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文学:指熟悉古代文献。《论语先进》记叙了孔子十个学生的特长,分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类。[2]鄙:质朴、浅薄。樊迟: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学生。
狂:偏激狂妄。在《论语》中多指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曾点:字晳,孔子的学生。
老聃:即老子,春秋战国时楚国苦县人,道家始祖。据说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
郯(tán)子:春秋时小国的诸侯,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做官。
苌(cháng)弘:春秋时周敬王大夫,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乐。
师襄:也称师襄子,春秋时卫国的乐官。传说孔子曾经向他学琴。
原壤:鲁国人,孔子的老朋友。据说他母亲死了,孔子去帮他治丧,他却站在棺材上唱歌。孔子骂他“老而不死,是为贼”,但却仍然与他来往。
子桑伯子:名字仅见于《论语雍生》,生平不详。
仲弓:冉雍,字仲弓,孔子的学生。
简:简约,不烦琐。《论语雍也》记载,冉雍向孔子了解子桑伯子这个人,孔子说还可以,他办事很简约,冉雍说如果平时态度一贯简单马虎,治理政事不是会太简单从事吗?孔子认为冉雍说得对。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的学生。
杨:杨朱,春秋末战国初魏人。相传他反对墨子的“兼爱”和儒家的论理思想,主张“贵生”、“重己”。墨:墨翟,墨子,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反对战争,反对儒家的礼乐。此处所引孟子的话节录自《孟子滕文公下》。
逮:及、到。
洛、蜀之党:宋哲宗元祐年间朝廷党派名称。洛党指程颐(洛阳人)为首的党派,蜀党指苏轼(四川人)为首的党派。
朱:朱熹。陆:陆九渊。二人都是南宋著名哲学家,因学术观点的不同引起辩争。
诋諆(qī或jī):诋毁。
气化:古代哲学术语。指阴阳之气(物质本原)化生万物。
曾子:曾参,孔子的学生。一以贯之:《论语里仁》记载孔子的话:“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意思是说,曾参啊,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穿起来。至于这个根本的原则是什么,孔子没有说,他的学生们也就名自揣摩着去寻求。
昆弟:兄弟。昆,兄。
訾謷:非议、诋毁。
胠(qū)箧:撬开箱箧。胠,撬开。探囊:把手伸进口袋里。指偷盗。
诵:说,语言上使用。
排:排挤、排斥。
北宫黝:姓北宫,名黝,战国时齐国人。
孟施舍:生平不详。
子夏:卜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这里所引用的是《孟子公孙丑》上的话,北宫黝和孟施舍都是孟子认为有勇的人,北宫黝培养勇气的方法是,对别人寸步不让,事事都要求胜过别人,孟子认为他像子夏全面钻研,懂得很多。孟施舍培养勇气的方法是,没有胜利的把握也无所畏惧,一往无前,孟子认为他像曾子对道的专一。
均敌:相等,分不出上下。敌,相匹敌。
道 :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
歧趋:不同的、分离的方向。此犹言分支流派。
恢然:弘大、宽阔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