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李白《古风·西上莲花山》
标题注音:
lǐ bái gǔ fēng · xī shàng lián huā shān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注音:
xī shàng lián huā shān tiáo tiáo jiàn míng xīng xī shàng yī zuò xī yuè sù shǒu bǎ fú róng xū bù niè tài qīng ní cháng yè guǎng dài piāo fú shēng tiān xíng yāo wǒ dēng yún tái gāo yī wèi shū qīng dēng yún tái yī zuò zhì yún tái huǎng huǎng yǔ zhī qù jià hóng líng zǐ míng fǔ shì luò yáng chuān máng máng zǒu hú bīng liú xuè tú yě cǎo chái láng jìn guān yīng
正文: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西上 一作:西岳)<br />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br />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br />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登云台 一作:至云台)<br />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br />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br />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译文:
西岳华山莲花峰上,远远地看见华山仙女。<br /> 素手握着皎洁芙蓉,太空之中凌空而行。<br /> 身穿云霓做的衣裙,拖着宽阔的飘带,轻盈飘拂地升天而行。<br /> 她邀请我登上彩云高台,拜见那仙人卫叔卿。<br /> 恍惚之间与仙人同去,驾着鸿雁飞入高空。<br /> 俯视中原一带,到处都是安禄山叛军。<br /> 鲜血淋漓涂满了野草,安禄山叛军都封爵簪缨。
注释:
莲花山: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br /> 迢迢:遥远貌。<br /> 明星:传说中的华山仙女。<br /> 虚步:凌空而行。<br /> 蹑:行走。<br /> 太清:天空。<br /> 霓裳:用云霓做的衣裙。<br /> 曳广带:衣裙上拖着宽阔的飘带。<br /> 云台:云台峰,是华山东北部的高峰,四面陡绝,景色秀丽。<br /> 卫叔卿:传说中的仙人。<br /> 紫冥:高空。<br /> 洛阳川:泛指中原一带。<br /> 走:奔跑。<br /> 豺狼:比喻安史叛军。<br /> 冠缨:穿戴上官吏的衣帽。
创作背景:
李白集中总题为“古风”的五十九首诗,在编排上并无次第。这五十九首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比较确定的是这首《古风·其十九》作于至德元载(756)诗人由梁宋奔玉华山时。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这首诗中虚构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仙境,以此反衬中原地带叛军横行,人民遭难的残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安史叛乱的谴责。萧士赟注认为"此诗似乎记实之作,岂禄山入洛阳之时,太白适在云台观乎?"郁贤浩《李白选集》云:"疑安史乱起时,李白正在梁苑(今河南商丘)至洛阳一带,目睹洛阳沦陷,乃西奔入函谷关,上华山。此诗为天宝十五载春初在华山作。"朱谏注认为此时李白在庐山隐居。总之此诗写法奇特,前十句虚拟游仙之事,后四句忽然转入现实,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于此亦可见李白诗天马行空、想象奇诡之处。
简析:
《古风·其十九》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雄浑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壮观而雄奇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也反映出其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前十句勾勒出莲花山的奇丽景象和诗人飘逸不凡的形象,展露出其超越现实的豪情壮志和追求理想的高逸信念;后四句则笔锋一转,描绘了洛阳川上胡兵横行、生灵涂炭的悲惨景象。这种强烈的对比,既显示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也表达了他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全诗运笔高妙,想象丰富,颇具艺术感染力。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1017/251017李白-古风·西上莲花山.mp3
体裁代码:
36
作者代码:
1070100
体裁排序代码:
10701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