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蒋士铨《南池杜少陵祠堂》
标题注音:
jiǎng shì quán nán chí dù shào líng cí táng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09,800 蒋士铨《南池杜少陵祠堂》 2 00:00:09,800 --> 00:00:20,833 先生不仅是诗人,薄宦沉沦稷契身。 3 00:00:20,833 --> 00:00:33,266 独向乱离忧社稷,直将歌哭老风尘。 4 00:00:33,266 --> 00:00:44,533 诸侯宾客犹相忌,信史文章自有真。 5 00:00:44,533 --> 00:00:54,566 一饭何曾忘君父,可怜儒士作忠臣。
注音:
xiān shēng bù jǐn shì shī rén bó huàn chén lún jì xiè shēn dú xiàng luàn lí yōu shè jì zhí jiāng gē kū lǎo fēng chén zhū hóu bīn kè yóu xiāng jì xìn shǐ wén zhāng zì yǒu zhēn yí fàn hé céng wàng jūn fù kě lián rú shì zuò zhōng chén
正文:
先生不仅是诗人,薄宦沉沦稷契身。<br /> 独向乱离忧社稷,直将歌哭老风尘。<br /> 诸侯宾客犹相忌,信史文章自有真。<br /> 一饭何曾忘君父,可怜儒士作忠臣。
译文:
杜甫不仅仅是一个诗人,他虽然官职低微、一生不得志,却有稷、契一样不平凡的心身。<br /> 离乱中一直忧心国家存亡,直到将要老死于颠沛的风尘中,还在用诗歌倾泻悲愤。<br /> 在严武手下做官犹遭同僚忌恨,而真实的历史记载则自能体现他真正的才能和诚心。<br /> 每一餐饭都不曾忘记君王的恩泽,值得敬爱的是一个读书人终成了爱国的忠臣。
注释:
南池:在今山东济宁。杜少陵:即杜甫。杜甫曾居住长安南郊杜陵附近的少陵,自称少陵野老。<br /> 薄宦:低微的官,即小官。<br /> 沉沦:沦落。稷契:传说为舜时二贤臣,稷管农业,契管教化,在此是作者借杜诗“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中杜甫的自比来赞颂杜甫。<br /> 社稷:古代天子祭祀的土地神和谷神。后用指国家。<br /> 直将:只将。<br /> 歌哭:指杜甫忧国忧民、悲壮苍凉的诗作。<br /> 风尘:衰老在风尘仆仆的羁旅漂泊之中。<br /> 诸侯宾客:指杜甫在成都时曾以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参严武节度使幕府,任参谋。诸侯,严武任剑南节度使,地位略当于古代的诸候,故以相喻。犹相忌:指杜甫受到节度使幕府中同僚的猜忌,因而不安于位,仅数月就辞职了。<br /> 信史文章:指杜甫诗歌忠实反映当时的社会和人民生活,被誉为“诗史”。信史,真实的历史记载。<br /> 一饭:一餐饭。<br /> 何曾忘君父:不曾忘记君王的恩泽。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蒋士铨二十四岁。公元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他应江西乡试,中试为举人,旋北上赴京。此年春,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南归。途经山东济宁,游杜甫祠堂,写下此诗。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此诗高度地概括和评价了杜甫爱国忧君的一生,表达了自己对杜甫忠君忧国的衷心敬佩之情,深深同情杜甫颠沛流离、歌哭于风尘的不幸命运。全诗深稳典切,凝练有力,一气贯注,笔无懈弱,颇具骨力,尾联尤富思致。<br /> <br /> 诗的首句“不仅”二字,表明杜甫既是诗人,又是忠臣,同时加重了“忠”的分量,并将“忠”推到突出而明显的位置上。杜甫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却只作过一些卑微而闲散的官职。在成都,投奔好友严武,为节度参谋,也不得志,几个月便辞去了。“忌”“薄”相映,有力地表明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在地方,都是有才而不见用,空怀报国之心。这既是为杜甫鸣不平,又是对时代的批判。“沉沦”“乱离”,表明杜甫长期漂泊,一生潦倒。但他“每依北斗望京华”(《秋兴》),始终不忘国家,不忘人民,不忘“君父”。<br /> <br /> 就是这样一个诗人而兼“契稷身”,最后连返回故乡的愿望也未实现,病卒于同他相依为命的一只破船上。“忧社稷”“老风尘”,正是杜甫全部生活的真实写照。而其诗歌,号称“诗史”。“信史文章自有真”,这是切合实际的评价。诗歌以“契稷身”而“薄宦沉沦”始,以“儒士作忠臣”而“可怜”终,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杜甫的深沉感叹。<br /> <br /> 该诗惊奇之处就是第一句,一开始就以不凡的口吻说“先生不仅是诗人”,一下子把读者的兴头勾起来,令人拍案称奇。其次,该诗结构严谨,很有宋词讲“理”的意味。前后呼应,一问一答,脉络清晰。这首诗体现出蒋士铨的创作风格,感情雄厚,凝重,读来自有一股凛然正气升起。
简析:
《南池杜少陵祠堂》是一首七言律诗。 此诗高度概括和评价了杜甫爱国忧君的一生,表达了自己对杜甫忠君忧国的衷心敬佩之情,诗人深深同情杜甫颠沛流离、歌哭于风尘的不幸命运。全诗深稳典切,凝练有力,一气贯注,笔无懈弱,颇具骨力,尾联尤富思致,读来有一股凛然正气升起。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12/250712蒋士铨-南池杜少陵祠堂.mp3
体裁代码:
57
作者代码:
1172500
体裁排序代码:
11725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