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冯延巳《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标题注音:
féng yán sì pú sà mán · huí láng yuǎn qì shēng qiū cǎo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13,233 冯延巳《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2 00:00:13,233 --> 00:00:25,033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 3 00:00:25,033 --> 00:00:34,933 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 4 00:00:34,933 --> 00:00:44,500 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 5 00:00:44,500 --> 00:00:54,066 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
注音:
huí láng yuǎn qì shēng qiū cǎo mèng hún qiān lǐ qīng mén dào yīng wǔ yuàn cháng gēng bì lóng jīn suǒ héng luó wéi zhōng yè qǐ shuāng yuè qīng rú shuǐ yù lù bù chéng yuán bǎo zhēng bēi duàn xián
正文:
回廊远砌生秋草,梦魂千里青门道。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br /> 罗帏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圆,宝筝悲断弦。<br />
译文:
回廊砌砖的地方长出了秋草,梦魂飞向了千里青门之外。锁在碧笼中的鹦鹉,正在怨诉着秋夜的漫长难熬。<br /> 夜里被惊醒,在罗帏中坐起,窗外月光清澈如水。晶莹的露珠还没有凝结成珠,轻抚宝筝想度过这长夜,然而心绪更乱了,琴弦戛然而断。
注释:
砌:盖建筑时用泥灰黏合砖块石头。<br /> 青门:汉代长安城的东南城门。本名霸城门,青门是俗称,因为门的颜色是青色。<br /> 罗帏:用罗绸做的帷幔。<br /> 玉露:指的是秋天的露珠。
创作背景: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这是一首思妇念远之小令。词人将时间集中在一个清秋之夜,将环境集中于一所闺房之内。在以内环境描写人物心态时,又以外环境进行氛围的渲染,从而使人物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的显现。<br /> <br /> 上阕前二句就是内环境与外环境结合交融的成功范例:“回廊远砌生秋草”,这是闺房以外的外环境描写,此句不仅点明闺房所在的环境和闺中人思的时间,而且为下句“梦魂千里青门道”铺排了一个出发点和经由路:闺房中思妇的梦魂正是由此飞向千里青门之外,“青门”当为所思之人的所在地,这是一个更为遥远的外环境,但它只不过是出现于思妇梦魂中的一个虚象,实际仍包含于词中的规定情境——内环境之中。下面两句:“鹦鹉怨长更,碧笼金锁横。”即是内环境的具体展现:闺房中锁在碧笼中的鹦鹉正在怨诉着秋夜的漫长,难待天明。“更”读若“耕”。古时以更漏计时,秋日昼短夜长,故曰“长更”。鹦鹉以金锁锁在碧笼中,点出闺中人富贵高雅的身分。此二句的高妙之处不特在于它以细节的典型性,表现了内环境的特征和人物的社会地位,更在于它是一个非常准确、巧妙的象征,女主人公正像一只被金锁锁在碧笼中的鹦鹉。她虽然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却没有自由、没有幸福。“鹦鹉怨长更”更是女主人公心境的表达,夜长夜短对于鹦鹉来说是无谓的,只有具有主体意识的万物之灵——人,才会有夜长难耐的感触,“怨长更”三字确切地表现了一个耿耿不寐的夜思者的心境,这主要不是指对自然时间的感觉,而是写出了人物心理的感觉即心理时间的漫长。<br /> <br /> 下阕依然是内外环境结合得天衣无缝的典范之笔。“罗帏中夜起”紧承上阕后二句而来,依然是内环境的继续展现,由于鹦鹉的怨音惊醒了女主人公来往于青门道上的梦魂,而揽衣起坐,依帏而立。她向外一望:窗外月光清澈如水,圆圆的玉露变成细碎的霜花,霜花与月光互相辉映,益发皎洁耀眼。“玉露不成圆”,此句最妙,它把自露为霜的微妙变化尽现于笔端。“霜月”二句写的是外环境,而这正是从内环境的视点中展现出来,因而显得内外交融浑然一体,孰内孰外以至使人无法区分。“宝筝悲断弦”则又由外环境的描写转入内环境的刻画:女主人公清宵不寐,愁绪无法排解,便坐到宝筝前抚弦以自遣,然而弹奏未几,琴弦就嗄然而断。弄筝而弦断乃心有郁结情绪不宁所致,又是不祥不吉的象征。因而她的心情变得更加悲凄欲绝,如同断弦一样纷乱而又空寂。
简析: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20/250720冯延巳-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mp3
体裁代码:
41
作者代码:
1090300
体裁排序代码:
10903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