。“天际疏星趁马”化用魏时容城令徐路占卜的故事。驿马星应夜间流转,词中却言其白昼穿帘而过,此为反常。此喻魏庭玉有政绩反而解去官印,实在令人不解。“尽换却”一韵,逆笔写到魏庭玉在吴县的政绩,承“妙手作新”而展开,言其使吴县地区桃李竞放、一派春色。“吴”字连用二个。表现吴县处处。“水”“烟”写江南吴县的春日景色。与“桃李靓春靥”呼应。“靓春靥”以拟人法,形容吴县春色之浓犹如女子修饰得很美的笑脸。这里的春色满园,比喻魏庭玉的政绩可嘉。


  下片,写其去官返乡。“风急”一韵,祝其返乡时一路顺风。“正雁水夜清”二韵,描绘水路之景,设想出发时,正是秋水清澈,彩桥映照,秋花满路。“卧虹平帖”不仅修饰彩桥平稳,而且侧写出秋水的清澈明净、汤汤溢满。“涂粉闱深早催入”一韵,从眼前尚未出发,设想到不久返乡时的情景。“涂粉”句,写其回家后,闺中妻子打扮得整整齐齐,早早地等其回来,“怀暖”句,写妻子以鲜花、美景为其设宴接风,使其心怀感到温暖。“花队簇”一句,写乡亲们也都热烈地欢迎其返乡。“更问讯”一韵,又转笔写到眼前送别。但以景语出之,言两堤垂柳蓊郁环绕,摇曳多情,频频问候,依依不舍,此以景结情,余音袅袅。


  此词结构颇具特色,时空变化快,虽脉络井井,然用潜气内转法,不用或少用过渡词语,故有“不过是一些破碎的美丽辞句,决不能成为整个的情绪之流的文艺作品。”(胡云翼《宋词研究》)之讥。但细加分析并非如此。首韵写魏庭玉来任后的修葺一新。二韵,逆笔写魏庭玉来之前的县内荒芜景象。三韵,又转笔写到魏庭玉来后“妙手作春”面貌一新。四韵,再转笔写到眼前被解官,众人为其送行。五韵,又逆笔写其来吴县后的政绩如“桃李靓春靥”,暗示出将其解官去印之不当。过片,六韵,转笔,祝其一路顺风,归返乡里。七韵八韵,想像其走后路上风光。九韵,想像魏庭玉回乡后的情景,十韵,转笔,又回到眼前,写送别。


  此外,化用典故造新词多,如“县花”化用庾信《春赋》典,由栽桃种李,转为修葺县门。“燕麦”用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引》典,表达荒芜之意。“疏星趁马”反用魏人徐路典故,但此典用得较冷僻,人不易晓。另外代字多,如“雁水”代秋水,“卧虹”代桥,“冰弦”代清音等等。


编辑于:2025-08-03 08:58:56
听听别的 ×

收起评论区 (0条评论)
请点击 登录 后评论
如未显示登录状态,点此 刷新 页面
上一页
下一页
00:00 · 00:00   ·  录制于:2025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