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二祖优劣论  
曹植[魏晋]
极简播放
在诵读客栈,品诗意万千 songduke.com

 
431
0       分享    收藏
Random Article Link
小字 中字 大字
关闭
魏晋文
支付订单
打赏6
6.00
微信支付
确定支付 6.00
魏晋文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
曹植[魏晋]
拼音 译文 音对译 生成图片 字数:865
  客有问余曰:“夫汉二帝,高祖、光武,俱为受命拨乱之君。比时事之难易,论其人之优劣,孰者为先?”


  余应之曰:“汉之二祖,俱起布衣。高祖阙于细微,光武知于礼德。昔汉之初兴,高祖因暴秦而起,官由亭长,自亡徒招集英雄,遂诛强楚,光有天下。功齐汤、武,业流后嗣。诚帝王之元勋,人君之盛事也。然而名不继德,行不纯道。且寡善人之美称,鲜君子之风采。惑秦宫而不出,窘项座而不起。计失乎郦生,忿过乎韩信。太公是诘,于孝违矣。败古今之大教,伤王道之实义。溺儒冠不可言敬,辟阳淫僻,与众共之。诗书礼乐,帝尧之所以为治也,而高帝轻之;济济多士,文王之所以获宁也,而高帝蔑之不用。听戚姬之邪媚,致吕氏之暴戾。身殁之后,崩亡之际,果令凶妇肆酖酷之心,嬖妾被人豕之刑。亡赵幽囚,祸殃骨肉。诸吕专权,社稷几移。凡此诸事,岂非高祖寡计浅虑以致此?然彼之雄才大略,俶傥之节,信当世至豪健壮杰士也。又其枭将画臣,皆古今之鲜有,历世之希睹。彼能任其才而用之,听其言而察之,故兼天下,有帝位,流巨勋而遗元功也。不然,斯不免于闾阎之人,当世之匹夫也。


  世祖体乾灵之休德,禀贞和之纯精。通黄中之妙理,韬亚圣之奇才。聪达而多识,仁智而明恕。重慎而周密,乐施而爱人。值阳九无妄之世,遭炎光厄会之运。殷尔雷发,赫然神举。用武略以攘暴,兴义兵以扫残。神光前驱,威风先逝。破二公于昆阳,斩阜、赐于汉津。军未出于南京,莽已毙于西都。当此时也,九州鼎沸,四海渊涌。言帝者二三,称王者四五。咸鸱视狼顾,虎超龙骧。光武秉朱光之巨钺,震赫斯之隆怒。若克东齐难胜之寇,降赤眉不计之虏。彭宠以望异内陨,庞萌以叛主取戮。隗戎以背信毙躯,公孙以离心授首。夫其荡涤凶秽,剿除丑类,若顺迅风而纵烈火,晒白日而扫朝云也。将则难比于韩、周,谋臣则不敌于良、平。尔乃庙谋而后动众,计定而后行师。故攻无不陷之垒,战无奔北之卒。是以群下欣欣,归心圣德。宣仁以和众,迈德以来远。于是战克之将,筹画之臣,承诏奉令者获宠,违命犯旨者颠危。


  故曰:建武之行师也,计出于主心,胜决于庙堂。故窦融闻声而景附,马援一见而叹息。股肱有济济之美,元首有穆穆之容。敦睦九族,有唐虞之称;高尚纯朴,有羲皇之素;谦虚纳下,有吐握之劳;留心庶事,有日昃之勤。乃规弘迹而造皇极,创帝道而立德基。是以计功则业殊,比隆则事异,旌德则靡諐,言行则无秽,量力则势微,论辅则力劣。卒能握乾图之休徵,应五百之显期,立不刊之遐迹,建不朽之元功。金石播其休烈,诗书载其勋懿。故曰:光武其优也。

顶部
向上
向下
底部

创作背景、简介

选自《曹子建集》十卷本,上海涵芬楼借印江安傅氏双鉴楼,明活字本原书版匡高营造。


译文

有客人问我:“汉朝的两位皇帝,高祖和光武,都是受天命平定乱世的君主。比较他们所处时局的难易,评论他们为人的优劣,谁应该排在前面?”


