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纳兰性德《忆秦娥·山重叠》
标题注音:
nà lán xìng dé yì qín é · shān chóng dié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09,666 纳兰性德《忆秦娥·山重叠》 2 00:00:09,666 --> 00:00:12,233 山重叠。 3 00:00:12,233 --> 00:00:17,500 悬崖一线天疑裂。 4 00:00:17,500 --> 00:00:19,400 天疑裂。 5 00:00:19,400 --> 00:00:25,066 断碑题字,古苔横啮。 6 00:00:25,066 --> 00:00:30,066 风声雷动鸣金铁。 7 00:00:30,066 --> 00:00:35,133 阴森潭底蛟龙窟。 8 00:00:35,133 --> 00:00:37,466 蛟龙窟。 9 00:00:37,466 --> 00:00:44,233 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注音:
shān chóng dié xuán yá yí xiàn tiān yí liè tiān yí liè duàn bēi tí zì gǔ tái héng niè fēng shēng léi dòng míng jīn tiě yīn sēn tán dǐ jiāo lóng kū jiāo lóng kū xīng wáng mǎn yǎn jiù shí míng yuè
正文:
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古苔横啮。<br /> 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译文:
山峦层层叠叠。悬崖间露出一线天空,仿佛天空裂开了一般。天仿佛裂开了。断裂的石碑上有题刻的字迹,古老的青苔横生,仿佛在啃咬(石碑)。<br /> 风声像雷声般震动,发出如金铁相击的声响。阴森的潭底是蛟龙居住的洞穴。蛟龙的洞穴。满眼所见都是兴亡变迁,(只有)从前的明月(依旧)。
注释:
龙潭口:龙潭山口,地在清代吉林府伊通州西南,即今吉林市东郊龙潭山。此处有“龙潭印月”之胜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作者扈驾东巡过经此地。又,今山西省盂县北之盂山亦有“龙潭”,又称“黑龙池”。作者曾几度赴山西五台山,本篇所指或为此地。 <br /> 悬崖句:谓群山环绕,举头望去,天空只露一线,仿佛是天幕裂开了。<br /> 古苔横啮:意谓断碑上长满了苍苔,那苍苔好像是啃咬着碑文。<br /> 风声句:谓龙潭口处如同风雷大作,发出了金征戈矛撞击般的巨大声响、鸣金铁,形容风雷声如同金征戈矛撞击之声。
创作背景: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简析:
词的上片以山峦重叠、悬崖峭壁、一线天裂的壮观景象,造出一种雄浑而神秘的氛围。而后通过断碑上的题字和覆盖其上的古苔,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久远与沧桑;下片先造出风声雷动、金铁交鸣的音响效果,说潭底非常阴森,像蛟龙的巢穴,最后直陈历史兴亡之慨。此篇苍凉慷慨,寄思遥深,其间不胜兴亡之叹、无限怅惘之情,确是深致绵缈、感人之至,是深受汉濡文化薰陶的作品。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12/250712纳兰性德-忆秦娥·山重叠.mp3
体裁代码:
58
作者代码:
1165500
体裁排序代码:
11655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