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已收录 768 位作者、 5924 篇作品。
均为诵读客本人诵读。
全站作品总时长:304小时57分42秒
注册登录后收听
下一篇
李白《拟古十二首》
录制于:2025年7月20日

唐诗李白
0 34 收藏

编辑于:2025-08-24 14:24:46  

拟古十二首

李白 [唐代]
拼音译文音对译 正文字数:770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
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
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
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

高楼入青天,下有白玉堂。
明月看欲堕,当窗悬清光。
遥夜一美人,罗衣沾秋霜。
含情弄柔瑟,弹作陌上桑。
弦声何激烈,风卷绕飞梁。
行人皆踯躅,栖鸟起回翔。
但写妾意苦,莫辞此曲伤。
愿逢同心者,飞作紫鸳鸯。

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
黄金高北斗,不惜买阳春。
石火无留光,还如世中人。
即事已如梦,后来我谁身。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
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

清都绿玉树,灼烁瑶台春。
攀花弄秀色,远赠天仙人。
香风送紫蕊,直到扶桑津。
取掇世上艳,所贵心之珍。
相思传一笑,聊欲示情亲。

今日风日好,明日恐不如。
春风笑于人,何乃愁自居。
吹箫舞彩凤,酌醴鲙神鱼。
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馀。
达士遗天地,东门有二疏。
愚夫同瓦石,有才知卷舒。
无事坐悲苦,块然涸辙鲋。

运速天地闭,胡风结飞霜。
百草死冬月,六龙颓西荒。
太白出东方,彗星扬精光。
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
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
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
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

世路今太行,回车竟何托。
万族皆凋枯,遂无少可乐。
旷野多白骨,幽魂共销铄。
荣贵当及时,春华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长璀错。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月色不可扫,客愁不可道。
玉露生秋衣,流萤飞百草。
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蟪蛄啼青松,安见此树老。
金丹宁误俗,昧者难精讨。
尔非千岁翁,多恨去世早。
饮酒入玉壶,藏身以为宝。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仙人骑彩凤,昨下阆风岑。
海水三清浅,桃源一见寻。
遗我绿玉杯,兼之紫琼琴。
杯以倾美酒,琴以闲素心。
二物非世有,何论珠与金。
琴弹松里风,杯劝天上月。
风月长相知,世人何倏忽。

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

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
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
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
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
别久容华晚,琅玕不能饭。
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
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译文
浩瀚的夜空,群星闪耀。
黄姑与织女,咫尺之内。
银河之上无喜鹊,不是七夕,可如何渡桥?
闺妇织锦于屋内,游子悲叹在行道。
瓶水结冰可见冬寒,远行的游子身受严霜凄寒之苦。
游子如同风中的秋叶,飘向四方,无处可归。
分别后,人因忧愁瘦损,罗带日长,衣裳渐宽。
趁着月色托之魂梦,把我的思念传到边关。

高楼耸入青天,下有白玉厅堂。
明月似欲下落,窗户上悬着它的清光。
长夜之中美人难眠,锦罗衣衫沾上了秋霜。
含情脉脉拨弄琴瑟,弹奏一曲《陌上桑》。
寄情深浓弦声凄切,风卷琴声绕梁不绝。
行人感怀驻步倾听,入巢鸟儿又展转回翔。
是我心情的悲苦,所以才有那曲调哀伤。
希望能够遇到知音,比翼双飞,作一对鸳鸯。

长绳难系西飞的白日,自古以来人们就为此而悲辛。
黄金堆积高过北斗,不惜买得阳春的光阴。
石头上的火花转歇便逝,正如世间的人。
往事流逝已如梦境,死去转世又会变成什么人?
提起酒壶,不要说贫,取酒设宴邀请四邻。
仙人的事情实在渺茫,不如豪饮大醉才是真。

清都的绿色玉树,闪耀着瑶台艳丽的春光。
折花欣赏那秀美的颜色,遥遥赠给天上的仙人。
幽香的和风带着紫色的花蕊,一直飘飞到日出的扶桑。
采掇世上的艳色,珍重心中的真诚。
相思时传去一笑,聊以表我想念的深情。

今日风光美好,明日恐怕就不及。
春风对人而笑,为何哀愁独居?
吹起萧声,似彩凤起舞,斟满美酒,脍好神鱼。
不辞千金买来一醉,只图欢乐何论其余。
旷达之士遗身天地之间,东宫门外二疏离朝而去。
愚人如同瓦石,圣贤才懂得曲伸。
不必独自悲苦,孑然独处,似那车辙里的枯鱼。

