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淮上遇便风  
苏舜钦[宋代]
极简播放
诵读客栈,且歌且叹。 songduke.com

 
5
0       分享    收藏
Random Article Link
小字 中字 大字
关闭
宋诗
支付订单
打赏6
6.00
微信支付
确定支付 6.00
宋诗苏舜钦
和淮上遇便风
苏舜钦[宋代]
拼音 译文 音对译 生成图片 字数:28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

顶部
向上
向下
底部

创作背景、简介

  此诗是作者行舟淮上,遇顺风送舟,心情喜悦和《淮上遇便风》诗而作。


译文

清澈的淮水浩浩荡荡,好像与天河汇合同流,远风打从万里吹来,吹送着我小小的归舟。

黄昏时假如泊舟在喧闹低湿的地方,将令我忧愁,愿长风把我的行舟吹进辽阔的大海,在那儿我才能领受真正的自由。


注释

淮上遇便风:原作者不详。

浩荡清淮:清澈的淮水波涛浩荡。

天共流:看天与水交接的远处,水天一色,似乎在一起流。浩荡,形容河宽水盛。

长风:远风。

喧卑地:喧嚣低湿之地。卑地,低湿之地。卑,低。

沧溟:指水弥漫貌,常用以指大海。


简析

  《和淮上遇便风》是一首七言绝句,为和人之作。前二句以雄健的笔力描绘了清淮浩荡、流向天边的高远景象,以及万里长风吹送归舟的畅快心情,且暗用宗悫语,自抒壮阔怀抱;第三句笔锋转而描写想象之境,显示出诗人不愿身陷浊世、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心志;末句极言对自由天地的无限向往。全诗气势豪迈,表现出其奔放不羁的个性及高情远志。


赏析

  这是一首唱和之作。原诗题意不过是在淮河上航行遇到了顺风,和作好在能另辟新境,立意高远。


  首二句意境阔大,感情奔放,“浩荡”写水势盛大,“清淮”写水色澄碧,“天共流”写水天相接,因天色清明,故水天一色,舟中人视之,如水天共流。在这个雄浑的背景上,一一叶扁舟正乘长风破万里浪,驰向远方的故乡。诗人按照唱和诗的习惯,非常巧妙地以“浩荡清淮”和“风送归舟”点了题,同时抒发了顺风乘舟的快感和豪放轩昂的胸怀。


  后两句描写浪漫的想象。诗人发愁,因为晚上船不得不停泊在狭窄而吵闹的小港口。结尾笔锋一转,顿生豪情。但愿乘长风万里,破白浪滔滔,驰入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只有在这浩渺辽阔的天地中,诗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自在。全诗现实的描绘和浪漫的想象紧密结合,相辅相成,感情层层推进,一泻千里,表层流露的是乘风破浪之快意,而深层表达的则是诗人豪迈壮阔的情怀。迹其生平,诗人数次上书朝廷,于朝政无所回避,疾愤群小,屡为佞人所冤陷,其“愤懑之气,不能自平”,故有“吹入沧溟始自由”之想,意即冲破一切人为羁绊,求得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诗人就是这样借江流天地、长风万里、沧溟浩渺来抒写自己豪迈不羁,壮志凌云的自由之情。综上所析,宦海浮沉,人生苦短,诗人不管是贬官降职,流放他乡,还是为人构陷,壮志未酬,不管是路遇不平,前途凶险,还是思有郁结,心灵不展,他们都能够在观照自然,神游天地的审美愉悦中解除痛苦,超越自我。是天地山川赋予他们包容万象的博大胸怀,是江河湖海赋予他们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是自然造化赋予他们自由奔放的生命激情。


  二、四句明显具有寄托和象征意义。苏舜钦政治上倾向于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多次上书言政,反遭保守派诬陷,而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这首诗在痛快淋漓地描述顺风乘舟情景的同时,一吐胸中的不平之气,表达了对保守派群小的蔑视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显露出诗人高洁的人格和兀傲不群的个性。


编辑于:2025-11-03 18:30:41
听听别的 ×

收起评论区 (0条评论)
请点击 登录 后评论
如未显示登录状态,点此 刷新 页面
上一页
下一页
00:00 · 00:00   ·  录制于:2025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