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译文
音对译
生成图片
字数:577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
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种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
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而谈者知用其所用也。
故曰:“辞言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shuì zhě shuì zhī yě shuì zhī zhě zī zhī yě shì yán zhě jiǎ zhī yě jiǎ zhī zhě yì sǔn yě yìnɡ duì zhě lì cí yě lì cí zhě qīng lùn yě chéng yì zhě míng zhī yě míng zhī zhě fú yàn yě nán yán zhě què lùn yě què lùn zhě diào jī yě nìnɡ yán zhě chǎn ér yú zhōng yú yán zhě bó ér yú zhì píng yán zhě jué ér yú yǒng qī yán zhě quán ér yú xìn jìnɡ yán zhě fǎn ér yú shèng xiān yì chéng yù zhě chǎn yě fán zhǒng wén cí zhě bó yě cè xuǎn jìn móu zhě quán yě zòng shě bù yí zhě jué yě xiān fēn bù zú ér zhì fēi zhě fǎn yě gù kǒu zhě jī guān yě suǒ yǐ guān bì qínɡ yì yě ěr mù zhě xīn zhī zuǒ zhù yě suǒ yǐ kuī jiàn jiàn jiān xié gù yuē sān tiáo ér yìng lì dào ér dòng gù fán yán ér bú luàn áo xiáng ér bù mí biàn yì ér bù wēi zhě guān yào dé lǐ gù wú mù zhě bù kě shì yǐ wǔ sè wú ěr zhě bù kě gào yǐ wǔ yīn gù bù kě yǐ wǎng zhě wú suǒ kāi zhī yě bù kě yǐ lái zhě wú suǒ shòu zhī yě wù yǒu bù tōnɡ zhě gù bù shì yě ɡǔ rén yǒu yán yuē kǒu kě yǐ shí bù kě yǐ yán yán yǒu huì jì yě zhònɡ kǒu shuò jīn yán yǒu qū gù yě rén zhī qíng chū yán zé yù tīng jǔ shì zé yù chéng shì gù zhì zhě bù yòng qí suǒ duǎn ér yòng yú rén zhī suǒ cháng bù yòng qí suǒ zhuō ér yòng yú rén zhī suǒ gōng gù bú kùn yě yán qí yǒu lì zhě cóng qí suǒ cháng yě yán qí yǒu hài zhě bì qí suǒ duǎn yě gù jiè chóng zhī hàn yě bì yǐ jiān hòu zhē chónɡ zhī dòng yě bì yǐ dú shì gù qín shòu zhī yòng qí suǒ cháng ér tán zhě zhī yòng qí suǒ yòng yě gù yuē cí yán wǔ yuē bìng yuē yuàn yuē yōu yuē nù yuē xǐ gù yuē bìng zhě gǎn shuāi qì ér bù shén yě yuàn zhě cháng jué ér wú zhǔ yě yōu zhě bì sè ér bú xiè yě nù zhě wàng dòng ér bú zhì yě xǐ zhě xuān sàn ér wú yào yě cǐ wǔ zhě jīng zé yòng zhī lì zé xíng zhī gù yǔ zhì zhě yán yī yú bó yǔ zhuō zhě yán yī yú biàn yǔ biàn zhě yán yī yú yào yǔ guì zhě yán yī yú shì yǔ fù zhě yán yī yú gāo yǔ pín zhě yán yī yú lì yǔ jiàn zhě yán yī yú qiān yǔ yǒng zhě yán yī yú gǎn yǔ guò zhě yán yī yú ruì cǐ qí shù yě ér rén cháng fǎn zhī shì gù yǔ zhì zhě yán jiāng cǐ yǐ míng zhī yǔ bú zhì zhě yán jiāng cǐ yǐ jiào zhī ér shèn nán wéi yě gù yán duō lèi shì duō biàn gù zhōnɡ rì yán bù shī qí lèi gù shì bú luàn zhōnɡ rì biàn ér bù shī qí zhǔ gù zhì guì bú wàng tīng guì cōng zhì guì míng cí guì qí
鬼谷子·权篇
guǐ gǔ zǐ · quán piān
1
00:00:00,000 --> 00:00:03,966
鬼谷子·权篇