天地闭塞贤人潜隐,胡风为灾结成飞霜。
百草枯落于冬天,圣驾奔亡到边远的西荒。
太白星出于东方,彗星发出耀眼的精光。
鸳鸯本非越地的鸟,为什么又要飞向南方?
只为昔日的鹰与犬,而今都作了侯与王。
得水的变成蛟龙,争权夺利互不相让。
北斗为斗却不盛酒,南箕称箕空在簸扬。

世路艰难如同太行,路不可行,回车何托?
自古以来万物都要凋落枯死,从来世人难得暂时欢乐。
旷野处处堆满了白骨,幽灵孤魂也同沉没。
荣华富贵当及时,如同春花及时开放。
世人不是那昆山玉石,怎能如玉光永久闪熠?
身死期待声名不灭,早题英名在麒麟阁上。

满地月色不可扫除,游子哀愁难以倾吐。
秋衣已沾上玉露,草丛中流萤飞舞。
日月终将毁灭,天地自然也会凋枯。
寒蝉在青松树上哀鸣,它怎么能看到此树衰老?
即使金丹不能误人,愚昧的人也难以精心研讨。
你不是那千岁寿仙,徒然抱怨弃世太早。
不如饮酒,醉入这壶中天地,在其中藏身珍惜如宝。

活的人是世间过客,死去者为归家的人。
天地之间如同一个旅店,可悲呵,人都将化为万古的尘埃。
月中白兔徒然捣药,扶桑神木已变成了薪柴。
地下白骨寂寞无言,青松岂知冬去春来?
思前想后更加叹息不己,功名富贵不值得珍爱。

仙人驾着彩凤,刚从阆风山下凡。
他曾三次见到海水变浅,我们相遇在桃源。
赠我一只绿玉酒杯,还有一把紫琼琴。
杯子用来倾注美酒,琴声用以清闲本心。
这二物并非人世所有,珍珠金玉不能比拟。
在松林里迎风弹琴,在夜晚的清光中举杯遥劝明月。
清风朗月是我终生的知己,世间凡人的生命何等短促。

划船到江中去荡漾秋天的江水,更喜爱这荷花的鲜艳。
拨弄那荷叶上的水珠,滚动着却总不成圆。
美好的佳人藏在彩云里,要想赠给她鲜花,又远在天际。
苦苦相思而相见无期,惆怅遥望在凄凉的秋风里。

走了一程又一程,送你远行却又思念你。
汉水也会分流,楚山亦非一脉。
人生很难如意,哪能长久相伴?
越燕向往那大海上的太阳,燕鸿只牵挂着朔方的白云。
别离日久容颜衰老,虽有佳肴,却无心享用。
太阳西下知道日色已昏,归梦漫长更觉路途遥远。
登上高山极望丈夫,化成石头千古不返。
注释
历历:分明可数。
黄姑:星名,又称河鼓,即牵牛星。
白玉堂: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
陌上桑:乐府相和歌曲,是汉代著名的民间叙事诗。内容写一太守在路上调戏采桑女子罗敷,遭到拒绝的故事。
踯躅:徘徊不进貌。
石火:敲石发火,喻人生短暂。
清都:天帝所居的宫阙,也指帝王所居的都城。《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徽,钧天广乐,帝之所居。”
灼烁:光彩貌。
瑶台:神话中西王母居处,在昆仑山。见《太平御览》卷六七三引《登真隐诀》。
扶桑津:日出之处。《文选》木华《海赋》:“翔阳逸骇于扶桑之津。”吕延济注:“扶桑之津,日出之处。”
二疏:指疏广、疏受。汉宣帝时,疏广为太子太傅,其侄疏受为太子少傅。太子复朝,广在前,受在后,朝廷以为荣。后同时告老还乡,帝赐金,公卿大夫祖饯于长安东门外,送者车数百辆。见《汉书·疏广传》。
块然:孤独貌。
涸辙鲋:干涸的车辙里的小鱼,比喻处于困境而待援助的人。事出《庄子·外物》。鲋,一作“鱼”。
运速:指四时运行甚疾。
六龙: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六条龙。
西荒:西方极远之地。
凤凰:即凤凰池,指中书省。
回车:回归,回头。
何托:无所依托。
万族:万物。
春华:少年时光。
璀错:光辉灿烂。
麟阁:即麒麟阁,在汉未央宫内。
蟪蛄:即寒蝉。
昧者:昧于仙道之人。
精讨:求得其精髓。
逆旅:寄宿处,客舍。
桃源:即陶渊明《桃花源记》所写之世外桃源。此指仙境。
见寻:犹相寻。
倏忽:指极短的时间。
越燕:越地之燕。
燕鸿:燕地之鸿。
简介
  这组诗非一时一地之作。根据《新唐书·天文志》载:“至德二载十一月壬戌五更,有流星大如斗,流于东北,长数丈,蛇行屈曲,有碎光迸空。”《拟古十二首》其六有“彗星扬精光”之句,可知组诗其六等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十一月之后。
赏析
  这组十二首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其内容与主题呈现多元化特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亦颇具层次:既有描绘羁旅离愁之苦,亦有抒发知音难觅之叹;既饱含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人生短暂的喟叹,又交织着及时行乐的放达与建功立业的抱负,诸般情思交织其中。

