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鲁迅《哀范君三章·其二》
标题注音:
lǔ xùn āi fàn jūn sān zhāng · qí èr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10,266 鲁迅《哀范君三章·其二》 2 00:00:10,266 --> 00:00:19,933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3 00:00:19,933 --> 00:00:30,033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4 00:00:30,033 --> 00:00:40,666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 5 00:00:40,666 --> 00:00:50,800 独沉清洌水,能否涤愁肠?
注音:
hǎi cǎo guó mén bì duō nián lǎo yì xiāng hú lí fāng qù xué táo ǒu yǐ dēng chǎng gù lǐ hán yún è yán tiān lǐn yè cháng dú chén qīng liè shuǐ néng fǒu dí chóu cháng liè yī zuò líng
正文: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br />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br />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br /> 独沉清洌水,能否涤愁肠?(洌 一作:泠)
译文:
祖国海滨的春草绿了又绿,你却长年流落飘泊在异邦。<br /> 狡猾的狐狸清王朝皇帝刚刚下台,骗人的桃偶军阀又上了场。<br /> 在那寒云翻滚,气候险恶的故乡,就连热天也得打冷颤,夏夜也难挨到天亮。<br /> 你终于独自投入了冷冽的江水,请问能否洗尽你深沉的忧愁和悲伤?
注释:
海草国门碧:李白《早春于江夏送蔡十还家云梦序》:“海草三绿,不归国门。”说草绿了三次(过了三年),还没有归家。这里是说范留学日本多年。<br /> 老异乡:指久住日本。<br /> 狐狸:指清朝皇帝和官僚。方去穴:刚离开巢穴,就是说清朝的统治刚被推翻。<br /> 桃偶:用桃木做的木偶,这里指辛亥革命后上台的官僚。<br /> 故里:故乡,指绍兴。寒云恶:比喻局势很坏。<br /> 炎天:夏天。凛(lǐn):寒冷。这句写范爱农凄苦的心情:即使炎夏之夜也像凛冽的长夜一样难熬。<br /> 独沉:有主动投水的意思。作者猜测范爱农是自杀的,所以这样说。清洌(liè):清澈而寒冷。洌,清澄。<br /> 涤: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12年7月22日,范爱农是作者鲁迅的好友,也是鲁迅的同乡,后来又一起留学日本。一次,范爱农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落水淹死。他水性很好,鲁迅疑心他是投水自杀。故作了此组诗以示悼念友人。此诗为其中第二首。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惊叹了好友之死对自己的震撼之后,第二章进一步揭示造成范爱农死因的社会原因并对其自裁方式发出疑问。先从留学异国写起。“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一下引到当年他们在日本留学的情景。为了追求新的知识、思想,寻求救国途径,他们孜孜不倦,意气风发,“海草三绿,不归国门”。回到祖国后,辛亥革命的爆发和绍兴的光复,点燃了他们许多希望。但是,恶势力对革命政权的掌握以及“换汤不换药”的轮番执政,给满腔热血的知识分子以沉重打击。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是范爱农悲剧的社会根源。鲁迅以深刻的眼光,看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并把它和范爱农的死联系到一起,增强了全篇的社会意义,提高了范爱农自杀的社会价值。“故里”句将镜头回落绍兴,从作者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抒发了对故乡险恶环境、污浊空气、人世冷酷的愤郁。作者禁不住问自己也问死者:在这样一个悲哀的时代,以死抗争,能否涤荡愁肠,能否成为有益的牺牲,此章从与范爱农在日本共同斗争的精神写到独沉江堤的凄冷沉沦,从辛亥革命前的对社会极高的期望到革命后木偶般登场的政治局面,短短八句,概括了范爱农的一生,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简析:
《哀范君三章·其二》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揭示造成范爱农死因的社会原因并对其自裁方式发出疑问。诗中先写当年他们在日本留学的情景,接言恶势力对革命政权的掌握以及“换汤不换药”的轮番执政,给满腔热血的知识分子以沉重打击;后将镜头回落绍兴,抒发了对故乡险恶环境、污浊空气、人世冷酷的愤郁;最后是问死者,也是自问,这样的牺牲究竟行之有效与否?整首诗从与范爱农在日本共同斗争的精神写到独沉江堤的凄冷沉沦,概括了范爱农的一生,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12/250712鲁迅-哀范君三章·其二.mp3
体裁代码:
83
作者代码:
1188100
体裁排序代码:
11881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