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欧阳内翰:即欧阳修,当时他为翰林学士。唐宋时也称翰林内翰。第一书:第一封书信。
执事:旧时书信中对对方的敬称。布衣:平民。不肖:不贤。
天子:指宋仁宗赵祯。
范公:指范仲淹。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富公:指富弼。时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分掌北方、西方边事。
“执事”句:庆历三年(1043年),欧阳修时任太常丞并知谏院。余公:指余靖,时任右正言(谏官)。蔡公:指蔡襄,时任秘书丞知谏院。
尹公:指尹洙,庆历三年(1043年),尹洙知泾州(今甘肃泾川),又知渭州(今甘肃陇西),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当时正对西夏用兵,尹洙忙于策划军事。兵革:兵器衣甲,指战争。
毛发丝粟:比喻微小。
愚鲁:愚笨。
道:这里指道德、学术、文章。
范公西: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富弼等人被夏竦等诬为朋党,范仲淹出为陕西、河东宣抚使。
富公北:夏竦诽谤,富弼惧,求宣抚河北。
分散四出:欧阳修因上疏为范仲淹辩白,于庆历五年(1045年)被贬为滁州知州。余靖出使契丹,学蕃语,曾在契丹主面前作蕃语诗,被御史弹劾,言其大失使者体统;庆历五年(1045年)五月,出为吉州知府。蔡襄论陈执中不可执政,仁宗皇帝不从,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因以亲老乞归,出为福州知州。
失势:尹洙因与边臣有争议,徙知庆州、晋州,又知潞州。后被御史刘湜罗织罪名,贬崇信军(治所在今湖北随州)节度副使,徙监均州(治所在今湖北光化)酒税。
时:当时,指庆历五年(1045年)。
忽忽:忧愁的样子。
推:荐引。间:离间,排斥。
成功:建立功绩。
登于朝:入朝任职。
宰相: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富弼由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既:不久。向:从前。
亡:死。范仲淹卒于皇祐四年(1052年),尹洙卒于庆历七年(1047年)。潸(shān)然:流泪的样子。
恃(shì):倚仗。
止:仅仅。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寒士:贫苦的读书人。遽(jù):急速。
万里外:余靖时在桂州,蔡襄以枢密直学士知泉州(治所在今福建泉州),徙知福州,不久复知泉州。
差:稍微。
扳(pān)援:攀引。
痼(gù):久病。克:能。
势:指地位(包括学识、文章在内)。通:通达。已:止。
愈:胜过。
约:简括。巉(chán)刻:山石险峻的样子,形容言辞峭厉。斩绝:形容言辞锋利。
韩子:指韩愈。
浑浩流转:流水汹涌、势头很猛的样子,这里比喻文章气势宏大。
鼋(yuán):大鳖。
惶惑:疑惧。
渊然:深邃的样子。
迫视:近看。迫,逼近。
纡(yū)余委备:是说文章写得曲折详备。纡余:曲折。委备:详尽完备。
条达:条理通达。
容与:从容不迫。闲易:安闲平易。
三者:指孟子、韩子、欧阳子三家。断然:决然无疑。
李翱:字习之,韩门弟子。黯然:深黑的样子,这里形容文章意味深长。油然:自然流畅的样子。揖(yī)让:拱手行礼,形容文章谨严,合于法度。
陆贽:字敬舆,唐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县)人,唐德宗时为翰林学士,后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谥号“宣”。所作奏议条理精密,文笔雄健流畅。切近:贴近,确切。的当:恰当,准确。
草野:乡野、民间。泥涂:污泥、淤泥,比喻卑下的地位。
粗成:基本完成。
咫(zhǐ)尺之书:指书札。《汉书·韩信传》:“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颜师古注:“八寸曰咫。咫尺者,言其简牍或长咫,或长尺,喻轻率也。今俗言尺书或曰尺牍,盖其遗语耳。”
士君子:指官吏、乡绅等人。游:交往。
刻意:锻炼意志。厉行:砥砺德行。
兀(wù)然:端坐不动的样子。
浑(gǔn)浑乎:泉水奔涌不断的样子。
《洪范论》:苏洵评论《洪范》的文章,文已不存。《洪范》:《尚书》中的篇名。
嘻:叹息声。
区区:微小,自谦之词。
十年之心:指作者多年来对欧阳修等人的仰慕和努力求学的用心。察:考察,这里暗含举荐之意。