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纳兰性德《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
标题注音:
nà lán xìng dé huàn xī shā · yù wèn jiāng méi shòu jǐ fēn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12,733 纳兰性德《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 2 00:00:12,733 --> 00:00:24,133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 3 00:00:24,133 --> 00:00:31,266 麝篝衾冷惜余熏。 4 00:00:31,266 --> 00:00:42,600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 5 00:00:42,600 --> 00:00:48,600 枇杷花底校书人。
注音:
yù wèn jiāng méi shòu jǐ fēn zhǐ kàn chóu sǔn cuì luó qún shè gōu qīn lěng xī yú xūn kě nài mù hán cháng yǐ zhú biàn jiào chūn hǎo bù kāi mén pí pá huā dǐ jiào shū rén
正文:
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麝篝衾冷惜余熏。<br />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枇杷花底校书人。
译文:
想问像江梅般清秀雅丽的她近来消瘦了几分,只需要看她的翠罗裙宽松了多少。熏笼中的麝香已经燃烧殆尽,被子渐渐挡不住风寒,那一点余温最让人怜惜不过。<br /> 无可奈何,她在寒冷的暮色中久久地倚靠着修竹,纵然是春光无限好,她也懒得开门走出去。只在枇杷花下,静静的写诗填词而已。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br /> 江梅:野梅。此处以江梅喻离去的侍妾沈宛。<br /> 愁损:因愁情而使人消瘦。<br /> 翠罗裙:此处代指女子。<br /> 麝篝(shè gōu):燃烧麝香的熏笼。<br /> 余熏(xūn):麝香燃后的余热。<br /> 可耐:可奈,无可奈何。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br /> 便教:即便是,纵然是。<br /> “枇杷”句:原指唐蜀妓薛涛,后为妓女之雅称。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后因称妓女所居为“枇杷门巷”。这里借指花下读书之人。<br /> 校(jiào):校订、校勘,此处为研读之意。
创作背景:
卢氏逝世后,友顾贞观目睹纳兰的影只形单,从而带来了江南才女沈宛。沈宛不远万里来见纳兰,二人一见如故,并盟誓次年联姻。然而他们的金石之盟却遭到了素来疼爱纳兰的明珠所阻,琴瑟相和不足半年,沈宛就凄然返回江南。而纳兰自是深陷入思念之中,江梅再度盛开时,纳兰便又想起宛妹,故作此词。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这首词上片从江梅写起,道出女子的愁绪和孤独。下片开始描写女子愁极无聊,索寞无绪的情态。结句用典,堪称简洁、平易而幽婉杳渺,方寸感伤油然而生。全词语言表达含蓄婉转,耐人寻味。<br /> <br /> 上片从江梅写起,大概是“花稍小而疏瘦有韵”的梅花总让词人不由想起他的那位宛妹。不然词人就不会感慨江边的梅树瘦消几分,只要看看她的腰肢如何清瘦便知晓。显然, “欲问”两句用了互喻的手法,以梅喻人,又以人喻梅,看是梅瘦几分,实际上是人比梅瘦。而人的瘦,不是因为发育不良,而是因为“愁”。<br /> <br /> 为什么愁,下一句交代得更加巧妙,“麝篝衾冷惜余熏”。“麝篝衾冷惜余熏”顺畅的语序应该是“衾冷麝篝惜余熏”,转而写室内环境。麝香的熏笼在独自燃烧,被子因无人拥盖而变得寒冷,而那麝香燃后的余热总让人心生怜惜。此处“惜”字既是写熏香,也是写女主人公追怀往事的心绪,既是惜香,也是惜人,写出了在这美好的春光里愁极无聊,寂寞无绪。<br /> <br /> 下片开始描写女子愁极无聊,索寞无绪的情态。开头两句对仗,是浣溪沙这个词牌的精华部分,容若这里写的是“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这是描写女主角的生活:天晚了,冷了,倚着竹子,就算春光好天气也不把房门打开。而春光明媚也不开门则说明了至少两种可能性:一是她心里不痛快,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二是她心里想着某个遥远的情郎,因为得不到爱情的慰藉,便对撩动的春光也无动于衷了。<br /> <br /> 这女子到底是什么人,末句给出了答案:“枇杷花底校书人”,这人当指沈宛,站在枇杷树下,无限怅惘。“枇杷”音同“琵琶”,而琵琶在古诗词里是哀怨的象征,不禁让人想到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称简洁、平易而幽婉杳渺,婉转曲折地将一种今古之悲轻轻道出,方寸感伤油然而生。<br /> <br /> 词的上下片的前二句都是折进的手法,婉转含蓄地刻画其形影情态。“欲问”、“只看”, “可耐”、“便教”等连接之语起到了翻转层进的作用。如此涉笔就更突出了形象的瘦损,愁情的深浓。语言表达含蓄婉转,耐人寻味。
简析:
词的上片从江梅写起,既是惜香,也是惜人,道出女子的愁绪和孤独;下片开始描写女子愁极无聊,索寞无绪的情态。结句用典,堪称简洁、平易而幽婉杳渺,方寸感伤油然而生。全词语言表达含蓄婉转,耐人寻味,婉转曲折地将一种今古之悲轻轻道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20/250720纳兰性德-浣溪沙·欲问江梅瘦几分.mp3
体裁代码:
58
作者代码:
1165500
体裁排序代码:
11655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