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诗
[123篇]
在将近300年的明代历史上,诗歌总的来说是相当繁荣的,无论诗人或诗作的数量,都超过前代。但是明代诗歌发展的道路是很曲折的,呈现复杂的状况。明初的宋濂、刘基、高启,诗作有一定成绩,被称为有开国气象。而占垄断地位的是具有皇家气派和宫廷情趣的台阁体,杨士奇、杨溥、杨荣所作的歌功颂德的诗文。诗作平稳醇正,带富贵气,雍容典雅,很受皇家赏识,得到提倡推崇。>在台阁体的笼罩下,诗风靡弱,所以至孝宗弘治年间,便有前后七子等人提倡的复古运动,反对这种诗风。前七子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他们的大量创作都极力做到古色古香,但终不能与古代文学成就相比,而且缺乏自己的艺术个性。复古派受到反复古的“唐宋派”和“三袁”的批判,在万历以后就没什么影响了。有一批诗人,并不受复古派的影响。他们率性而为,直抒胸臆,不模仿古人,这是成化至正德年间的一些吴中诗人。他们用自由的态度创作,可称为自由派,如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