2
00:00:03,966 --> 00:00:06,733
说者,说之也
3
00:00:06,733 --> 00:00:09,600
说之者,资之也。
4
00:00:09,600 --> 00:00:12,300
饰言者,假之也
5
00:00:12,300 --> 00:00:15,500
假之者,益损也。
6
00:00:15,500 --> 00:00:18,366
应对者,利辞也
7
00:00:18,366 --> 00:00:21,500
利辞者,轻论也。
8
00:00:21,500 --> 00:00:24,100
成义者,明之也
9
00:00:24,100 --> 00:00:27,100
明之者,符验也。
10
00:00:27,100 --> 00:00:30,100
难言者,却论也
11
00:00:30,100 --> 00:00:33,233
却论者,钓几也。
12
00:00:33,233 --> 00:00:36,366
佞言者,谄而于忠
13
00:00:36,366 --> 00:00:39,533
谀言者,博而于智
14
00:00:39,533 --> 00:00:42,700
平言者,决而于勇
15
00:00:42,700 --> 00:00:46,000
戚言者,权而于信
16
00:00:46,000 --> 00:00:49,933
静言者,反而于胜。
17
00:00:49,933 --> 00:00:53,400
先意承欲者,谄也
18
00:00:53,400 --> 00:00:56,733
繁种文辞者,博也
19
00:00:56,733 --> 00:01:00,100
策选进谋者,权也。
20
00:01:00,100 --> 00:01:03,733
纵舍不疑者,决也
21
00:01:03,733 --> 00:01:08,700
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22
00:01:08,700 --> 00:01:14,933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
23
00:01:14,933 --> 00:01:21,366
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
24
00:01:21,366 --> 00:01:26,233
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
25
00:01:26,233 --> 00:01:36,633
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
26
00:01:36,633 --> 00:01:41,000
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
27
00:01:41,000 --> 00:01:44,700
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
28
00:01:44,700 --> 00:01:49,500
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
29
00:01:49,500 --> 00:01:53,766
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
30
00:01:53,766 --> 00:01:57,700
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
31
00:01:57,700 --> 00:02:03,366
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32
00:02:03,366 --> 00:02:06,400
言有讳忌也。
33
00:02:06,400 --> 00:02:11,566
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34
00:02:11,566 --> 00:02:17,700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
35
00:02:17,700 --> 00:02:23,933
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
36
00:02:23,933 --> 00:02:30,966
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
37
00:02:30,966 --> 00:02:34,766
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
38
00:02:34,766 --> 00:02:38,933
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
39
00:02:38,933 --> 00:02:43,533
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
40
00:02:43,533 --> 00:02:46,900
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
41
00:02:46,900 --> 00:02:54,700
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而谈者知用其所用也。
42
00:02:54,700 --> 00:03:03,233
