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译文
音对译
生成图片
字数:607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之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sūn zǐ yuē fán xiān chǔ zhàn dì ér dài dí zhě yì hòu chǔ zhàn dì ér qū zhàn zhě láo gù shàn zhàn zhě zhì rén ér bú zhì yú rén néng shǐ dí rén zì zhì zhě lì zhī yě néng shǐ dí rén bù dé zhì zhě hài zhī yě gù dí yì néng láo zhī bǎo néng jī zhī ān néng dòng zhī chū qí suǒ bù qū qū qí suǒ bú yì xíng qiān lǐ ér bù láo zhě xíng yú wú rén zhī dì yě gōng ér bì qǔ zhě gōng qí suǒ bù shǒu yě shǒu ér bì gù zhě shǒu qí suǒ bù gōng yě gù shàn gōng zhě dí bù zhī qí suǒ shǒu shàn shǒu zhě dí bù zhī qí suǒ gōng wēi hū wēi hū zhì yú wú xíng shén hū shén hū zhì yú wú shēng gù néng wéi dí zhī sī mìng jìn ér bù kě yù zhě chōng qí xū yě tuì ér bù kě zhuī zhě sù ér bù kě jí yě gù wǒ yù zhàn dí suī gāo lěi shēn gōu bù dé bù yǔ wǒ zhàn zhě gōng qí suǒ bì jiù yě wǒ bú yù zhàn suī huà dì ér shǒu zhī dí bù dé yǔ wǒ zhàn zhě guāi qí suǒ zhī yě gù xíng rén ér wǒ wú xíng zé wǒ zhuān ér dí fēn wǒ zhuān wéi yī dí fēn wéi shí shì yǐ shí gōng qí yì yě zé wǒ zhòng ér dí guǎ néng yǐ zhòng jī guǎ zhě zé wú zhī suǒ yǔ zhàn zhě yuē yǐ wú suǒ yǔ zhàn zhī dì bù kě zhī bù kě zhī zé dí suǒ bèi zhě duō dí suǒ bèi zhě duō zé wú zhī suǒ yǔ zhàn zhě guǎ yǐ gù bèi qián zé hòu guǎ bèi hòu zé qián guǎ bèi zuǒ zé yòu guǎ bèi yòu zé zuǒ guǎ wú suǒ bú bèi zé wú suǒ bù guǎ guǎ zhě bèi rén zhě yě zhòng zhě shǐ rén bèi jǐ zhě yě gù zhī zhàn zhī dì zhī zhàn zhī rì zé kě qiān lǐ ér huì zhàn bù zhī zhàn dì bù zhī zhàn rì zé zuǒ bù néng jiù yòu yòu bù néng jiù zuǒ qián bù néng jiù hòu hòu bù néng jiù qián ér kuàng yuǎn zhě shù shí lǐ jìn zhě shù lǐ hū yǐ wú duó zhī yuè rén zhī bīng suī duō yì xī yì yú shèng bài zāi gù yuē shèng kě wéi yě dí suī zhòng kě shǐ wú dòu gù cè zhī ér zhī dé shī zhī jì zuò zhī ér zhī dòng jìng zhī lǐ xíng zhī ér zhī sǐ shēng zhī dì jiǎo zhī ér zhī yǒu yú bù zú zhī chù gù xíng bīng zhī jí zhì yú wú xíng wú xíng zé shēn jiàn bù néng kuī zhì zhě bù néng móu yīn xíng ér cuò shèng yú zhòng zhòng bù néng zhī rén jiē zhī wǒ suǒ yǐ shèng zhī xíng ér mò zhī wú suǒ yǐ zhì shèng zhī xíng gù qí zhàn shèng bú fù ér yìng xíng yú wú qióng fú bīng xíng xiàng shuǐ shuǐ zhī xíng bì gāo ér qū xià bīng zhī xíng bì shí ér jī xū shuǐ yīn dì ér zhì liú bīng yīn dí ér zhì shèng gù bīng wú cháng shì shuǐ wú cháng xíng néng yīn dí biàn huà ér qǔ shèng zhě wèi zhī shén gù wǔ xíng wú cháng shèng sì shí wú cháng wèi rì yǒu duǎn cháng yuè yǒu sǐ shēng
《孙子兵法·虚实篇》
sūn zǐ bīng fǎ · xū shí piān
1
00:00:00,000 --> 00:00:02,533
《孙子兵法·虚实篇》
2
00:00:02,533 --> 00:00:17,633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3
00:00:17,633 --> 00:00:21,233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
4
00:00:21,233 --> 00:00:32,733
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5
00:00:32,733 --> 00:00:36,266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
6
00:00:36,266 --> 00:00:41,433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7
00:00:41,433 --> 00:00:45,900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
8
00:00:45,900 --> 00:00:50,200
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9
00:00:50,200 --> 00:00:54,866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
10
00:00:54,866 --> 00:00:58,666
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11
