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
标题注音:
huáng tíng jiān yǒng xuě fèng chéng guǎng píng gōng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09,366 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 2 00:00:09,366 --> 00:00:19,366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 3 00:00:19,366 --> 00:00:29,833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 4 00:00:29,833 --> 00:00:38,900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 5 00:00:38,900 --> 00:00:47,100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注音:
lián kōng chūn xuě míng rú xǐ hū yì jiāng qīng shuǐ jiàn shā yè tīng shū shū hái mì mì xiǎo kàn zhěng zhěng fù xié xié fēng huí gòng zuò pó suō wǔ tiān qiǎo néng kāi qǐng kè huā zhèng shǐ jìn qíng hán zhì gǔ bù fáng táo lǐ yòng nián huá
正文:
连空春雪明如洗,忽忆江清水见沙。<br />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br />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br />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译文:
春雪连天,整个世界都洁净如洗,忽然回忆起江水清澈能见到水底的沙子。<br /> 夜间听到雪声,时而疏疏,时而密密;早晨看见雪下,有时整齐地落,有时斜斜地飘。<br /> 阵风回转,雪片儿卷起来,婆娑而舞,好像天空顷刻间开出花一样。<br /> 纵使它尽情飘落,春寒彻骨,也不妨碍日后桃李盛开,享受那美好的年华。
注释:
共:旧作“解”。<br /> 顷刻花:喻雪。<br /> 正使:纵使。<br /> 寒至骨:冰冷彻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辛占二年(公元1087年)冬。宋楙宗字盈祖,是黄庭坚在史局的同事,时任著作郎。唐臣宋璟,先世为广平人,故以广平称宋姓。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青年时代的诗文,就受到苏轼的高度称赞,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提倡学习杜甫作诗的技巧,主张“无一字无来处”,比如本诗“整整复斜斜”一句,即出于杜牧《台城曲》:“整整复斜斜,随旗簇晚沙。”取古人陈言“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以雄健的笔力把精心选择的典故贯穿起来,使诗歌更为凝炼峭拔。到了北宋末南宋初,追随黄庭坚的诗人逐渐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江西诗派。<br /> <br /> 本诗写于宋哲宗元祐二年的冬天,黄庭坚正寓居京城,当时他仕途顺利,文学创作也比较频繁。<br /> <br /> 首联诗人从大处着墨,表现大雪的壮观场面。一个“忽”字,写出季节更替的猝不及防,也表达了诗人的惊喜之情。<br /> <br /> “夜听疏疏还密密,晓看整整复斜斜”,颔联对仗工整,八个叠字,字字工切,层层加深,极富神韵,成为千古写雪名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形象地描摹了夜间与拂晓时大雪的变化。<br /> <br /> “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颈联动态地描绘大雪纷飞的美丽场景。诗人采用拟人手法,仿佛让人感觉到雪为天地精灵。又将雪比作花,更令人遐想无限。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意境,却比其更简炼。<br /> <br /> 尾联作者寓情于景,即是景语,亦是情语,情景融浑无迹。“寒至骨”,即指大自然的严冬,也暗喻各种残酷的现实。但他更相信寒冬过后就是桃李竞相开放的灿烂春天。<br /> <br /> 历来咏雪的诗,留给人的常是寒索落寞之情,而这首诗却独辟蹊径,弹唱出高昂明快的声调,给人以豪放、进取的启迪。<br /> <br /> 作者一气呵成,写完后即兴呈送苏轼。苏轼看后大加赞尝,这首诗从此千古流传。
简析:
《咏雪奉呈广平公》是一首七言律诗,为一篇·咏物诗。此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写情,表现出诗人高尚坚贞的志趣操守,身处苦寒逆境而能以豁达的心境坦然处之,安之若素而乐亦在其中。全诗情景相融,相契无间,其语言清新自然、富于神韵,洋溢着乐观向上的气息。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12/250712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mp3
体裁代码:
43
作者代码:
1104500
体裁排序代码:
11045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