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标题注音:
bái jū yì yì jiāng nán cí sān shǒu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10,233 忆江南词三首,白居易,唐代 2 00:00:10,233 --> 00:00:17,466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3 00:00:17,466 --> 00:00:27,733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 00:00:27,733 --> 00:00:33,633 能不忆江南? 5 00:00:33,633 --> 00:00:41,433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6 00:00:41,433 --> 00:00:52,633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7 00:00:52,633 --> 00:00:59,133 何日更重游? 8 00:00:59,133 --> 00:01:06,833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9 00:01:06,833 --> 00:01:17,200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10 00:01:17,200 --> 00:01:21,733 早晚复相逢?
注音:
jiāng nán hǎo fēng jǐng jiù céng ān rì chū jiāng huā hóng shèng huǒ chūn lái jiāng shuǐ lǜ rú lán néng bù yì jiāng nán jiāng nán yì zuì yì shì háng zhōu shān sì yuè zhōng xún guì zǐ jùn tíng zhěn shàng kàn cháo tóu hé rì gèng chóng yóu jiāng nán yì qí cì yì wú gōng wú jiǔ yì bēi chūn zhú yè wú wá shuāng wǔ zuì fú róng zǎo wǎn fù xiāng féng
正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br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br />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br />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月圆之时山寺之中,寻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赏那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br />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杯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那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何时才能再次相逢?
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br /> 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br /> 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br />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br />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br /> 桂子:桂花。<br />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br />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br />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br /> 竹叶:酒名。即竹叶青。亦泛指美酒。<br /> 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此词泛指吴地美女。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创作背景:
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以推断出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这三首词既是各自独立成篇又是互为联系的,必须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分析。<br /> <br /> 第一首摄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色,写得生机盎然,色彩艳丽。“日出江花红胜火”一句刻画在初日映照下的江畔春花,红得胜过火焰。表现出春天花卉的生机勃勃之态,使人感到江南春色浓艳、热烈之美。次句说“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荡漾,碧波千里,诗人更夸张地形容它比蓝草还要绿,这深浓的碧绿色,与上句日映江花的火红色相映发,便觉更加绚丽夺目。诗人敷彩设色,用色彩明艳的辞藻,很好地显示出江南春色的迷人之态,像作者这样长期居住在苏杭的人自然是“能不忆江南!”即便素未到过江南的人也会急欲一睹为快。<br /> <br /> 如果说第一首是对江南春色的客观的把握,总体的描绘,来表明“江南好”,那么第二、三首便是通过突出描绘苏、杭这两个被人喻为可同天堂媲美的地方来验证“江南好”了。古神话中有月中桂树的传说。《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可见这寺中月桂的说法不过是寺僧自神其说而已。但是,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作品运用这一传说,意在表达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时“山寺月中寻桂子”也表现了诗人浪漫的想像,我们眼前仿佛现出怒放的丹桂,闻到桂子浓郁的芳香。次句“郡亭枕上看潮头”则描绘了杭州浙江入海的奇观。诗人通过对当年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两个代表性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仅用两句话就足以使人想见杭州之多彩多姿。<br /> <br /> 最后一首是描绘苏州之美。苏州有当年吴王夫差为美人西施修建的馆娃宫等风景名胜古迹,有名叫“竹叶春”的美酒佳酿,苏州的女子也更美丽多姿,能歌善舞,她们的舞姿,令人联想到那在风中沉醉的荷花。诗人以美妙的诗笔,简洁地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令人无比神往。<br /> <br /> 三首词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和女性之美,每首都以“江南好”开篇,而以直接深情之句作结,艺术概括力强,意境奇妙,使人读其词而直欲奔向江南实地观览一番。
简析:
《忆江南三首》是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词人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第二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之美好,表达了对杭州的忆念之情;第三首词歌咏苏州,选取竹叶春酒和吴娃醉舞,几笔勾勒出苏州的旖旎风情,表达了词人对苏州的怀想与向往。这三首词主旨相同而各具首尾,分别描绘江南的景色美、风物美以及女性美,其内容相对独立而又互为补充,艺术概括力强,情感丰沛,意境奇妙。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920/250920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mp3
体裁代码:
36
作者代码:
1077230
体裁排序代码:
107723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