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放言:意即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元九:即元稹,“九”是其排行。他在元和五年(810年)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其间曾作《放言五首》,见《元氏长庆集》卷十八。
长句诗:指七言诗,相对五言诗而言;五言为短句。
李颀: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725)进士,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此举其两句诗见于他的《杂兴》诗。
济水:源出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其故道过黄河而南,东流入今山东省境内。
接舆狂:接舆,传说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个隐士,他以佯狂避世,故此说“接舆狂”。其真实姓名不可考,因他曾迎着孔子的车而歌,故称接舆(见《论语·微子》、《庄子·逍遥游》)。舆,本指车厢,亦泛指车。
予:我。
出佐浔阳:被贬出京,到江州去做司马,辅助治事。浔阳:指江州。隋设九江郡,唐代叫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
未届所任:还未到达任所。届,到。
暇:空闲时间。
缀:撰写。
耳:叹词。
诈圣:欺诈圣人。
甯子:指甯武子。
“草萤”二句:以萤光并非火,露滴不是珠来比喻人世间的某些假象,并告诫人们不要为假象所蒙蔽。这是从侧面说明要从本质去看问题,或者说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燔柴:《礼记·祭法》:“燔柴于泰坛。”疏:“谓积薪于坛上,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气达于天也。”此用为名词,指火光。
照乘:珠名。
倚伏:即《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简言“倚伏”。
尘网:犹尘世,即人世。古人把现实世界看做束缚人的罗网,故言。陶渊明《归园田居》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回还:同回环,谓循环往复。
车转毂:像车轮转动一样。
荣枯:本谓草木盛衰,常以比政治上的得志与失意。
反覆:谓反复无常。
藏钩:古代一种游戏。
龟灵:古人认为龟通灵性,故常用龟甲占卜以决吉凶。
刳肠患:言龟虽通灵性,也难免自己要被人杀掉的祸患。
折:摔断。
君:指元稹。
狐疑:狐性多疑,故称遇事犹豫不定为狐疑。
向使:假如。
第宅:住宅,官员和贵族的大住宅。
亲宾:亲人和朋友。
哭复歌:因显贵而歌,因败亡而哭。
炙手:热得烫手,比喻权贵势焰之盛。
汲:汲黯。
郑:郑当时。
阗:塞,充满。
罗:捕鸟的网。
北邙:山名,亦作北芒,即邙山,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北。
未省:未见。
“莫笑”二句:为告诫语。前句的“莫”字管“笑”与“夸”二字。后句意谓贫贱、富贵之人,其最后归宿都是一样的。
“泰山”句:谓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
槿:即木槿花。开花时间较短,一般朝开暮落。
嫌身:嫌弃自己。
漫:随便。
厌生:厌弃人生。
“生去”二句:说明死和生都是自然的规律。扬雄《法言·君子》:“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
这个系列里印象最深的还是“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那首。虽然同一组里更多的似乎是感叹“世事无常”的感觉,但那首有一种,注视着看诗的人,表示“请活下去,请坚持下去”的那般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