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司马迁《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标题注音:
sī mǎ qiān gāo zǔ gōng chén hóu zhě nián biǎo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08,900 司马迁《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2 00:00:08,900 --> 00:00:29,000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 3 00:00:29,000 --> 00:00:38,766 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4 00:00:38,766 --> 00:00:48,500 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5 00:00:48,500 --> 00:01:00,933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 6 00:01:00,933 --> 00:01:09,366 《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 7 00:01:09,366 --> 00:01:15,300 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 8 00:01:15,300 --> 00:01:29,166 《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 9 00:01:29,166 --> 00:01:34,433 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 10 00:01:34,433 --> 00:01:50,300 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 11 00:01:50,300 --> 00:01:55,966 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 12 00:01:55,966 --> 00:02:04,233 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 13 00:02:04,233 --> 00:02:09,000 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 14 00:02:09,000 --> 00:02:20,166 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 15 00:02:20,166 --> 00:02:31,566 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16 00:02:31,566 --> 00:02:40,166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 17 00:02:40,166 --> 00:02:48,900 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 18 00:02:48,900 --> 00:02:59,633 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 19 00:02:59,633 --> 00:03:10,900 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 20 00:03:10,900 --> 00:03:17,000 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注音:
tài shǐ gōng yuē gǔ zhě rén chén gōng yǒu wǔ pǐn yǐ dé lì zōng miào dìng shè jì yuē xūn yǐ yán yuē láo yòng lì yuē gōng míng qí děng yuē fá jī rì yuē yuè fēng jué zhī shì yuē shǐ hé rú dài tài shān ruò lì guó yǐ yǒng níng yuán jí miáo yì shǐ wèi cháng bú yù gù qí gēn běn ér zhī yè shāo líng yí shuāi wēi yě yú dú gāo zǔ hóu gōng chén chá qí shǒu fēng suǒ yǐ shī zhī zhě yuē yì zāi suǒ wén shū yuē xié hé wàn guó qiān yú xià shāng huò shù qiān suì gài zhōu fēng bā bǎi yōu lì zhī hòu jiàn yú chūn qiū shàng shū yǒu táng yú zhī hóu bó lì sān dài qiān yǒu yú zǎi zì quán yǐ fān wèi tiān zǐ qǐ fēi dǔ yú rén yì fèng shàng fǎ zāi hàn xīng gōng chén shòu fēng zhě bǎi yǒu yú