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辛弃疾《清平乐·春宵睡重》
标题注音:
xīn qì jí qīng píng yuè · chūn xiāo shuì zhòng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12,400 辛弃疾《清平乐·春宵睡重》 2 00:00:12,400 --> 00:00:22,833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 3 00:00:22,833 --> 00:00:36,233 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4 00:00:36,233 --> 00:00:48,233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 5 00:00:48,233 --> 00:01:00,600 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注音:
chūn xiāo shuì zhòng mèng lǐ hái xiāng sòng zhěn pàn qǐ xún shuāng yù fèng bàn rì cái zhī shì mèng yì cóng mài cuì rén huán yòu wú yīn xìn jīng nián què bǎ lèi lái zuò shuǐ liú yě liú dào yī biān
正文: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br />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译文:
春夜睡意浓重,在睡梦中还把他远送。起来后在枕旁寻他留的信物玉钗凤,寻了半天才知是个梦。<br /> 自从捎信的人回返,又无音信一整年。我却把眼泪作流水,流也要流到他身边。
注释:
清平乐:此调正体双调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br /> 睡重:睡得很沉。<br /> 枕畔:枕边。畔,边侧。<br /> 玉凤:指凤钗,玉制的头饰钗头凤,即钗头有凤图的玉钗。<br /> 一从:自从,打从。<br /> 卖翠人:行走乡间的卖货郎。<br /> 经年:过了一年又一年。<br /> 伊:第三人称。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庆元元年到二年(1195-1196)间,辛弃疾的晚年,因为身体不好,便将家中姓钱的歌女遣送了出去。在和阿钱惜别之后而创作了此词。辛弃疾一生写了许多“大声镗锘”的抚时感事的词章,但也同时创作了一批以婉约秀娟的作品,此词也是其中的一首。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别苦闷的爱情词。<br /> <br /> 辛弃疾一生写了许多“大声镗鞳”的抚时感事的词章,但“稼轩词,中调、小令亦间作妩媚语”(邹祗谟《远志斋词衷》语),其中颇有不失为优秀的篇章,这首《清平乐》,便是其中的一篇。<br /> <br /> 词写一个闺中少妇,与所爱的人,一别经年,音讯全无,生死未卜。是所爱的人变了心,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上片,“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写这个闺中妇人,春夜做了一个梦,梦见当年两人分别相送时的情景。她待要找寻玉钗分一半与所爱的人做纪念时,惊醒过来,“才知是梦”。写得情凄意切,感兴淋漓。<br /> <br /> 下片,“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与心爱的人长久离别,而不能见面,且又无音讯。怎办呢?“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只好以眼泪作水,自离别以后,流的泪水,汇流成河。这由泪水汇成的河流,也早可以流到心爱人的身边了!描写得多么形象生动,维妙维肖,细腻感人。由于作家的笔触深入到描写对象的心灵深处,把握住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情境,捕捉住足以代表情人之间别离苦闷的特定特征,因而塑造出有个性特征的动人形象,从而产生了感人的艺术效果。<br /> <br /> 《宋四家词选"序论》说:“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概括了辛词的基本风貌。辛词以豪迈雄大见长,这方面的作品是极为丰富的。但是,辛弃疾也同时创作了一批以婉约秀娟而著称的作品。这些作品,如娇艳的春兰,与他的另一大批有如傲霜秋菊的作品,争奇斗艳,显示了作家生活的广阔和才华的超绝。正如这首《清平乐》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词人的心扉,让我们领略了他丰饶多姿的艺术才华。
简析:
《清平乐·春宵睡重》是一首写离别苦闷的爱情词,词的上片写女子在梦中送别情人,醒后寻找梦中情人所赠之信物;下片写女子的想法新奇而大胆,细腻感人。这首词婉约秀娟,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词人的心扉,词人没有用“愁” “苦”一类字眼,却把相思之苦写得很深沉。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20/250720辛弃疾-清平乐·春宵睡重.mp3
体裁代码:
44
作者代码:
1114000
体裁排序代码:
11140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