00:00:58,666 --> 00:01:01,900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
12
00:01:01,900 --> 00:01:08,933
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13
00:01:08,933 --> 00:01:13,300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
14
00:01:13,300 --> 00:01:18,266
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15
00:01:18,266 --> 00:01:26,466
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16
00:01:26,466 --> 00:01:34,900
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17
00:01:34,900 --> 00:01:40,466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18
00:01:40,466 --> 00:01:49,466
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
19
00:01:49,466 --> 00:01:55,133
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20
00:01:55,133 --> 00:02:02,033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
21
00:02:02,033 --> 00:02:07,266
敌所备者多,则吾之所与战者,寡矣。
22
00:02:07,266 --> 00:02:20,433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23
00:02:20,433 --> 00:02:22,900
寡者,备人者也
24
00:02:22,900 --> 00:02:27,033
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25
00:02:27,033 --> 00:02:33,300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
26
00:02:33,300 --> 00:02:48,866
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27
00:02:48,866 --> 00:02:56,600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28
00:02:56,600 --> 00:03:00,400
故曰:胜可为也。
29
00:03:00,400 --> 00:03:04,233
敌虽众,可使无斗。
30
00:03:04,233 --> 00:03:19,700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31
00:03:19,700 --> 00:03:23,866
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
32
00:03:23,866 --> 00:03:30,000
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33
00:03:30,000 --> 00:03:34,233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
34
00:03:34,233 --> 00:03:40,800
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35
00:03:40,800 --> 00:03:47,000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36
00:03:47,000 --> 00:03:56,900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37
00:03:56,900 --> 00:04:01,933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38
00:04:01,933 --> 00:04:11,466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39
00:04:11,466 --> 00:04:21,766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孙子说:大凡先占据战地等待敌人的一方就安逸,后到达战地而仓促应战的一方就疲劳。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能使敌人自动来的,是用利益去引诱它;能使敌人不能来的,是设置障碍去阻碍它。所以敌人安逸时能使它疲劳,敌人饱足时能使它饥饿,敌人安稳时能使它移动。出击敌人无法救援的地方,奔袭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行军千里而不劳累,是因为行进在没有敌人阻碍的地区。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进攻必然能够得手的,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不设防的地方;防守必然稳固的,是因为扼守的是敌人不会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敌人不知道该防守哪里;善于防守的,敌人不知道该进攻哪里。微妙啊微妙,以至于不露形迹。神奇啊神奇,以至于悄无声息,所以能够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前进时敌人无法抵御,是因为冲击的是敌人的薄弱之处;撤退时敌人无法追击,是因为行动迅速敌人追不上。所以我军想要交战,敌人即使有高垒深沟,也不得不出来与我军交战,这是因为攻击了敌人必定救援的地方;我军不想交战,即便只是在地上画个界限来防守,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这是因为让敌人背离了它原本要进攻的方向。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之所与战者,寡矣。