rén tiān xià chū dìng gù dà chéng míng dū sàn wáng hù kǒu kě dé ér shù zhě shí èr sān shì yǐ dà hóu bú guò wàn jiā xiǎo zhě wǔ liù bǎi hù hòu shù shì mín xián guī xiāng lǐ hù yì xī xiāo cáo jiàng guàn zhī shǔ huò zhì sì wàn xiǎo hóu zì bèi fù hòu rú zhī zǐ sūn jiāo yì wàng qí xiān yín bì zhì tài chū bǎi nián zhī jiān jiàn hóu wǔ yú jiē zuò fǎ yǔn mìng wáng guó fēng hào yǐ wǎng yì shǎo mì yān rán jiē shēn wú jīng jīng yú dāng shì zhī jìn yún jū jīn zhī shì zhì gǔ zhī dào suǒ yǐ zì jìng yě wèi bì jìn tóng dì wáng zhě gè shū lǐ ér yì wù yào yǐ chéng gōng wéi tǒng jì qǐ kě hùn hū guān suǒ yǐ dé zūn chǒng jí suǒ yǐ fèi rǔ yì dāng shì dé shī zhī lín yě hé bì jiù wén yú shì jǐn qí zhōng shǐ biǎo jiàn qí wén pō yǒu suǒ bú jìn běn mò zhù qí míng yí zhě quē zhī hòu yǒu jūn zǐ yù tuī ér liè zhī dé yǐ lǎn yān
正文: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br /> <br />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余皆坐法陨命亡国,丰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br /> <br />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译文:
太史公说,古时人臣的功绩有五等:依靠仁德安定国家的称“勋”,依靠出谋划策的称“劳”,借助武力的称“功”,明确功劳等级的称“伐”,凭借资历长短的称“阅”。我朝的封爵誓词上讲:“即使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平的象磨刀石了,你们的封国也会永远安宁,还要把对你们的恩泽延及给后代。”朝廷最初不是不想稳固这些功臣们的根本,但那些枝枝叶叶却渐渐的衰微了。<br /> <br /> 我读了有关高祖给功臣们的封侯的史料,考察了功臣侯们初次受封及他们后嗣失掉侯位的因由,认为,这真是和我所听到的传闻不一样!《尚书》说:“各个邦国都应协调和睦”,直到夏、商时代,有的邦国竟经历了几千年。周朝分封了八百个诸侯,经幽王、厉王之后,在《春秋》的记载上还能见得到。《尚书》上记载了唐尧、虞舜时的侯伯,经历夏、商、周三代的千余年,仍然保全着自己的地位而屏卫着天子,这难道还不是因为他们深信仁义,遵奉君主的法令吗?汉朝兴起了,受到分封的功臣一百多人。当时天下刚刚安定,以前那些大城名都的人口离散逃亡,可以统计的户口不过原来的十之二三,因此,大侯的封户不过万户,小的只有五六百户。以后几代,民众们都回归故乡了,户口才日益繁衍起来。萧何,曹参,周勃,灌婴这些人的后裔有的封户达到了四万,小侯的封户也增加了一倍,财产也象这样不断积累,他们确实富裕厚足了。于是,这些人的子孙骄傲自满了,忘记了自己祖先创业的艰难,干起了荒淫邪恶的勾当。从开始受封到太初时只有百余年的时间,而原来的侯爵保持至今的只剩下五家,其余的都因犯法而丧命亡国,一下子就全完了。这由国家法网渐渐严密的缘故,然而他们自己也没有小心翼翼地对待当世的禁令啊!<br /> <br /> 生活在今世,记住古代的道理是要把它当作镜子来对照自己,可不一定今天就与古代完全一样。帝王们完全可以制定不同的利益而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主要还是以成就功业为原则,岂能完全一样?观察功臣侯门为什么受到尊荣恩宠和为什么受到废黜羞辱,也是当今政治得失的经验教训,何必非得古代的传闻!在此,我考察了功臣侯们的始末,把关于他们的文献改列成下表,其中有有些没能完全弄清本末之处,就只记下那些比较可信的材料,对有疑问的地方就空着。不过,以后如果有人想继续推究和说明其中的道理,这个表还是可以参阅的。
注释:
社: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的土神。“稷”,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的谷神。“社”、“稷”连言,则用以代指国家。 <br /> 等:等级。这里泛指各种带有等级的国家制度。<br /> 封爵之誓:汉高祖封侯时有约誓,欲使功臣所得爵位世代相传。誓词以丹色刻写在铁券上,即所谓“丹书铁券”。 <br /> 河:黄河。“带”,衣带。“使河如带”,使黄河变成衣带一般狭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以此来譬喻久远。<br /> 厉:磨刀石。“泰山若厉”,使泰山变成磨刀石一样短小,这同“使河如带”一样,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句意在表示久远。 <br /> 爰:乃,于是。“苗裔”,子孙后代。