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武则天《曳鼎歌》
标题注音:
wǔ zé tiān yè dǐng gē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07,166 曳鼎歌,武则天,唐代。 2 00:00:07,166 --> 00:00:13,533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 3 00:00:13,533 --> 00:00:19,533 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4 00:00:19,533 --> 00:00:25,133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5 00:00:25,133 --> 00:00:30,733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注音:
xī nóng shǒu chū xuān hào yīng qī táng yú jì zhǒng tāng yǔ chéng shí tiān xià guāng zhái hǎi nèi yōng xī shàng xuán jiàng jiàn fāng jiàn lóng jī
正文: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br /> 唐虞继踵,汤禹乘时。<br />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br />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译文:
伏羲和神农氏首先出现,开启了人类文明,轩辕黄帝和昊天上帝顺应天命而兴起。<br /> 唐尧和虞舜接着治理天下,继承和发展了文明,商汤和大禹又乘着时势崛起。<br /> 天下因此变得光明安稳,四海之内和谐繁荣。<br /> 上天神明鉴察着这一切,于是奠定了李家王朝的隆盛基业。
注释:
羲农:伏羲氏和神农氏的并称。<br /> 轩昊:轩辕、少昊的并称。<br /> 乘时:乘机,趁势。<br /> 雍熙:和乐昇平。<br /> 上玄:上天。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四言铭文,作者为武则天,所谓铭文,就是在器物或碑碣上刻写或铸成的文字。公元696年(万岁通天元年)四月,铸九鼎成,搬放于通天宫。豫州鼎高1丈8尺,容1800石;其余鼎高1丈4尺,容1200石,共用铜56万多斤。鼎上各写本州山川物产之象,令著作郎贾膺福、殿中丞薛昌容、凤阁主事李元振、司农录事钟绍京等分题,左尚令曹元廨画。令南北卫士10余万人并仗内大牛、白象曳之。自紫微城北门玄武门入。武则天自制了这首豫州永昌鼎歌。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女皇武则天重铸九鼎,表明其政权已趋巩固。此时,她正式君临天下已七个年头,四海富庶,国家强盛。在此之前,她造明堂,建天枢,中岳封禅,相继成功,女皇志满意得,权力鼎盛,于是铸九鼎再显君威。<br /> <br /> 由此可知,如何写鼎文,非同一般。女皇亲撰铭文,以示重视。她以那如椽大笔突兀从河图写起,一连四句,历数三皇五帝。这样开头,气势不凡,立马使人想起“河出国,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一古训,寓意深长。接着写“天下光宅,海内雍熙”,颂扬武周政权是光明灿烂的和谐社会。自从公元684年改元光宅以来,经12年经营,认为光宅天下的目标达到了。最后以“上玄降鉴,方建隆基”结束全诗,归功于天,指明君权神授,这是上天降下的符瑞,叫她建立隆盛的大周基业。<br /> <br /> 文如其人,出自政治家之手的鼎文,成了一篇政治宣言,抒发了胜利者的豪情。这里,武则天以三皇五帝这些圣君自况,其意更耐人寻味。此诗气势雄伟,音韵铿锵,是一篇非常成功的杰构。
简析: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828/250828武则天-曳鼎歌.mp3
体裁代码:
36
作者代码:
1062400
体裁排序代码:
10624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