  李白在艺术表现上惯以想象与夸张相融合的手法,构筑出瑰丽奇幻的意境世界。《拟古十二首》其三开篇四句即运用超凡想象与夸张修辞,以“欲斫海中月”的奇想与“千金买蟾魄”的狂想,将世人试图挽留光阴的执念推向极致。这种看似悖理的夸张表述,却因直抵人类对时光流逝的集体焦虑,而引发强烈共鸣,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绵延不绝的忧思与跨越时空的怅惘,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诗风。

  “提壶莫辞贫。取酒会四邻”之句,彰显了诗人超脱物欲、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这种以酒会友、纵情适性的生活哲学,既体现其乐观豁达的胸襟,亦折射出魏晋名士般放任自适的精神风骨。

  “未若醉中真”的“真”字精髓,道出了诗人通过醉境追寻精神自由的哲学思考。在酒神精神的迷醉中,世俗桎梏得以消解,压抑的郁愤获得释放,个体生命得以在超越现实的维度实现本真存在,这种生存智慧贯穿李白诸多诗作。

  早年积极追求功名的李白,曾在《拟古十二首》其七写下“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的壮语。然历经“赐金放还”的政治失意与流放夜郎的人生劫波,其对功名富贵的认知发生深刻转变。《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的喟叹,正揭示了这种转变:以旅舍喻天地,以过客比人生,将个体生命置于永恒时空的维度观照,展现出道家思想影响下对生死荣辱的彻悟。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四句,通过解构传统神话意象传递深刻哲思。月中玉兔捣药本为长生象征,然“空”字点破其虚无本质;扶桑神木化作柴薪,颠覆了传统神话的永恒想象;白骨寂寂与青松不知春,更以生死对照揭示万物倏忽的真理。诗末“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的警句,既是对《古诗十九首》人生短暂主题的超越,更以批判性视角揭示封建功名观的虚幻本质。

  《拟古十二首》其九在艺术构思上独辟蹊径:月兔捣药的意象因“空”字而焕发新意,扶桑神木的“成薪”之变颠覆传统认知,青松不知春的拟人手法突破常规想象。这种解构与重构并用的创作策略,赋予作品诡谲奇崛的艺术魅力,体现出诗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追求。

  至于其十一这首拟作,则以清新民歌风演绎了深闺思妇的古典题材。“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起笔,既点明秋江赏荷的时地背景,更以荷花为媒,暗喻女主人公如花容颜与高洁品格。此处对《楚辞》“涉江”意象的化用,既承续了屈子笔下香草美人的象征传统,又赋予其新的情感内涵。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的细节描写,实为女子内心波澜的诗意外化。水珠荡漾不成圆的物象,既暗合南朝民歌“莲子清如水”的双关传统,又以“不成圆”暗喻情感缺憾。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较之前人更显精微细腻。

  诗作由赏荷之乐转向相思之苦的情感转折,通过“佳人彩云里”的缥缈意象与“欲赠隔远天”的无奈现实得以自然呈现。结句“怅望凉风前”以景结情,既与开篇秋水意象形成时空呼应,更将绵长思念凝练为定格画面,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虽然此诗在题材与手法上可见前人影响,但李白以其天才笔力实现突破:全篇未正面描摹女主人公形貌,却通过意象群构建出立体丰满的思妇形象;以“攀荷”细节贯穿全篇,将瞬间的心理波动演绎为完整的情感叙事;其委婉含蓄的抒情方式,较之前人更显凝练集中,这些艺术成就皆值得后世借鉴。

请点击 登录 后评论
如未显示登陆状态,点此 刷新 页面
Random Article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