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标签:
0
标签1:
0
标签2:
0
标签3:
0
标签4:
0
推荐语:
配图地址:
配图出处:
标题:
刘禹锡《叹水别白二十二》
标题注音:
liú yǔ xī tàn shuǐ bié bái èr shí èr
标题又名:
标题又名2:
B站bv号:
VIP开关:
0
VIP合辑代码:
0
茶座背景图:
0
音对译:
否
是
字幕:
注音:
shuǐ zhì qīng jìn měi cóng yì sháo zhì qiān lǐ lì rén lì wù shí xíng shí zhǐ dào xìng jìng jiē rán jiāo qíng dàn rú cǐ jūn yóu jīn gǔ dī shàng wǒ zài shí qú shǔ lǐ liǎng xīn xiāng yì sì liú bō chán yuán rì yè wú qióng yǐ
正文:
水。<br /> 至清,尽美。<br /> 从一勺,至千里。<br /> 利人利物,时行时止。<br /> 道性净皆然,交情淡如此。<br /> 君游金谷堤上,我在石渠署里。<br /> 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湲日夜无穷已。<br />
译文:
水。<br /> 极其清澈,极为漂亮。<br /> 从一勺,到汇聚成河奔至千里。<br /> 对人和物都有好处,一会急行一会缓止。<br /> 有品行的都是如此,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情。<br /> 你在金谷的堤上,我在石渠的署里。<br /> 两心相应和流水一般,慢慢流动无穷无尽。
注释:
至清:过于清澈;极其清澈。<br /> 尽美:极美;完美。<br /> 道性:有道德品性、合道之性、出家人所谓修道之情志等义。<br /> 金谷堤:洛阳金谷园中之堤。金谷园为晋朝巨富石崇所建。刘以此借代白居易所在地洛阳。<br /> 石渠署:即石渠阁,汉宫中藏书之处,在未央宫殿北。这里用以代刘所在的集贤殿,这时刘禹锡任集贤殿学士,工作是整理图书,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搜求逸书。<br /> 流波:流水。<br /> 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四月,白居易以假满百日,按唐时法规,即合停解,故得罢刑部侍郎,并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在赴任时,刘禹锡等朝官多人在长安兴化亭为之饯别,酒酣,各赋一字至七字诗,以题为韵,刘禹锡题为“水”,即这首诗。
简介出处:
鉴赏、赏析:
除诗歌与论说文外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在唐代辞赋史中,乃至整个辞赋史中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其存赋十一篇,与唐代各家所存辞赋数目相较,也不算少了。马积高在其著作《赋史》中评价中唐时期的辞赋家,列柳宗元为首位,韩愈、刘禹锡并列其次,又将柳宗元之辞赋同屈原相提并论,即可见一斑。而实际上,刘禹锡本人也是对自己的文章水平颇有自信的,在其《子刘子自传》中他说:“天与所长,不使施兮。”这里的“所长”指的即是自己的长于文词,而在这“文词”之中当然也包括辞赋在内。在刘禹锡的十一篇辞赋作品当中以《秋声赋》最受后人推崇。<br /> <br /> 由于刘禹锡的辞赋多数创作于贬谪时期,因此逐臣之悲与怀才不遇便成了其辞赋创作的重要主题,骚怨情怀是其主要的情感寄托,同时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也贯穿始终。此外,除了反映贬谪愁思的作品,其辞赋还有应试科举所作的律赋——《平权衡赋》,怀古伤今的《山阳城赋》,悼亡的《伤往赋》,描写景物风俗的《楚望赋》。作为唐代重要的文学家与哲学家,刘禹锡的诗歌成就较高,是唐诗研究的重要领域,而诗文又为当时的文学主流,故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必然要受到其诗歌创作影响的。例如刘禹锡诗歌的主题便影响着他辞赋的主题,许多在其诗歌中描绘的场景画面、表达的情感内容,同样也出现在他的辞赋作品中,因此研究其诗文与辞赋的互动关系是其辞赋研究的有利环节。
简析:
《叹水别白二十二》是一首杂言古诗。此诗以水之清净明洁形容二人的交情,最后又以水之流波比喻二人恩念之深。此篇宝塔形的诗体有利于表达诗人的感情,随着每一句增加一字,诗人的情感也就更加深一层。全诗不仅体裁新颖, 而且写法也曲尽其妙,清新雅致,不脱流俗,语意不深而情感真挚。
诵读客说:
音频地址:
./yp/251017/251017刘禹锡-叹水别白二十二.mp3
体裁代码:
36
作者代码:
1077200
体裁排序代码:
107720000
合集代码:
0
合集排序代码:
0
合集代码2:
0
合集排序2:
0
合集代码3:
0
合集排序3:
0
合集代码4:
0
合集排序4:
0
古籍代码:
0
古籍排序:
0
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