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已收录 768 位作者、 5924 篇作品。
均为诵读客本人诵读。
全站作品总时长:304小时57分42秒
注册登录后收听
下一篇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唐诗刘禹锡
0 358 收藏

编辑于:2025-06-29 21:26:59  
一千二百年前的夔州山水,在民歌的调子里。

竹枝词九首

刘禹锡 [唐代]
拼音译文音对译 正文字数:389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奥》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家住 一作:信在)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译文
  天下各地的歌曲,曲调虽不同但都能带来欢乐。这年正月,我来到建平,乡里的孩童们一起唱《竹枝》歌,吹着短笛,敲打着鼓来和着节拍。唱歌的人挥动衣袖,随意起舞,认为唱的曲目多的人就厉害。聆听那歌声,符合黄钟律里的羽调,歌曲结尾激昂明快如同吴地的歌谣,虽然声音粗率模糊难以分辨,但情思婉转,有着《诗经淇奥》那样的艳丽。从前屈原居住在沅水、湘水一带,当地百姓迎神时,唱的歌词大多粗俗浅陋,屈原便为他们创作了《九歌》,直到如今荆楚之地的人们还击鼓跳舞来演唱。所以我也创作了九首《竹枝词》,让擅长唱歌的人传唱,附在后面,后世听巴地歌谣的人,就能知道风俗歌谣演变的缘由了。

白帝城头春草生长,白盐山下蜀江水清澈。
南方人走上前来唱上一曲,北方人莫要上前,免得触动思乡之情。

山上的桃花红艳艳开满枝头,蜀江的春水拍打着山脚流淌。
桃花红艳易凋谢就像情郎的情意,江水长流无尽就像我的忧愁。

江上的朱楼在新雨初晴后,瀼西的春水泛起如绉纱般的波纹。
桥东桥西处处是美好的杨柳,人们来来往往唱着歌前行。

太阳升起三竿高,春雾消散,江边停泊着蜀客的行船。
托他给我的丈夫捎一封信,他就住在成都的万里桥畔。

江两岸的山花盛开洁白如雪,家家户户的春酒斟满了银杯。
昭君坊中有很多女子相伴着,她们是从永安宫外踏青回来。

夔州城西门前的滟滪堆,年年被波浪冲击却不能被摧毁。
恼恨人心不如这石头坚定,一会儿向东去一会儿又往西来。

瞿塘峡水流声嘈杂,有十二处险滩,这里的道路自古以来就艰难。
常常怨恨人心不如江水,无缘无故就在平地上掀起波澜。

巫峡苍苍,烟雨弥漫之时,凄清的猿啼从最高的树枝上传来。
这里愁苦的旅人肝肠自然寸断,向来不是因为这猿啼声悲伤。

山上层层叠叠开满桃李花,白云间升起炊烟处是人家。
戴着银钏金钗的女子前来背水,扛着长刀、戴着短笠的男子去烧荒垦田。
简介
这组诗写于公元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
赏析
  《竹枝词》原名“竹枝”“竹枝歌”“竹枝曲”,本是乐府《近代曲》名。最早为巴人口头传唱的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楚国荆湘一带就有“下里”和“巴人”的流行歌曲,“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楚歌带有巴风,巴歌带有楚风,二者相互渗透,互相融合。
  这组民歌体诗共九首,其中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些作品是词作,这九首词是一个词文化的开端,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

请点击 登录 后评论
如未显示登陆状态,点此 刷新 页面
Random Articl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