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程垓
拼音
译文
音对译
生成图片
字数:62
独木小舟烟雨湿。燕儿乱点春江碧。江上青山随意觅。人寂寂。落花芳草催寒食。
昨夜青楼今日客。吹愁不得东风力。细拾残红书怨泣。流水急。不知那个传消息。
dú mù xiǎo zhōu yān yǔ shī yàn ér luàn diǎn chūn jiāng bì jiāng shàng qīng shān suí yì mì rén jì jì luò huā fāng cǎo cuī hán shí
zuó yè qīng lóu jīn rì kè chuī chóu bù dé dōng fēng lì xì shí cán hóng shū yuàn qì liú shuǐ jí bù zhī nǎ gè chuán xiāo xī
程垓《渔家傲·独木小舟烟雨湿》
chéng gāi yú jiā ào · dú mù xiǎo zhōu yān yǔ shī
1
00:00:00,000 --> 00:00:06,766
程垓《渔家傲·独木小舟烟雨湿》
2
00:00:06,766 --> 00:00:11,566
独木小舟烟雨湿。
3
00:00:11,566 --> 00:00:17,166
燕儿乱点春江碧。
4
00:00:17,166 --> 00:00:21,733
江上青山随意觅。
5
00:00:21,733 --> 00:00:23,933
人寂寂。
6
00:00:23,933 --> 00:00:31,300
落花芳草催寒食。
7
00:00:31,300 --> 00:00:36,433
昨夜青楼今日客。
8
00:00:36,433 --> 00:00:42,433
吹愁不得东风力。
9
00:00:42,433 --> 00:00:49,466
细拾残红书怨泣。
10
00:00:49,466 --> 00:00:52,333
流水急。
11
00:00:52,333 --> 00:00:57,833
不知那个传消息。
独木小舟烟雨湿。燕儿乱点春江碧。江上青山随意觅。人寂寂。落花芳草催寒食。
一条小木船在烟雨蒙蒙中被打湿了。燕子们在碧绿的春江上飞舞,随意地点缀着水面。江边的青山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去探寻。而周围的人们却显得格外寂静。落花和芳草仿佛在催促着寒食节的到来。
昨夜青楼今日客。吹愁不得东风力。细拾残红书怨泣。流水急。不知那个传消息。
昨天还在青楼中的客人,今天已经不知去向。东风吹不走心头的愁绪,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我细心地捡起地上的残花,在花瓣上写下心中的怨恨和哭泣。可是流水太急了。不知道谁能帮我把这些消息传递出去。
一条小木船在烟雨蒙蒙中被打湿了。燕子们在碧绿的春江上飞舞,随意地点缀着水面。江边的青山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去探寻。而周围的人们却显得格外寂静。落花和芳草仿佛在催促着寒食节的到来。
昨天还在青楼中的客人,今天已经不知去向。东风吹不走心头的愁绪,因为没有足够的力量。我细心地捡起地上的残花,在花瓣上写下心中的怨恨和哭泣。可是流水太急了。不知道谁能帮我把这些消息传递出去。
独木小舟烟雨湿。燕儿乱点春江碧。江上青山随意觅。人寂寂。落花芳草催寒食。
昨夜青楼今日客。吹愁不得东风力。细拾残红书怨泣。流水急。不知那个传消息。
顶部
向上
向下
底部
赏析
程垓的《渔家傲》在写作手法上与其他诗词相比,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别具一格的谋篇布局。一般表现男女离别之情的词作,都是以泪洗面,依依不舍的场景描写,扣人心弦。这首词却撇开这些不写,而把描写的场面集中在离人的船上。它通过倒叙,把前夜的聚会,叠印在当日的悲离之中,用当前的相思苦,反衬出以前的相爱之深,从而形成虚与实、悲与欢的对照。这就使得它画面集中,表现深刻。二是独辟蹊径地构想了一个极富表现力的小情节,即在结尾处所写,让残阳传达相思之苦。不过,它的真正目的,并非是通过落花来传情达意,而仅仅是表现自己的一片真心与痴情,减轻一点相思之痛苦罢了。
上片着意描写与情人分别后船行江中的所见所感。
首三句写春江春雨景色:自己乘坐的小船在烟雨朦胧中行进,到处都是湿湿润润的;燕子在碧绿的江面上纷纷点水嬉戏;两岸的青山若隐若现,倒也可以随意寻认。这些烟雨朦胧中的景物自然是很美的,但又处处暗示出一种忧郁的气氛。“人寂寂”二句也是写景,却更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人寂寂,既指两岸人影稀少,也指自身形影相吊,象离群的孤雁。“落花芳草催寒食”是一种风趣的拟人说法,意即落花缤纷,芳草萋萋,寒食节要到了。古代的寒食节是一个以亲朋友好相聚赏花、游春为主要内容的欢乐的节日。词人于节前离开情人,想必是出于不得已,难免更添几分惆怅。
下片着意表现不堪忍受的相思之苦。“昨夜青楼今日客”二句点明自己何以感到孤寂与忧伤,那是因为前晚还在青楼(泛指妓女所居)与心爱的人儿欢聚,此时却成了江上的行客,这骤然离别的痛苦叫人怎么忍受得了。想借东风把心中的愁云惨雾吹散吧,只因愁恨如山,东风也吹它不动。在百般无奈中,终于想出了一个排解的新法,那就是后三句所写:将岸边、洲头飞来的落花(即残红),小心拾起,写上自己的愁苦,撒向江中。可是流水太急,不知会漂向何处,意中人怎能看到,这些爱情的使者又向谁传递消息呢?言外之意是愁还是愁,怨还是怨,相思仍如春江水,无止无息。这几句显然是由唐人的红叶题诗的故事演化而来,不仅十分自然,其表现力也超过了原故事,实在是一种再创造。
在古代,有许多文人骚客,每当他们遇到不顺心,难以排解的事情时,譬如,科场失意,官运不佳,爱情坎坷,他们便不惜花费许多时间、金钱去青楼寻花问柳,寻求一时解脱。这首词所描绘的就是这种落魄文人的浪漫生活。这种题材在婉约派诗词中很常见,但在写作上,作者颇费心思,没有落入别人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