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周容《渡者之言》
标题注音:
zhōu róng dù zhě zhī yán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07,033 周容《渡者之言》 2 00:00:07,033 --> 00:00:18,300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洲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3 00:00:18,300 --> 00:00:23,166 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 4 00:00:23,166 --> 00:00:32,333 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 5 00:00:32,333 --> 00:00:40,600 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 6 00:00:40,600 --> 00:00:44,133 速进,则阖。” 7 00:00:44,133 --> 00:00:48,366 予愠为戏,趋行。 8 00:00:48,366 --> 00:00:56,100 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 9 00:00:56,100 --> 00:01:01,966 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10 00:01:01,966 --> 00:01:08,033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11 00:01:08,033 --> 00:01:22,633 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音:
gēng yín dōng yú zì xiǎo gǎng yù rù jiāo zhōu chéng mìng xiǎo xī yǐ mù jiǎn shù shū cóng shí xī rì chén shān wǎn yān yíng shù wàng chéng èr lǐ xǔ yīn wèn dù zhě shàng kě dé nán mén kāi fǒu dù zhě shú shì xiǎo xī yìng yuē xú xíng zhī shàng kāi yě sù jìn zé hé yú yùn wéi xì qū xíng jí bàn xiǎo xī pū shù duàn shū bēng tí wèi jí qǐ lǐ shū jiù shù ér qián mén yǐ mǔ xià yǐ yú shuǎng rán sī dù zhě yán jìn dào tiān xià zhī yǐ zào jí zì bài qióng mù ér wú suǒ guī sù zhě qí yóu shì yě fú qí yóu shì yě fú
正文: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洲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br /> <br />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译文:
庚寅年的冬天,我从小港出发,打算到蛟洲城去,命令书童用夹书的木板捆着书跟从。当时太阳已经落山,傍晚的云雾环绕着山林。远望离城大约两里路,于是问船夫:“还可以赶得上南门开吗?”船夫仔细地看着书童,回答说:“慢慢地走,可以进入;快步行走,城门会关闭。”我生气了,以为他在戏弄我,快步赶路。走到了一半的时候,书童跌倒了,捆书的绳子断开了,书散落一地,书童哭哭啼啼的,来不及马上起身。等我整理好书籍捆好书时,可是这时南门已经关门上闩了。<br /> <br /> 我恍然大悟,觉得船夫说的话很有道理。天下间因为急躁而导致失败,一直到晚上也没有地方睡觉的人,大概是这样吧。
注释:
自:从。<br /> 以:用。<br /> 命:命令。<br /> 木简:用木板做的书夹子。<br /> 束:捆绑;理书就束:把书捆好。<br /> 从:跟从<br /> 萦:环绕<br /> 许: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左右”;二里许:两里左右<br /> 望:遥望.<br /> 因:于是。<br /> 熟:仔细地,详细地。<br /> 徐:缓慢地。<br /> 趋行:快步而行。趋,疾走。<br /> 仆:跌倒。<br /> 就:完成。<br /> 牡下:指闭门上闩。牡,门闩。<br /> 近道:很有道理。近,接近。道,道理。<br /> 穷暮:一直到晚上。穷,穷尽。<br /> 其犹是也夫:真的像这样啊!其,语气词。也夫,语气词。犹:像<br /> 小奚:小僮,年少的奴仆。<br /> 阖:闭。<br /> 愠:恼怒,生气。<br /> 庚寅:清顺治七年。<br /> 爽然:如有所失的样子。<br /> 其:语气词。<br /> 犹是:像这样。
创作背景:
明朝末年,抗清义师风起云涌,但由于仓促召募,队伍不齐,后纷纷失败。这篇散文是有感而发,写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这一组文章,是用两篇散文画龙,又借孔孟语录点睛:速度问题,要从实际情况衡量,能快则快,须慢就慢。不能快却求快,适得其反;慢慢来,作好充分准备,倒是水到渠成。<br /> <br /> 这里的关键是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事态发展的趋势,把握事物发展过程的规律,排除鼠目寸光的干扰,作出比较科学的预见。<br /> <br /> 小到二里的路程,对于成年人来说,不紧不慢二十分钟笃定走进城门。但是,渡者听到询问,还须“熟视”瘦小的书童再说:他的肩头那么嫩,他的双腿这么细,而他身边的一捆书几乎齐腰,捆扎书籍的绳子又不牢靠。这就表明,在城门关上之前的有限时间里,小书僮是要完全避免摔跤的折腾的;而要避免摔跤,就须徐徐走去。看起来,速度放慢了,时间会拖长,但换来的,却是小书僮力能胜任,尤其是不出意外,这样,时间反倒赢回来了。显然,这样的考虑是渗透着快与慢的辩证思维的,却为毫无辩证观点的人所不解,甚至讥之为儿戏。<br /> <br /> 大到战争的胜利,也不可躁急从事,而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才能争取得到。夏后相在失败以后,不是不服气,最好明天再战,拿出颜色给对方看看,而是分析原因,找到根子,艰苦奋斗,战胜自己。在他看来,这次失败,既然不是我方的外因(地不浅,民不寡)使然,那么,就是我方的内因所致,具体地说,就是“吾德薄而教不善”决定了的。——显然,这是深切反思和深刻探讨以后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从他日后力求改正的几个方面想见此前的所作所为:一是无视玩物丧志,表现在贪图享受,纵情娱乐,讲究修饰;二是漠视道德规范,表现在待人不讲礼貌,用人不讲贤能。——如此气氛弥漫在家庭内外,乃至部落国家,一旦发生战争,遭遇失败,就是十分自然的了。所以,甘泽之败,无异于在夏后相脸上击一猛掌,使他在清醒以后定下了“厚德善教”的长期战略,并以此作为回答躁急请战者以“不可”的坚强后盾。——这里提出“长期”二字,请问“长”到什么时候?应该说,在夏后相那里,是没有一张时间表的,总之是要长到上述各方面都拨乱反正了。有显著成效了,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有压倒对方的优势了,才可一战。所以,相对于以速战求速胜的六卿来说,夏后相对胜利的期望要久远得多,他甚至很有“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的味道。哪知如此专心致志于战略调整的结果,却是仅仅一周年后,有扈氏自来顺从,夏后相不战而胜。这就不能不使人信服这样一条真理:外因只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据。<br /> <br /> 可惜,《小港渡者》的作者和《期年而有扈氏服》中的六卿在事情当初是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周容对渡者的“熟视小奚”,感觉迟钝,对渡者的回答,愠以为戏,一意趋行,直到束断书崩,仓促之中眼看城门关闭而不得入,才在爽然自失之中感悟渡者之言近乎道,利于行,记之以诫后人。六卿好胜心切,也一定悻悻于夏后相对他们“请复之”的不以为可,直到期年以后,内部整治得体,国力强盛,前敌不战而服,才会击节长叹道:天下之不以躁急自败,反以缓国自强而胜人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br /> <br /> 人们在感叹之余,才始领悟孔孟语录并不我欺。
简析:
《渡者之言》是一篇杂记散文,此文写暮色苍茫赶路人情急之状如在眼前,文中通过一件生活小事,验证了渡船工说的“徐行尚开,速进则阖”的这个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全文中心突出,言筒义深,寓大道理于小事件当中,渗透着快与慢的辩证思维,读后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828/250828周容-渡者之言.mp3
体裁代码:
59
作者代码:
1161902
体裁排序代码:
1161902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4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