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晏几道[宋代]
极简播放旋转图片
来诵读客栈,听古籍拌饭 songduke.com

 
6
0       分享    收藏
Random Article Link
小字 中字 大字
关闭
宋词
支付订单
打赏6
6.00
微信支付
确定支付 6.00
宋词晏几道
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晏几道[宋代]
拼音 译文 音对译 生成图片 字数:42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顶部
向上
向下
底部

译文

二月的和煦春风轻轻吹拂到了这座美丽的碧城。成千上万条嫩绿的柳丝摇曳生姿,仿佛在热情地迎接春天的到来。它们在轻烟中舞动,在细雨中安眠,转眼间清明时节就已过去。

女孩子们在梳妆时,巧妙地模仿柳叶的形状描画眉毛;歌楼上传唱的曲子,也常借用柳枝的名字来增添风情。但即便到了晚秋时节,当霜雪降临,也请不要对柳树太过无情,因为它们也曾为我们带来过春天的美好。


注释

霜霰:霜和霰。


简析

  《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是一首咏物词。词中借咏和风细雨中盛极一时、风情万种的柳枝,塑造了虽青春年少、红极一时而终归要红颜老去、潦倒落拓的歌妓舞女形象,表达了词人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风尘女子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寄寓其自身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词借助形象上的比拟与联想,将物与人的命运浑然一体地交织一起,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赏析

  此为咏物词。词中借咏和风细雨中盛极一时、风情万种的柳枝,塑造了虽青春年少、红极一时而终归要红颜老去、潦倒落拓的歌妓舞女形象,表达了词人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风尘女子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寄寓了作者自身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词借助形象上的比拟与联想,将物与人的命运浑然一体地交织一起,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上片借柳喻人,以风流蕴藉、温馨旖旎的春风杨柳象征歌妓舞女年轻时的生活和形象。起首一句点明时令。“碧城”是丛丛柳树的形象化比喻。此句从容自而又明快轻灵,给人以和煦的春风飘然而至的感觉,而“碧城”的字面又造成重翠叠碧的视觉印象,故虽平直叙起,却有鲜明的形象感。次句“绿相迎”应上“到碧城”,不仅画出了柳枝迎风飘拂、如有情相迎的动人意态,突出了和风的化煦作用,也传出词人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景象时欣喜的心情。第三句“舞烟眠雨过清明”以概括之笔收结上片。柳枝暮春的晴烟轻霭中飘舞,暮春的霏霏丝雨中安眠,梦一般温馨的环境中度过了清明三月天。过片巧妙地以眉和柳叶将物与人联系起来。美人对镜梳妆,爱把双眉画成柳叶的形状,歌楼宴席上演唱的清歌也用柳枝作为曲名。词人巧妙地借柳叶眉、《柳枝》曲的流行来渲染柳枝的声名。结句点明主题,情深意切,希望霜霰莫打杨柳,实际上是说歌妓舞女到人老珠黄时备受摧残,寄托了词人对她们的同情。总之,此词借柳喻人,寄托了作者对不幸女子的深切同情,给读者以心灵上的震撼。


编辑于:2025-09-13 22:48:08
听听别的 ×

收起评论区 (0条评论)
请点击 登录 后评论
如未显示登录状态,点此 刷新 页面
上一页
下一页
00:00 · 00:00   ·  录制于:2025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