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自己二十岁时就写得一手好文章,博览群书,见解卓尔不群。
写的论著达到《过秦论》的水准,作的赋可与《子虚赋》相比拟。
边城有战事,军队频频放出响箭,插有羽毛的军书飞报京都。
我虽然不是行伍出身,但很早就学习过司马穰苴兵法,会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决胜天下。
长啸激起阵阵清风,我的志向是消灭东吴,统一天下。
一把很钝的铅刀都希望能有一割之用,我做梦也想施展自己的才能。
只要国家起用我,我就能大展宏图,实现平定东吴、平定羌胡的梦想。
我期望为国建功,并不贪图封赏,功成之后,拜别君王,归隐田庐。
茂密苍翠的松树生在涧底,密集柔弱的小苗高踞山上。
这手指粗细的小苗,竟遮住了生在涧底身高百尺的松树。
无德无才的贵族后裔因门阀高当上高官显宦,而有才能的英俊因门阀低只能做个小官。
这是不合理的门阀制度造成的,已非一朝一代之事。
金、张家族靠门阀高,七代为官,他们冠旁插着貂尾,声名显赫。
而冯唐伟才,却不被重用,被冷落到暮年。
我仰慕段干木,他在陋巷安卧就能起到保卫魏国的作用。
我仰慕鲁仲连,在大敌当前、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说服赵国放弃投降计划,使秦军撤退。
不受约束,自由自在,周游列国为人排难解纷。
功成后以受封赏为耻,他的品质高贵而超群。
不肯要象征权力和富贵的绶带,难道还会接受圭璋?
成串的官印光耀门庭的爵位,却视之如浮云。
繁华的京城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声名显赫的众多王侯居住在这里。
贵族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冠盖遮蔽了四通八达的道路,有着红色轮子的车驾塞满了长街。
达官显贵们朝夕相聚在金、张、许、史等豪门。
不是这家“击钟罄”,就是那家“吹笙竽”,整日奏乐歌舞,尽情享乐。
扬雄在家著书讲学,不与卿相往来。
在幽静空廓的屋子里写《太玄经》,阐述玄远的道理。
其言论达到孔子的水准,写的辞赋可和司马相如所写辞赋相比拟。
随着岁月的流逝,扬雄名扬天下,流芳百世。
明亮的天空中,太阳放射出的耀眼的光芒照耀着神州大地。
排排带有飞檐的豪华宫殿高耸蓝天,像浮在云里,让人仿佛觉得到了天上的紫微星宫里一样。
原来在高大的门第内,住着众多的王侯。
自己并非攀龙附凤之人,为什么忽然来到这个地方?
于是他穿着粗布衣服,离开皇城,要追随许由做一个隐士。
他到高山上抖衣服,到长河中洗脚,要除去世俗的污垢,摒弃荣华、淡薄名利,做一个高士。
荆轲和高渐离是好朋友,他们在燕市喝酒,喝到尽兴时,气冲牛斗。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慷慨悲歌,旁若无人。
此时,荆轲虽然还未做刺杀秦王的壮举,但他豪气冲天,傲视天下的英雄气慨也与世人不同。
他不把天下四海放在眼里,更别说那些豪门贵族啦。
豪门贵族自以为贵,但在荆轲看来却如埃尘。
那些有才学而出身寒门的人,虽然因贫寒自以为贱,但在荆轲心里却重如千钧。
主父偃未当官时,受困贫穷,连父母兄弟都轻视他。
朱买臣未出仕时,家里贫穷,以打柴为生,夫妻不相安,妻子改嫁。
陈平少时家贫,住在背靠城郭的僻巷里。
司马相如携与他私奔的富家女卓文君回到成都,家里空荡荡的,只有四堵墙壁。
主父偃、朱买臣、陈平、司马相如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的业绩留传后世,光耀史册。
但当他们没有机遇发展自己,未出仕时,穷困潦倒,忧愁饿死,填了沟壑。
英雄也有困顿不得志的时候,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哪一个时代没有奇才啊?当他们没有机遇发展自己,就被遗忘在草野之中。
像笼中鸟一样四处碰壁,无法冲破束缚,施展抱负。
我这个住在陋巷的高傲不合群的贫寒之士,只能抱着自己的影子,孤独地守在空荡荡的家中。
我想凭着个人的聪明才智到社会上做一番事业,但是枳棘塞满了道路。
我为囯家提的安邦定囯的建议也无人理睬,只好块然独处,像枯池里的鱼一样奄奄一息。
外无微薄的俸禄,内无一斗粮的储备,生活艰难。
亲戚们看不起我,朋友们也日渐疏远。
苏秦向北游说,曾佩六国相印;李斯西上秦囯游说,得为客卿,秦统一六囯后,又任丞相。
他们在一俯一仰之间得到荣华富贵,但是两人都难逃被杀的厄运,在一呼一喏之间就凋枯了。
看来,我还是像鼹鼠一样,喝饱肚子就行,不要多余的东西。
像鹪鹩一样,有一条树枝栖身便足够了,淡薄名利、安贫知足,做一个旷达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