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黄庭坚《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标题注音:
huáng tíng jiān cì yùn liǔ tōng sǒu jì wáng wén tōng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12,000 黄庭坚《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2 00:00:12,000 --> 00:00:23,266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 3 00:00:23,266 --> 00:00:35,700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4 00:00:35,700 --> 00:00:46,866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 5 00:00:46,866 --> 00:00:56,600 寄语诸公肯湔祓,割鸡令得近乡关。
注音:
gù rén xī yǒu líng yún fù hé yì lù chén huáng shòu jiān tóu bái yǎn huā xíng zuò lì ér hūn nǚ jià wàng huán shān xīn yóu wèi sǐ bēi zhōng wù chūn bù néng zhū jìng lǐ yán jì yǔ zhū gōng kěn jiān fú gē jī lìng dé jìn xiāng guān
正文:
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br /> 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br />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br /> 寄语诸公肯湔祓,割鸡令得近乡关。
译文:
老朋友以前就写过壮气凌云的辞赋,哪里想到会沉埋在低微的官职中。<br /> 现在头发花白眼睛昏花还要仕途奔走,待到儿婚女嫁之后,才可能回到家中。<br /> 只有对杯中美酒心还未死,纵使是充满生机的春天也不能恢复镜里的朱颜。<br /> 我想寄语当权的诸公:如果你们肯荐拔的话,那就请让他在离家乡近的地方任县官之职吧。
注释:
柳通叟、王文通:二人事迹不详。<br /> 故人昔有凌云赋:谓王文通文才出众,却任职低微。<br /> 凌云赋:据《汉书》卷五十七记载,司马相如作《大人赋》献汉武帝,武帝读之,“飘飘有凌云之气”。<br /> 陆沉:出于《庄子·则阳》:“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诗中比喻生活在人世间而实际过着避世的生活。<br /> 黄绶(shòu):汉代的县丞,官职卑微,佩黄色的绶带。<br /> 行作吏:担任吏职。<br /> 杯中物:指酒。<br /> 湔(jiān)祓(fú):洗手去秽。<br /> 割鸡:指任县官之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在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所写。当时正值旧党执政,诗人入京调任史官,但他并未感到春风得意,而是对激烈的党争十分反感。时不仅新旧两党斗争剧烈,而且旧党内部也各立门户,党同伐异,所以诗人呼吁消弥党争、重用人材。这首诗正是诗人内心不平之气的反映。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大大赞扬好友的才华,感慨其官职卑微,不得其用;颔联赞扬好友高尚品格的赞扬,对其贫寒处境表示理解与同情;颈联则刻画出好友放旷不羁的性格与时光流逝的伤感;尾联透露出才士沉沦的悲愤。全诗造句生新峭拔,章法开阖动荡,步步曲折,前后顿挫,语言明净而生动贴切。<br /> <br /> “故人昔有凌云赋”这一句诗,是诗人借司马相如的故事来写老友的才华横溢。但接下来“何意陆沈黄绶间”,笔锋一转,这一句以疑问形式出之,更能表现愤懑之情,它是慨叹,但更是责问,是对执政者的谴责。这一句既写出了人才的遭受埋没,也是暗写友人的亦官亦隐。首联将高才与不遇相对比,一是“凌云”,一是“陆沉”,有转折跌宕之势。<br /> <br /> 颔联写友人“头白眼花”本应是儿孙绕膝、安度余年的时候,却还有奔走仕途。待到“儿婚女嫁”之后,才可望挂冠归去,终老家山。“儿婚女嫁”用《后汉书·逸民列传》中向子平的典故,写友人的为官,实是迫于生计,非其本愿,见出他不慕荣利的品格。“心犹未死杯中物”,饮酒的豪兴尚不减当年,但“春不能朱镜里颜”,春天能使万物复苏,但不能恢复他青春的红颜。<br /> <br /> 豪兴犹在,盛年不再,颈联又是一个转跌,在豪放旷达中含无限感慨。即以“心犹未死”一句而论,貌似放达,内里却有种种牢骚抑郁。诗人一反中间二联装点景物的传统,以拗硬之笔,写奇崛之态。颔联以“头白眼花”对“儿婚女嫁”,在上下相对中,每句又自成对偶,有着往复回环的效果。颈联却奇峰突起,以不合正常节奏的散文句式构成对偶,原来每句前半部分双音节的两个音步变成了“一——三——三”的节奏,这样就成为:“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读来拗崛顿挫,生动地传达出牢骚不平的情怀。这种奇句拗调,力盘硬语,构造奇特。<br /> <br /> 尾联则为友人向执政诸公吁请,希望他们能够多多荐拔友人,让他能在离家乡近的地方任职。”肯,即“肯不肯”,出语宛转,但仍包含怨愤不平之意。“割鸡”则呼应首联的才高位卑,表现出诗人组织的绵密。<br /> <br /> 诗人入仕之后,强烈地不满现实政治,尤其对那班暴发的新贵投以蔑视,而对被埋没的才识之士则倾心相交,视为知音。在正因为诗人与他们遭际相似,品格相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以描写其形象也就分外真切。诗中人物的贫贱自守、兀傲奇崛、放旷不羁、愤世嫉俗,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为其坎坷遭遇大鸣不平,抗议世道的不公,实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这首诗像一幅写意人物画,笔触简练,风格奇拗。作为律诗,这首诗无论在风格还是在语言上,都显出诗人的独创性。
简析: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高赞好友的才华,感慨其官职卑微,不得其用;颔联赞扬好友高尚品格的赞扬,对其贫寒处境表示理解与同情;颈联则刻画出好友放旷不羁的性格与时光流逝的伤感;尾联透露出才士沉沦的悲愤。全诗造句生新峭拔、章法开阖动荡,步步曲折,前后顿挫,语言明净而生动贴切。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20/250720黄庭坚-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mp3
体裁代码:
43
作者代码:
1104500
体裁排序代码:
11045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