所以,使敌人暴露形迹而我军隐蔽真形,那么我军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兵力就会分散。我军兵力集中于一处,敌人兵力分散于十处,这就是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攻击敌人,这样我军就兵力众多而敌人就兵力寡少;能做到以众击寡,那么与我军交战的敌人就有限了。我军所要交战的地点敌人无从知晓,敌人不知道,那么它需要防备的地方就多;敌人防备的地方多,那么与我军交战的敌人就少了。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所以,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少;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少;防备了左边,右边的兵力就少;防备了右边,左边的兵力就少;处处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兵力薄弱,是因为处处防备别人;兵力充足,是因为迫使别人处处防备自己。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所以,知道作战的地点,知道作战的时间,那么即使奔赴千里也可以与敌人交战。不知道作战的地点,不知道作战的时间,那就会左边不能救右边,右边不能救左边,前面不能救后面,后面不能救前面,更何况远的相隔数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呢?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依我看来,越国的军队虽然众多,可对于决定战争的胜负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争取的。敌人虽然人多,也能使它无法战斗。所以,通过筹算来了解敌人作战计划的得失,通过挑动敌人来了解其活动的规律,通过示形来了解敌人所处地形的优劣,通过小规模战斗来了解敌人兵力的虚实强弱。所以,示形诱敌的方法运用到极致,就会不露任何形迹。不露形迹,那么即使是深藏的间谍也窥探不到实情,聪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对付的办法。根据敌情变化灵活运用战术而取胜,即便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也不明白其中的奥秘;人们都知道我取胜的外在表现,却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表现来取得胜利的。所以每次作战取胜的方法都不会重复,而是随着敌情的变化而无穷无尽。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用兵的规律就像水一样,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水根据地势来决定流向,用兵则依据敌情来制定取胜策略。所以用兵没有固定不变的态势,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状,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
所以五行没有固定的常胜,四季没有固定的位置,白天有短有长,月亮有圆有缺。
孙子说:大凡先占据战地等待敌人的一方就安逸,后到达战地而仓促应战的一方就疲劳。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能使敌人自动来的,是用利益去引诱它;能使敌人不能来的,是设置障碍去阻碍它。所以敌人安逸时能使它疲劳,敌人饱足时能使它饥饿,敌人安稳时能使它移动。出击敌人无法救援的地方,奔袭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行军千里而不劳累,是因为行进在没有敌人阻碍的地区。
进攻必然能够得手的,是因为攻击的是敌人不设防的地方;防守必然稳固的,是因为扼守的是敌人不会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敌人不知道该防守哪里;善于防守的,敌人不知道该进攻哪里。微妙啊微妙,以至于不露形迹。神奇啊神奇,以至于悄无声息,所以能够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前进时敌人无法抵御,是因为冲击的是敌人的薄弱之处;撤退时敌人无法追击,是因为行动迅速敌人追不上。所以我军想要交战,敌人即使有高垒深沟,也不得不出来与我军交战,这是因为攻击了敌人必定救援的地方;我军不想交战,即便只是在地上画个界限来防守,敌人也无法与我军交战,这是因为让敌人背离了它原本要进攻的方向。
所以,使敌人暴露形迹而我军隐蔽真形,那么我军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人兵力就会分散。我军兵力集中于一处,敌人兵力分散于十处,这就是用十倍于敌的兵力去攻击敌人,这样我军就兵力众多而敌人就兵力寡少;能做到以众击寡,那么与我军交战的敌人就有限了。我军所要交战的地点敌人无从知晓,敌人不知道,那么它需要防备的地方就多;敌人防备的地方多,那么与我军交战的敌人就少了。
所以,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少;防备了后面,前面的兵力就少;防备了左边,右边的兵力就少;防备了右边,左边的兵力就少;处处防备,就处处兵力薄弱。兵力薄弱,是因为处处防备别人;兵力充足,是因为迫使别人处处防备自己。
所以,知道作战的地点,知道作战的时间,那么即使奔赴千里也可以与敌人交战。不知道作战的地点,不知道作战的时间,那就会左边不能救右边,右边不能救左边,前面不能救后面,后面不能救前面,更何况远的相隔数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呢?
依我看来,越国的军队虽然众多,可对于决定战争的胜负又有什么帮助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争取的。敌人虽然人多,也能使它无法战斗。所以,通过筹算来了解敌人作战计划的得失,通过挑动敌人来了解其活动的规律,通过示形来了解敌人所处地形的优劣,通过小规模战斗来了解敌人兵力的虚实强弱。所以,示形诱敌的方法运用到极致,就会不露任何形迹。不露形迹,那么即使是深藏的间谍也窥探不到实情,聪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对付的办法。根据敌情变化灵活运用战术而取胜,即便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也不明白其中的奥秘;人们都知道我取胜的外在表现,却没有人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表现来取得胜利的。所以每次作战取胜的方法都不会重复,而是随着敌情的变化而无穷无尽。
用兵的规律就像水一样,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水根据地势来决定流向,用兵则依据敌情来制定取胜策略。所以用兵没有固定不变的态势,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状,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
所以五行没有固定的常胜,四季没有固定的位置,白天有短有长,月亮有圆有缺。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之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顶部
向上
向下
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