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刘邦《大风歌》
标题注音:
liú bāng dà fēng gē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1 00:00:00,000 --> 00:00:07,100 大风歌,刘邦,两汉 2 00:00:07,100 --> 00:00:13,433 大风起兮云飞扬, 3 00:00:13,433 --> 00:00:20,600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4 00:00:20,600 --> 00:00:26,733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音:
dà fēng qǐ xī yún fēi yáng wēi jiā hǎi nèi xī guī gù xiāng ān dé měng shì xī shǒu sì fāng
正文:
大风起兮云飞扬,<br />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br />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译文:
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br /> 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br />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注释:
大风歌: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酒酣,刘邦击筑(一种打击乐器)高歌,唱了这首《大风歌》。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br /> 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啊”。<br /> 威:威望,权威。<br /> 加:施加。<br /> 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br /> 安得:怎样得到。安,哪里,怎样。<br /> 守:守护,保卫。<br /> 四方:指代国家。
创作背景:
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刘邦亲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并将其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徐州市),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大风歌》一诗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br /> <br /> 这首诗全篇只有三句,却包含了双重的思想感情,且出现别具一格的转折。其诗用大风、飞云开篇,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他与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战场上是如何歼剿重创叛乱的敌军,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运用大风和飞扬狂卷的乌云来暗喻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一个“威”字就是那样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各诸侯臣服于大汉天子刘邦的脚下,一个“威”字也直抒了刘邦的威风凛凛、所向披靡,天下无人能与之匹敌的那种巨无霸的冲天豪迈气概。但诗篇的着重点乃是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最后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写他的心情与思想,但这最后一句,刘邦没有继续沉浸在胜利后的巨大喜悦与光环之中,而且是笔峰一转,写出内心又将面临的另一种巨大的压力。这一句既是希冀,又是疑问。它显露了刘邦的无奈不禁叩问天下,有谁能为他守住这片江山之感慨,昔日的功臣一个个谋反,独留他这个老朽在此老泪纵横。
简析:
《大风歌》一诗抒发了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此诗歌仅有三句,前二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亦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流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尚未安定的浓郁的忧虑与惆怅。全诗浑然一体、语言质朴、大气磅礴,包含了双重的思想感情,别具一格。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0920/250920刘邦-大风歌.mp3
体裁代码:
24
作者代码:
974400
体裁排序代码:
9744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