故曰:“辞言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
43
00:03:03,233 --> 00:03:08,433
故曰:“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
44
00:03:08,433 --> 00:03:12,533
怨者,肠绝而无主也
45
00:03:12,533 --> 00:03:16,200
忧者,闭塞而不泄也
46
00:03:16,200 --> 00:03:19,966
怒者,妄动而不治也
47
00:03:19,966 --> 00:03:24,300
喜者,宣散而无要也。”
48
00:03:24,300 --> 00:03:29,966
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49
00:03:29,966 --> 00:03:32,933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
50
00:03:32,933 --> 00:03:35,966
与拙者言,依于辩
51
00:03:35,966 --> 00:03:38,900
与辩者言,依于要
52
00:03:38,900 --> 00:03:42,366
与贵者言,依于势
53
00:03:42,366 --> 00:03:45,166
与富者言,依于高
54
00:03:45,166 --> 00:03:48,366
与贫者言,依于利
55
00:03:48,366 --> 00:03:51,233
与贱者言,依于谦
56
00:03:51,233 --> 00:03:54,566
与勇者言,依于敢
57
00:03:54,566 --> 00:04:02,133
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58
00:04:02,133 --> 00:04:06,833
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
59
00:04:06,833 --> 00:04:14,000
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
60
00:04:14,000 --> 00:04:17,533
故言多类,事多变。
61
00:04:17,533 --> 00:04:22,766
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
62
00:04:22,766 --> 00:04:32,666
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
所谓“说”,就是游说对方;对人进行游说的目的,就是说服人啊。修饰言辞,是为了借助言语打动对方;借助言语打动对方,就要再三斟酌、适当取舍。回答他人的问话,要会用外交辞令;所谓机变的外交辞令是一种轻俏的言辞。具有正义与真理价值的言论,必须要阐明真伪;而阐明真伪,就是要验证是否正确。责难对方的言辞,是反对对方的论调;持这种论调时,是要诱出对方心中的机密。说着一些奸佞之话的人,是为了取悦于对方以求忠诚;说着奉承话的人,会因吹捧对方显示自己聪慧多智;说着一些平实之话的人,由于果决而显得勇敢;说忧戚话的人,由于握着权,而显得有信用;而说稳重话的人,却由于能反抗而胜利。
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种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用华美的词藻来鼓吹欲望者,就是谄媚;使用复杂的词藻者,就是广博;用夸大与吹嘘来进献谋略,博取上司欢心的人,就是揽权者。前后进退而不犹疑者,就是果决的人;自已不对而又指责他人过错的就是反抗者。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
一般说来,“口”是人体的机关,用它来封锁、宣传信息。耳目,就是心的辅助,可以用来窥察间隙发现奸邪。所以说,只要口、耳、目三者相互呼应,就会走向成功。一般说来,虽有繁琐的语言却并不纷乱,纵横驰骋却不迷惑,虽有局势的变化并不危险,就是要抓住事物要领,看清事物本质。
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由此可知,对于失明的人,没有必要拿五色给他们看;同理,对于失聪的人,没必要让他们听五音。所以不可以去的地方,不必让他们去;不可以来的人,也没有必要接受他们。有些行不通的事,就不要办。古人有言,说:“嘴可以用来吃饭,却不能胡乱说话。”说的是讲话是有忌讳的。警惕人言可畏,那是可以把事实歪曲的。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而谈者知用其所用也。
人之常情,只要自己说出话,就希望有人听,只要做事就希望能够成功。所以,智者总是不用自己的短处,而是采用愚者的长处;不用自己的愚拙而用愚人的工巧,这样就使自己永远不会陷于窘迫。说到事物有利的一面,就要发挥其长处;说到事物有害的一面,就要回避它的短处。因而,甲虫防御天敌,是用其坚硬的甲壳;而毒虫攻击对方,一定用那有毒的尖刺。连动物禽兽都知道发扬自己的长处,游说之士更应该懂得发挥自己的长处。
