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杨素《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诗二首·其一》
标题注音:
yáng sù shān zhāi dú zuò zèng xuē nèi shǐ shī èr shǒu · qí yī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12,566 杨素《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诗二首·其一》 2 00:00:12,566 --> 00:00:22,266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3 00:00:22,266 --> 00:00:31,833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4 00:00:31,833 --> 00:00:41,066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5 00:00:41,066 --> 00:00:51,466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6 00:00:51,466 --> 00:01:00,633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7 00:01:00,633 --> 00:01:09,033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8 00:01:09,033 --> 00:01:19,766 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注音:
jū shān sì wàng zǔ fēng yún jìng zhāo xī shēn xī héng gǔ shù kōng yán wò yōu shí rì chū yuǎn xiù míng niǎo sàn kōng lín jì lán tíng dòng yōu qì zhú shì shēng xū bái luò huā rù hù fēi xì cǎo dāng jiē jī guì jiǔ tú yíng zūn gù rén bú zài xí rì luò shān zhī yōu lín fēng wàng yǔ kè
正文: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br />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br />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br />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br />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br />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br /> 日落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译文:
居住在山中四周都是高山,整天都是云雾缭绕。<br /> 溪涧上古树横斜,幽深的岩洞乱石交错。<br /> 日出时候远山明亮,鸟儿已经飞离的树林更显幽寂。<br /> 庭院中幽香浮动,竹室内生出一片空明。<br /> 落花飘荡着分入室内,细细的小草在台阶上堆积。<br /> 用玉桂浸制的美酒白白地倒满,因为老友不在席上。<br /> 天晚日落山色清幽,临风盼望友人归来。
注释:
薛内史:即薛道衡,隋朝大臣。<br /> 幽石:墓石。<br /> 岫:山洞。<br /> 动幽气:幽香浮动。<br /> 虚白:犹言空明。语本《庄子·人间世》:“瞻彼阕者,虚室生白。”<br /> 日落:一作“日暮”。<br /> 羽客:亦称“羽士”“羽人”。以鸟羽比喻仙人可飞升上天,引申为神仙方士,进而专指道士。后世道士多取以自号。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作于隋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至仁寿三年(公元603年)之间。薛道衡在隋初曾任内史舍人,与杨素经常诗歌唱酬。这首诗当为薛道衡任内史侍郎以后又出京师离开杨素之时所作。薛道衡集中有《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诗》,即酬杨素此篇。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诗前十句为诗歌的主体部分,具体描绘独坐所见的景物。前六句写的是山斋外的自然环境。<br /> <br /> 开头两句总写山居环境。起势空灵飘远,极富意境,让人眼前有高山环绕、云雾流离之感。字面一拆,字字无奇;字面一合,顿时有百倍的意境:可见意远在言外。这是对大环境的冲淡的一笔。<br /> <br /> 三四句写山中的溪、树、岩、石,分别用深、古、空、幽来形容,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境界。对仗工整,虚中逐渐趋实,进一步为后面的愁绪造势,正在渐渐地深入之中。<br /> <br /> 五六句写日出时景色,扣首联中的“朝”字。忽又摇开,造成跌宕的姿态,有小波澜摇曳。这两句的奇在于:日出天明,本该是生机复发、百鸟歌唱、心情舒畅的时刻,作者却逆意而行,对“寂”作进一步的渲染,那淡淡的愁丝几乎已经洋溢出字面,懒懒地在心中潜行了。接着四句写山斋中的情景。<br /> <br /> 七八句视线由户外转到户内,直接写自己居住的山斋。“幽气”“虚白”都围绕着居室来写,刻画其幽静、寂寞、凄清的感觉,一切的感觉都是清冷,没有人气。<br /> <br /> 九十两句进一步写庭院内的花草,花落入户而飞,见情态之悠闲,山斋之美好;细草当阶而积,见庭院之幽寂,山居之清静。这里仍然是景物描写,无一字提“愁”,无一字提“思”,但是寂寞惆怅之感已经伸手可及,全然浸满读者的心灵。山间景色之幽美,希望有人共赏;山斋独坐之孤寂,希望有知己相对。这就自然引出后四句,点出怀念薛内史之意。先感慨“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后归结为“临风望羽客”的热烈期盼。这四句写山斋中独坐之人的情怀,把作者徒对桂酒怀故望归的寂寞心情抒发了出来,与诗的前面环境的空寂幽静相融合。“山之幽”点题内山斋,首尾照应,浑然一体。<br /> <br /> 全诗给人一种寂寞空灵之感,一切都很淡,都很静,有飘浮不可捉摸之感。哀而不伤,朴实不事雕琢,感情自然而不矫饰。机心藏而不露,自然天成,看似信笔而来,实则颇有匠心。描写起自远山空林,再至兰庭幽室,再至盈樽美酒,由远及近,由大而小,由粗而细,由虚而实,其中情思,缓缓流淌,由朦胧而至清晰。最后忽又挽回到日暮远山,感情也到此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全诗浑成一体,从景到情,圆满无缺。诗中有不少着意刻画的字句,但由于诗人能创造出幽寂而含生意的境界,所以并不显得雕琢。前十句着重写景,而景中寓情;后四句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情景的结合处理得比较好。
简析: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诗二首·其一》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十句为诗歌的主体部分,具体描绘独坐所见的景物;后四句写山斋中独坐之人的情怀,点出怀念薛内史之意,抒发了诗人徒对桂酒怀故望归的寂寞心情。全诗给人一种寂寞空灵之感,情调哀而不伤,朴实不事雕琢,感情自然而不矫饰,从景到情,圆满无缺。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722/250722杨素-山斋独坐赠薛内史诗二首·其一.mp3
体裁代码:
34
作者代码:
1054400
体裁排序代码:
10544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