“爰及苗裔”,此四句誓词《困学纪闻》十二引《楚汉春秋》作“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汉有宗庙,尔无绝世”。 <br /> 根本:指汉高祖时期始受封的功臣。<br /> 枝叶:指功臣侯者的后裔。“陵夷”,衰颓。<br /> 余:我。“读高祖侯功臣”,阅读高祖对功臣进行封爵的记载。这种记载,即是当时的侯籍。 <br /> 异哉所闻:此谓异于下文提到的《尚书》、《春秋》记载的情况,并不是异于“使河如带,泰山若厉”云云之意。 <br /> 《书》:即《尚书》。“协和万国”,语出《尚书·尧典》。《尧典》作“协和万邦”。“邦”改作“国”,避汉高祖刘邦讳。在《尧典》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尧使各个邦国之间关系和协。 <br /> 幽:周幽王,周宣王之子,公元前七八一年至前七七一年在位。在位期间,为政昏乱,被杀于骊山下,西周灭亡。事迹详见本书《周本纪》。“厉”,周厉王,周夷王之子。执政期间,剥削繁苛,压制舆论,公元前八四一年,国人暴动,厉王出奔彘(在今山西霍县),十四年后死于彘。事迹详见本书《周本纪》。<br /> 唐虞:即陶唐氏和有虞氏,皆为传说时期的远古部落,其首领前者是尧,后者是舜。 <14>“蕃”,与“藩”字通,屏障的意思。 <br /> 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据表间所列,高祖功臣侯者一百三十七人,另有王子四人,外戚二人,共一百四十三人。实际上,高祖功臣受封为侯的,本表尚有漏载者。 <br /> 萧、曹、绛、灌:指萧何、曹参、绛侯周勃、灌婴。<br /> 太初:汉武帝年号,凡四年,时当公元前一○四年至前一○一年。 <br /> 见:与“现”字同。“见侯五”,指平阳侯曹宗、曲周侯郦终根、埤山侯仁、戴侯秘蒙、谷陵侯冯偃。 <br /> 秏:与“耗”字同,意为无、尽。 <br /> 罔:与“网”字同,法网。“少”,稍略,略微。 <br /> 兢兢:小心谨慎。<br /> 绲:与“混”字通。
创作背景: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说:“维高祖元功,辅臣股肱,剖符而爵,泽流苗裔,忘其昭穆,或杀身陨国。作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意思是说:高祖创业时,有许多开国元勋辅佐,他们好比一个人的左右臂膀和两只大腿。汉朝和他们剖分符节,封赐爵位,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受到阴袭,传世一久,分不出昭穆,忘其亲疏远近,也有的竟至身遭杀戮或废为庶民而国祚绝灭。因此编制《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列于《史记》卷十八。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此年表记录了汉初功臣的业绩及其家族的兴盛衰亡,是研究西汉开国史和汉初政治史不可多得的史料。表前序文,两段叙事,一段评论。第一段叙历代功臣封赏之制;第二段叙汉高祖封侯功臣的时代兴亡原委;第三段评论上述之事,并申作年表的目的。<br /> <br /> 此文叙事的层次多,简练具体;而叙事与议论,又多出以抒情,唱叹之笔多,《史记》文章的跌宕的风神之美,也表现得很突出。<br /> <br /> 文章叙古今封侯世家的兴衰灭亡,是为了总结原因,提供鉴戒,目的单纯;但作者对这种事的涉想,却是复杂的,又很动情感,所以说了一层,便唱叹一层。第一段结尾的“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探索了分封和受封者的主观意图,考察其形势的客观变化,从其始末更替,认识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现实,一转折,一对照,一唱叹。第二段,自“余读高祖侯功臣”至“异哉所闻”,一转折,一唱叹,而唱叹的语气又特别重,特别奇突;“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一总结,以反诘为唱叹;自此以下,至“徐皆坐法陨命亡国,耗矣”,经过多层转折,又来一总结一大唱叹;“网亦少密焉”两句紧接便来两转折,两唱叹;转折之密,唱叹之多,超过前面。第三段,“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岂可绲乎”,“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颇有所不尽本末”,“得以览焉”等句,都是一小结即一转折,一转折即一唱叹;有的更是两句相连,便自为转折的。其转折之密,唱叹之多,一如第二段的结尾。<br /> <br /> 一篇文章用意转折如此其多,唱叹之情如此其浓,文章跌宕的风神如此其突出,在《史记》之前固然见不到,《史记》之后也不容易见到。全篇令人深有“居今之世”同“思接千载”之感,会心处,不只在其文之跌宕萧瑟,而且在其意之凄恻哀伤。
简析:
此表记录了汉初功臣的业绩及其家族的兴盛衰亡,是研究西汉开国史和汉初政治史不可多得的史料。汉高祖刘邦封功臣为侯,但列侯都很快衰微。作者编制此表并在序言中探究列侯衰微的原因,指出列侯子嗣因富贵而骄横,往往犯法亡国。此序文反复慨叹,层层回复,步步照顾、节节顿挫,令人深有“居今之世”同“思接千载”之感,会心处,不只在其文之跌宕萧瑟,而且在其意之凄恻哀伤,显示出很强的艺术性,具有浓郁的唱叹之情。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828/250828司马迁-高祖功臣侯者年表.mp3
体裁代码:
25
作者代码:
985500
体裁排序代码:
9855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