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标题注音:
wáng wéi chì jiè qí wáng jiǔ chéng gōng bì shǔ yìng jiào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10,300 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2 00:00:10,300 --> 00:00:20,566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 3 00:00:20,566 --> 00:00:30,933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4 00:00:30,933 --> 00:00:40,866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5 00:00:40,866 --> 00:00:49,966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注音:
dì zǐ yuǎn cí dān fèng què tiān shū yáo jiè cuì wēi gōng gé chuāng yún wù shēng yī shàng juǎn màn shān quán rù jìng zhōng lín xià shuǐ shēng xuān yǔ xiào yán jiān shù sè yǐn fáng lóng xiān jiā wèi bì néng shèng cǐ hé shì chuī shēng xiàng bì kōng
正文: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br />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br />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br />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译文:
岐王离开京城,帝王赐诏,允许他借翠微宫避暑。<br /> 隔着窗户云雾沾染在衣服上,卷起幔帐,山泉映照在镜中。<br /> 树林下,水声伴随着欢笑声,岩石间的树木遮蔽了房屋的窗户。<br /> 就是神仙的居所也未必能胜过这里,又有什么必要像王子乔那样吹笙羽化飞入碧天呢。
注释:
敕:帝王的命令、诏书。<br /> 九成宫:唐代宫名,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西的天台山,原为隋代的仁寿宫,隋文帝避暑之处,每年春往冬还。唐贞观五年(631),唐太宗修缮旧宫以备避暑,改名九成宫。<br /> 帝子:帝王之子,此处指岐王。<br /> 丹凤阙:帝阙,京城,泛指帝京宫室。唐大明宫南面有五门,正南门称丹凤门。阙为门前两边的楼台。<br /> 天书:天子的诏命,帝王的诏书。<br /> 翠微宫:唐代宫殿名。唐高祖武德八年(625)于终南山造太和宫。太宗贞观十年(636)废,二十一年(647)重行修建,改名翠微宫。<br /> 幔:张在屋内的帐幕。<br /> 房:窗根、窗户。<br /> 栊(lóng):窗上的木格子。《汉书》颜师古注:栊,疏槛也。古时窗户是木式框架结构,富有人家的房屋窗户上往往雕刻有线槽和各种花纹。<br /> “何事”句:谓不必到天上去寻仙境。吹笙,周灵王太子被后人称作王子乔,喜欢吹笙,后来乘白鹤随道士而去。此处“吹笙”为化用典故,指成仙。笙,管乐器名,用苦羊根长短不同的鲁管制成,以口吹奏。一作“箫”。秦穆公时入萧史善吹簿,能引来孔雀白鹤。穆公把女儿弄玉嫁给他,后来吹箫竟然引来凤凰,穆公为他们修建凤凰台。夫妻二人后来皆随凤凰飞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王维在长安游历,曾随岐王在九成宫避暑。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首联叙事,言岐王奉诏离开京城去九成宫避暑。“帝子”,指岐王。“丹凤阙”,泛指帝京宫室。“天书”,天子诏命。“翠微宫”,非实指终南山之翠微宫,而是以“翠微”为形容语,直称九成宫。山气青苍叫“翠微”,九成宫建在山上,以此相称,便微透一股青翠幽静之气,既与题目的避暑相切,又开启下文的铺开描写,有曲径通幽之妙。<br /> <br /> 颔联,颈联集中写九成宫消暑胜地的景致。白云绕窗,并从户牖的缝罅中偷袭入来,沾惹衣上;卷起帘幔,刘镜理妆,山泉的投影即在镜中,则窒面悬瀑可知。瀑水投下峡谷,谷在林封树掩之中,透过密林,传来欢声笑语般的哗哗水声;而重重房室都在岩问绿荫之中。四句把“翠微”二字具体形象化,写出一个云拥雾绕、树抱水环的胜境,这还不是如登仙界吗?尾联即顺此以夸耀收结。仙境也未必胜过此地,不必学王子晋成仙了。“吹笙”,用王子晋的典故。《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风鸣.游伊洛之间,被浮丘公接上嵩山。这个典故选择甚妙。恰合“帝子”岐王的身份。<br /> <br /> 如果说,摩诘的“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王维《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自然入妙,别有思致,“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王维《从岐王夜讌卫家山池应教》)使人感觉山涧清新,夜色迷人,那么在这首诗里的“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则是诗中有画,画中有人,不是仙境胜似仙境。<br /> <br /> 这首诗中“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句,引用了《列仙传》中的典实:“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颠。’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二句意谓,仙家的居处未必能胜过九成宫,为什么要像太子晋那样成仙而去?充满了浓郁的仙风道气,颂赞了岐王的神仙风致。<br /> <br /> 虽然摩诘这三首“应教”诗都是应制之作,颂圣之品,但皆鲜润清朗,充满了自然野趣,仙风道气,展示了摩诘似仙山琼阁般的精神世界。
简析: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跟从岐王夜间事宴游玩的情景。诗的首联叙岐王奉诏离开京城去九成宫避暑;中间二联集中写九成官消暑胜地的景致;尾联承上以夸耀收结。全诗描述贵族的避暑生活以及纵情于歌舞的欢饮感受,风格清新,语言典雅,用典巧妙,诗中胜于仙家的宫阙、饶富趣味的贵族避暑生活,透露出一种大唐盛世之景。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12/250712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mp3
体裁代码:
36
作者代码:
1069200
体裁排序代码:
10692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