  我回答他说:“汉朝的两位祖先,都出身于平民。高祖在细节上有所欠缺,光武则懂得礼义德行。昔日汉朝初兴时,高祖趁着暴秦的乱局而起事,官职只是亭长,从流亡之徒中招集英雄,最终诛灭了强大的项羽,统一天下。他的功绩可与商汤、周武媲美,基业流传给后代。确实是帝王中的元勋,君主中的盛事。然而他的名声与德行不相称,行为不符合纯正的道义。而且缺少善人的美称,罕有君子的风采。沉迷秦宫而不愿离开,被围困于项羽的宴席而难以脱身。在郦食其之事上失算,对韩信的怨恨过度。质问父亲太公,有违孝道。败坏古今的重要教化,损伤王道的实质意义。往儒冠里小便谈不上恭敬,与辟阳侯审食其的淫乱行为,更是公开不讳。诗书礼乐是帝尧用来治国的方法,却被高帝轻视;济济多士是周文王获得安宁的原因,却被高帝蔑视不用。听信戚姬的邪媚,导致吕后的暴戾。在他去世之后,果然让凶恶的妇人放纵狠毒之心,宠妾遭受‘人彘’之刑。赵王被幽禁致死,灾祸殃及骨肉。诸吕专权,社稷几乎转移。所有这些事情,难道不是因为高祖缺乏深谋远虑导致的吗?然而他的雄才大略,洒脱的气节,确实是当时最豪健壮烈的杰士。而且他的勇将谋臣,都是古今少有、历代罕见的。他能够任用他们的才能,听取他们的言论并明察,所以能兼并天下,登上帝位,留下伟大的功业和非凡的功绩。否则,他难免只是个乡里平民,当时的普通百姓罢了。


  世祖(光武帝)秉承天地的美德,禀赋贞和纯精。通晓黄中的妙理,怀有亚圣的奇才。聪慧通达而见识广博,仁爱智慧而明察宽厚。谨慎而周密,乐善好施而爱护百姓。遭逢阳九灾厄的时世,遇到汉朝火德衰微的厄运。如惊雷般爆发,如神明般赫然兴起。运用武略来铲除暴乱,发动义兵来扫荡残余。神光作为前导,威风先行开路。在昆阳击败王莽的两位大司徒,在汉津斩杀甄阜、梁丘赐。大军还未出南京(南阳),王莽已在西都(长安)毙命。在这个时候,九州如鼎沸般动荡,四海如深渊般汹涌。自称皇帝的有两三人,称王的有四五人。都如鸱枭窥视、恶狼回顾,如虎跃龙腾。光武帝秉持赤色光芒的巨钺,爆发盛大的震怒。攻克东齐难以战胜的寇贼,降服数不胜数的赤眉俘虏。彭宠因非分之想内部败亡,庞萌因背叛君主自取灭亡。隗嚣因背信弃义丧命,公孙述因离心离德被斩首。他扫荡凶秽,剿除丑类,如同顺着疾风放纵烈火,如同面对白日扫除朝云。他的将领虽难与韩信、周勃相比,谋臣也不及张良、陈平。但他总是在朝廷谋划妥当后才发动军队,计策确定后才出兵作战。所以进攻没有攻不破的堡垒,作战没有溃逃的士兵。因此群臣欢欣,衷心归附圣德。宣扬仁爱来和睦民众,广施恩德来招徕远人。于是战胜的将领、出谋划策的臣子,奉行诏令的都获得恩宠,违抗命令的都遭受危亡。


  所以说:建武年间用兵作战,计策出自君主内心,胜利决断于朝廷之上。所以窦融听到风声就如影随从,马援一见就赞叹不已。辅佐之臣有济济一堂的美盛,君主有穆穆庄严的仪容。亲厚和睦九族,有唐尧虞舜的称誉;高尚纯朴,有伏羲氏的风范;谦虚待下,有周公吐哺握发的辛劳;留心各项政务,有日昃忘食的勤勉。于是规划宏大的基业而建立皇极,创立帝王之道而树立德政的根基。因此比较功业则成就非凡,对比兴隆则事迹卓越,表彰德行则没有过失,言行则没有污点,衡量实力则势单力薄,讨论辅佐则力量薄弱。但他最终能掌握天命的吉兆,应验五百年的显期,建立不可磨灭的远迹,成就不朽的伟大功业。金石铭刻传播他的美业,诗书记载他的功勋懿德。因此我认为:光武帝更为优秀。”


编辑于:2025-10-07 12:53:59
听听别的 ×

收起评论区 (0条评论)
请点击 登录 后评论
如未显示登录状态,点此 刷新 页面
上一页
下一页
00:00 ·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