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十五  
元好问 [金朝]
极简播放旋转图片
诵读客栈,且歌且叹。 songduke.com

 
12
0       分享    收藏
Random Article Link
小字 中字 大字
关闭
金诗
支付订单
打赏6
6.00
微信支付
确定支付 6.00
金诗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十五
元好问 [金朝]
拼音 译文 音对译 生成图片 字数:28
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

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

顶部
向上
向下
底部

译文

李白笔底如同“银河落九天”一样豪爽大气,何曾写作过讥嘲杜甫憔悴于饭颗山前的诗?

世间上那些东抹西涂的人,却错将斤斤计较于笔墨之间的书生习气来看待以鲁连自许的李白了。


注释

饭山:源自李白“饭颗山头逢杜甫”,用长安的饭颗山代表杜甫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

待:看待。

鲁连:指战国齐人鲁仲连,有谋但不仕,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此代指奇伟高蹈、不慕荣利者。


简析

  这首诗是赞扬李白的诗歌及其才识。李白的诗歌想落天外,气势宏大,情感激昂奔放,语言流畅自然,诗风豪迈飘逸;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杜甫在诗歌格律、炼字、奇崛等方面对后世的韩愈、孟郊、江西诗派等都有重大影响,有一定的流弊。而元好问崇尚的是雄浑自然的风格,对于刻意雕琢、苦吟等都是持反对意见的。因此,这里元好问以 “总为从前作诗苦”而“憔悴”杜甫来反衬李白笔底银河,奔流直下,一气呵成。另一方面,元好问认为李白不光文才卓异,而且也是象鲁仲连一类的人物,关注现实,有政治才能,不为官而周游各地,排难解纷。


编辑于:2025-08-21 22:55:38
听听别的 ×

收起评论区 (0条评论)
请点击 登录 后评论
如未显示登录状态,点此 刷新 页面
上一页
下一页
00:00 · 00:00   ·  录制于:202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