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
拼音
译文
音对译
生成图片
字数:49
似雾中花,似风前雪,似雨余云。本自无情,点萍成绿,却又多情。
西湖南陌东城,甚管定、年年送春。薄幸东风,薄情游子,薄命佳人。
sì wù zhōng huā sì fēng qián xuě sì yǔ yú yún běn zì wú qíng diǎn píng chéng lǜ què yòu duō qíng
xī hú nán mò dōng chéng shèn guǎn dìng nián nián sòng chūn bó xìng dōng fēng bó qíng yóu zǐ bó mìng jiā rén
周晋《柳梢青·杨花》
zhōu jìn liǔ shāo chūn · yáng huā
1
00:00:00,000 --> 00:00:09,533
周晋《柳梢青·杨花》
2
00:00:09,533 --> 00:00:19,400
似雾中花,似风前雪,似雨余云。
3
00:00:19,400 --> 00:00:28,266
本自无情,点萍成绿,却又多情。
4
00:00:28,266 --> 00:00:40,933
西湖南陌东城,甚管定、年年送春。
5
00:00:40,933 --> 00:00:51,033
薄幸东风,薄情游子,薄命佳人。
似雾中花,似风前雪,似雨余云。本自无情,点萍成绿,却又多情。
像雾中的花,像风前的雪,像雨后的云。本来是没有情意的,点染浮萍使它变绿,却又像是饱含深情。
西湖南陌东城,甚管定、年年送春。薄幸东风,薄情游子,薄命佳人。
西湖边、城南的小路、城东的地方,它偏偏掌管着,年年送别春天。薄情的东风,薄情的游子,薄命的佳人。
像雾中的花,像风前的雪,像雨后的云。本来是没有情意的,点染浮萍使它变绿,却又像是饱含深情。
西湖边、城南的小路、城东的地方,它偏偏掌管着,年年送别春天。薄情的东风,薄情的游子,薄命的佳人。
似雾中花,似风前雪,似雨余云。本自无情,点萍成绿,却又多情。
西湖南陌东城,甚管定、年年送春。薄幸东风,薄情游子,薄命佳人。
顶部
向上
向下
底部
赏析
周晋的这首杨花词直以柳絮为描写对象,新清可爱,流畅蕴藉。
词章一开始就连用三个比喻状写柳絮的形态:“似雾中花”,形容其朦胧缥缈;“似风前雪”,形容其飘逸漫卷;“似雨余云”,形容其轻柔淡远,如果说“似风前雪”还有一点袭用前人语意之嫌的话,那么另外两个比喻则完全是词人独特的想象和创造性的描写。以“雾中花”形容化物的当然很多,但以此比譬杨花的都甚为罕见。至于以“雨余云”比喻杨花的确系这位首创,而且十分贴切优美。连用三个比喻状写杨花的形态之后,词人又用“无情”与“有情”来描写它的神态:杨花无根无系,随风飘荡,看来它实在是一种无情之物,它不眷恋谁,更不执着于谁;但是它又像是很有情有义的呀,它落在浮萍上,使水面呈现一片片、一丛丛新鲜可爱的绿,在遇到它的钟情者时,它也会迸发生命的力!(按:杨花乃柳树子所带的白色绒毛,因而也叫柳绵。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以为杨花落入水中可以使水面长也浮萍。这自然是一种误解,但不失为一种美好的想象。)
下阕又从别一角度描写柳絮杨花的命运:西湖,南陌,东城……随处都可看到杨花的踪迹。造物主似乎派给它一项专职任务:年年去管给春天送行,它是送春的使者,送走了春天它也就消失得无踪无迹。它好像被春风所遗弃,又好像它遗弃了春天──它既像薄情游子,又像薄命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