故曰:“辞言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所以说,在外交辞令中有五种情况:一是病态之言;二是幽怨之言;三是忧郁之言;四是愤怒之言;五是喜悦之言。一般地说来,病态之言是中气衰弱,说话没精神;幽怨之言是伤心痛苦,心神无主;忧郁之言是心情郁结,不能畅言;愤怒之言是轻举妄动,不能控制自己的话;所谓喜悦之言是说话自由散漫,没有重点。以上这五种外交辞令,精要者可以使用,有利者可以付之实行。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所以与智者谈话,就要以渊博为原则;与拙者说话,要以强辩为原则;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鼓吹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雅潇洒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的人谈话,要以果敢为原则;与上进者谈话,要以锐意进取为原则,这些都是与人谈话的原则,然而不少人却常常背道而驰。
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所以,与聪明人谈话时,就要让他明了这些方法;与笨人谈话时,就要把这些方法教给他,然而事实上很难作到。所以说谈话有各种方法,所论事情会不断变化。(掌握这些)终日谈论,也不会把事情搞乱。事情不断变化,也不会失其原则,故就智者而言重要的是要不乱不虚,听话善辨真伪,聪颖则善断是非,出言要变化莫测。
所谓“说”,就是游说对方;对人进行游说的目的,就是说服人啊。修饰言辞,是为了借助言语打动对方;借助言语打动对方,就要再三斟酌、适当取舍。回答他人的问话,要会用外交辞令;所谓机变的外交辞令是一种轻俏的言辞。具有正义与真理价值的言论,必须要阐明真伪;而阐明真伪,就是要验证是否正确。责难对方的言辞,是反对对方的论调;持这种论调时,是要诱出对方心中的机密。说着一些奸佞之话的人,是为了取悦于对方以求忠诚;说着奉承话的人,会因吹捧对方显示自己聪慧多智;说着一些平实之话的人,由于果决而显得勇敢;说忧戚话的人,由于握着权,而显得有信用;而说稳重话的人,却由于能反抗而胜利。
用华美的词藻来鼓吹欲望者,就是谄媚;使用复杂的词藻者,就是广博;用夸大与吹嘘来进献谋略,博取上司欢心的人,就是揽权者。前后进退而不犹疑者,就是果决的人;自已不对而又指责他人过错的就是反抗者。
一般说来,“口”是人体的机关,用它来封锁、宣传信息。耳目,就是心的辅助,可以用来窥察间隙发现奸邪。所以说,只要口、耳、目三者相互呼应,就会走向成功。一般说来,虽有繁琐的语言却并不纷乱,纵横驰骋却不迷惑,虽有局势的变化并不危险,就是要抓住事物要领,看清事物本质。
由此可知,对于失明的人,没有必要拿五色给他们看;同理,对于失聪的人,没必要让他们听五音。所以不可以去的地方,不必让他们去;不可以来的人,也没有必要接受他们。有些行不通的事,就不要办。古人有言,说:“嘴可以用来吃饭,却不能胡乱说话。”说的是讲话是有忌讳的。警惕人言可畏,那是可以把事实歪曲的。
人之常情,只要自己说出话,就希望有人听,只要做事就希望能够成功。所以,智者总是不用自己的短处,而是采用愚者的长处;不用自己的愚拙而用愚人的工巧,这样就使自己永远不会陷于窘迫。说到事物有利的一面,就要发挥其长处;说到事物有害的一面,就要回避它的短处。因而,甲虫防御天敌,是用其坚硬的甲壳;而毒虫攻击对方,一定用那有毒的尖刺。连动物禽兽都知道发扬自己的长处,游说之士更应该懂得发挥自己的长处。
所以说,在外交辞令中有五种情况:一是病态之言;二是幽怨之言;三是忧郁之言;四是愤怒之言;五是喜悦之言。一般地说来,病态之言是中气衰弱,说话没精神;幽怨之言是伤心痛苦,心神无主;忧郁之言是心情郁结,不能畅言;愤怒之言是轻举妄动,不能控制自己的话;所谓喜悦之言是说话自由散漫,没有重点。以上这五种外交辞令,精要者可以使用,有利者可以付之实行。
所以与智者谈话,就要以渊博为原则;与拙者说话,要以强辩为原则;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鼓吹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雅潇洒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的人谈话,要以果敢为原则;与上进者谈话,要以锐意进取为原则,这些都是与人谈话的原则,然而不少人却常常背道而驰。
所以,与聪明人谈话时,就要让他明了这些方法;与笨人谈话时,就要把这些方法教给他,然而事实上很难作到。所以说谈话有各种方法,所论事情会不断变化。(掌握这些)终日谈论,也不会把事情搞乱。事情不断变化,也不会失其原则,故就智者而言重要的是要不乱不虚,听话善辨真伪,聪颖则善断是非,出言要变化莫测。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佞言者,谄而于忠;谀言者,博而于智;平言者,决而于勇;戚言者,权而于信;静言者,反而于胜。
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种文辞者,博也;策选进谋者,权也。纵舍不疑者,决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
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所长,而谈者知用其所用也。
故曰:“辞言五、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怨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过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是故与智者言,将此以明之;与不智者言,将此以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故事不乱。终日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妄,听贵聪,智贵明,辞贵奇。
顶部
向上
向下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