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苏舜钦《过苏州》
标题注音:
sū shùn qīn guò sū zhōu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07,333 苏舜钦《过苏州》 2 00:00:07,333 --> 00:00:17,566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3 00:00:17,566 --> 00:00:27,600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4 00:00:27,600 --> 00:00:37,133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5 00:00:37,133 --> 00:00:47,633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注音:
dōng chū pán mén guā yǎn míng xiāo xiāo shū yǔ gèng yīn qíng lǜ yáng bái lù jù zì dé jìn shuǐ yuǎn shān jiē yǒu qíng wàn wù shèng shuāi tiān yì zài yì shēn jī kǔ sú rén qīng wú qióng hǎo jǐng wú yuán zhù lǚ zhào qū qū mù yì xíng
正文: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br />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br />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br />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译文:
东出盘门景物看得格外分明,落一阵萧萧细雨改换了阴晴。<br /> 绿杨依依白鹭点点,全都各自怡乐欢欣,近处的水远处的山,一处处隐含着深情。<br /> 世间万物有盛有衰,凭仗上天旨意施行,叹息我尝尽羁旅愁苦,却被凡夫俗子们看轻。<br /> 这无穷美景可惜无缘留住,客船黄昏时竟还匆匆远行。
注释:
盘门:苏州城西南门。初名蟠门,后因此地水陆萦回曲折,改称盘门。刮眼明:景物格外美好,使眼界开朗。唐韩愈《过襄城》诗:“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br /> 更:改变。<br /> 自得:自己得意舒适。<br /> 盛衰:兴盛与衰败。<br /> 羁(jī)苦:客居困顿。俗人轻:被世俗之人所看轻。<br /> 住:留住。<br /> 无穷:一作“无情”。<br /> 旅棹(zhào):客船。区区: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何年难以确证,有人说系晚年复起为湖州长史时期,途经苏州所作,似乎可通。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连光景之作。作品不仅描摹了苏州的明媚风光,也抒发了诗人达观不羁的情怀。<br /> <br /> 首联总写苏州风光之明媚爽目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之江南景物特色:“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这两句是说:行舯东出盘门,一片清雅明媚之色,此刻,刚下过一阵细雨,天也放晴了。不说景物如何明媚,而说“刮眼明”,一个“刮”字的妙用,使人具体感受到大地如洗的新美,爽气得沁人肺腑。<br /> <br /> 首联是写总体感受,颔联承此而写具体景物:“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清风徐来,绿柳依依,宛如舞姿婆娑;春水泱泱,白鹭相随,宛如爱侣为伴,以说它们“俱自得”。近水如镜,既照着城头的雉堞、纹关石,又照着绿杨、白鹭和透行舟,好象要把世上的一切美秀都收于一镜之中;远山葱翠,或如玉簪亭亭,或发如鬟髻对起,似与近水媲美,所以说它们的喜爱。这一联不仅上下句对仗,而且是句中对偶(如“绿杨”对“白鹭”、“近水”对“远山”),这就使得韵致更谐美,画面更生动。这一联显然是从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两句化来,而一经点染,则别有韵致。这联诗还可以说是诗中有画,而且色彩鲜明,风光漪旎,生机盎然,韵味无穷。<br /> <br /> 处于这样“俱自得”、“皆有情”的环境中,诗人不能不对影自怜而生感慨,于是写出了“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这样语意双关的话。大自然诚然美好,但它既有“盛”,必有“衰”,而这种盛衰又不是主观意志所能主宰得了的,所以说在乎“天意”。“天意在”三字,表面是对造物主而发,实则也是对人世的主宰者而言。这事物的错综颠倒怎能不使人产生“万物盛衰”在“天意”之想。“一身羁苦俗人轻”是对世俗的讽刺。诗人四方漂泊,故曰“羁”;沉沦不僚,不得安闲舒适,故曰“苦”。合观“羁苦”,它兼指羁宦羁旅之苦。世俗之眼,只认荣华富贵,不识道德学问,羁苦之身,白为俗人所轻。诗人被借故劾免之后,曾向欧阳修写信说:“舜钦年将四十,齿摇发苍,才为大理评事。廪禄所人,不足充衣食,性复不能与凶邪之人相就近。今脱去仕籍,非不幸也。”(费衮《梁溪漫志》引)这段话可说是对“一身羁苦”的注脚,也是不畏世欲轻视的自白。<br /> <br /> 尾联总收一笔:“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无穷好景”回应上边所写美景;“旅棹”回应“羁苦”,表明临去时对苏州的眷恋之情。钱钟书先生曾指出:宋诗“爱讲道理,发议论;道理往往粗浅,议论往往陈旧,也煞费笔墨,去发挥申说。”这一缺陷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尤其是尾联)找到──煞费笔墨议论,而在议论中又缺少形象思维。<br /> <br /> 刘克庄在《后村诗话·前集》中说“苏子美歌行,雄放于圣俞(梅尧臣),轩不羁,如其为人。”其实轩昂不羁的,不只是他和歌行体,像这首律诗,虽以清切闲淡为主,却也散发着俊快不羁之气。诗之佳处,正在于此。
简析:
《过苏州》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中盛赞苏州山明水秀、风物清雅的美景,描摹出苏州的明媚风光;又写出诗人怀无限眷恋、不忍离开此地的心情,并于羁旅穷愁的抒发中,见其放旷闲逸、一任自然的豁达胸襟。全诗写得感情至深,别有韵致,使人具体地感受到一派新美,爽气沁人肺腑。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12/250712苏舜钦-过苏州.mp3
体裁代码:
43
作者代码:
1100830
体裁排序代码:
110083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