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已收录 768 位作者、 5924 篇作品。
均为诵读客本人诵读。
全站作品总时长:304小时57分42秒
注册登录后收听
下一篇
陶渊明《饮酒·十三》

魏晋诗陶渊明
0 369 收藏

编辑于:2025-07-05 17:31:40  

饮酒·十三

陶渊明 [魏晋]
拼音译文音对译 正文字数:50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译文
两人常常在一起,志趣心境不同类。
一人每天独昏醉,一人清醒常年岁。
醒者醉者相视笑,对话互相不领会。
浅陋拘泥多愚蠢,自然放纵较聪慧。
转告正在畅饮者,日落秉烛当欢醉。
注释
同止:在一起,同一处。取舍:采取和舍弃,选择。邈异境:境界截然不同。
领:领会,理解。
规规:浅陋拘泥的样子。兀(wù)傲:倔强而有锋芒。差(chā):比较,尚,略。颖:才能秀出,聪敏。
酣中客:正在畅饮的人。
简介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自言“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03)说、元兴三年甲辰(404)说、义熙十年甲寅(414)说、义熙二年丙午(406)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17)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18)说。此诗为组诗第十三首。
简析
  《饮酒·十三》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说人们共处一地,但在选择和生活态度上却大相径庭,有人终日“醉”,有人常年“醒”;然后揭示了这两种状态的人之间的隔阂与不理解,进一步对比了清醒者的拘谨愚钝与沉醉者的高傲不羁;最后以劝诫的口吻,提醒沉醉于自我世界的人,需要保持对生活的关注和清醒的认识,不要完全迷失在自我营造的幻境中。全诗以对比和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在生活方式、思想境界上的差异与互不理解,具有警示的意味。

请点击 登录 后评论
如未显示登陆状态,点此 刷新 页面
Random Articl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